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尊师重教先进镇事迹材料

尊师重教先进镇事迹材料

尊师重教先进镇事迹材料镇近年十分重视文化教育工作,将创省教育强镇列入镇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内容,致力于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改善教育教学质量,扭转教育工作薄弱、被动的局面。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全镇逐步形成了尊师重教、重读重学的良好氛围,为打造教育强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实施奖教,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我镇近年为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出台了一系列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政策措施,针对部分教师无心从教、不安现状、积极性低的局面,从009年7月日起,实施《望埠镇奖教方案》,初中毕业班按每年考入市重点高中以上的学生数,每生00元奖给该生所读学校;初中毕业班每年考入市重点高中以上的学生比例排名进入全市乡镇前五名的,分别奖给中学校长000元、副校长000元,同时奖给为中学输送优秀生源的中心小学校长000元、河头小学校长和中心小学常务副校长各000元、村小校长00元;小学毕业班升学考试按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成绩总分进入全镇前00名的学生人数,每生0元奖给该生所读学校。

通过实施奖教,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逐步扭转了教师队伍的观念。

二、表彰优秀,尊师重教氛围逐步形成。

在去年教师节期间,镇党委、政府组织大规模的慰问活动,对全镇教师进行节日慰问,在提高慰问金的同时,组织干部群众与教师就如何搞好教育事业进行座谈,为发展教育事业献计献策;同时下发了《关于表彰优秀教师的决定》(望发字[009] 号),对009年取得优异成绩的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进行表彰。

在镇党委、政府的努力下,全镇尊师重教氛围逐步形成。

三、奖励优秀考生,促进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009年,我镇通过大力宣传重读重学,“贫穷不读书,穷根难断;富贵不读书,富贵不长。

”使全镇逐渐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勤奋好学的良好社会氛围。

为鼓励多出人才、出好人才,009年月,我镇出台了《关于奖励我镇户籍学生参加英德市辖区考场高考取得优异成绩学生的决定》(望发字[ 009] 8号),对高考文科或理科状元奖励0000元;对被重点本科院校录取的考生一次性奖励000元,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的学生与文科、理科状元同等奖励;对被二A院校录取的考生一次性奖励00元;各村(居)委要对取得优异成绩的考生进村入户慰问,组织锣鼓队或醒狮队到户祝贺;确定每年8月0日为高考成绩优等生奖励慰问日。

目前,正对符合奖励条件的考生进行登记,奖励慰问活动将按文件执行。

四、建设教师安居工程,解决教师住房难。

去年7月份,我镇规划建设教师安居工程,是一项民心工程,工程用地0多亩,共有8栋0套住房,总投资约00万元,资金主要来源是教师个人自筹及政府筹集相结合,政府负责基础设施、绿化等建设,毛坯房平均成本价0元/平方米。

安居楼住宅区内有园林绿化,有大小不一的运动场所,有优质的物业管理服务,是基础设施配套较完备的住宅小区之一,现已建成且即将投入使用,将有效解决我镇教职工住房难的问题。

五、争创省教育强镇,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将创强工作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列入镇党委、政府重要的议事日程。

政府加大投入,不断创造条件,找出差距,明确目标,发展教育事业,在镇十四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009年力争做好的第五件事是:加大教育投入,整合教育资源,发展教育事业,009年投入7 0万元创省教育强镇。

从而将创强列入镇党委政府重要的议事日程。

、成立创省教育强镇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

009年,我镇在学习英城创强经验的基础上,开展了创省教育强镇的各项工作。

首先,抽调政府、学校各有关方面力量成立了争创省教育强镇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近期研究出台了《望埠镇创建省教育强镇实施方案》,确保创强工作的落实,为创强打下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整合优化教育资源,力创省教育强镇。

经市教育局批准,我镇进行学校布局调整,将二中并入一中更名为“望埠镇初级中学”,校址设在原一中。

原一中和二中的教职工编制和人员划入合并后的初级中学。

原二中的校园和不动产划入河头小学并更名为“望埠镇第二小学”,村小五年级以上并入镇区小学,并整理好资料,加强设施建设和改造,努力完善创强软硬件。

通过创强取信于民,改善办学条件,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提升全镇的教育教学质量。

目前,创强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力争在本年度完成创强工作(按省教育强镇评估标准)年度计划的9%以上。

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我镇教育事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全镇各行各业、社会各界都来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对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充满信心。

各学校坚持“教书育人”宗旨,以“创特色,建和谐校园”为办学目标,围绕上级教育部门的中心工作和教育教学工作,实施教育教学计划,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改善校园环境,完善基础设施,规范学校管理,提高教学质量,落实“普九”工作,创人民满意的教育,使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变化。

009年全镇小学学生操行评定优良率98. %,一中、二中的新生入学率近00%,学生保留率97%以上,初三升学率90%以上,009年考上二A以上本科院校的学生人数等为近年新高。

今年1月底,建始县官店镇教育工作总结表彰大会隆重召开,镇委、镇政府拿出资金11万元,对官店民族中学等20个先进单位、胡良松等108名先进个人和陈金阶等5名为官店教育事业作出了特殊贡献的同志进行表彰。

老师们激动地说:“这是官店镇解放50多年来,召开的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投入资金最多、意义最深刻的一次教育工作总结表彰大会。

”同时,镇委、镇政府拿出专项资金慰问患病教师,宣布成立全镇贫困生救助基金……新年的如此“大手笔”,是官店镇尊师重教的一个缩影。

多年来,官店镇委、镇政府站在战略的高度认识教育、理解教育和支持教育,带着感情抓教育,赢得了群众好评。

一心兴教为民忙为人父母,谁不望子成龙、盼女成凤?长期以来,官店镇委、镇政府始终把每一位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看,把群众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办,全镇教育工作形成了“党政部门亲自抓、职能部门配合抓、教育部门主动抓”的良好格局。

本着“教育上的事是大事,教育上无小事”的原则,带着实实在在的感情来抓教育。

一段时期,该镇中小学的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危房多、边远薄弱学校亟待改造等问题严重制约着该镇农村教育的健康发展。

镇委、镇政府及时明确了“政府是义务教育的办学主体,改善办学条件、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是党委、政府一项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急切、想解决又解决不了的问题。

就餐难、如厕难、饮水难,看起来是不起眼的小事,却又是关系着学生身心健康、涉及到千千万万老百姓利益的问题。

全镇广大干部积极参与到中小学改厕、改水和建沼气池活动中来。

2006年,镇里出资2万多元,并带领水管站的同志解决了刘家包小学师生长期缺水吃的难题。

近3年来,全镇共投资300多万元,解决了5000多师生的就餐难、如厕难、饮水难,为他们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校园生态环境。

喜看读书是享福1999年,官店镇委、镇政府在“减少数量、扩大容量、集中力量、提高质量”的教育布局新思路指引下,将全镇68所小学调整为28所,将5所中学调整为2所,学校布局渐趋合理。

全镇的学校布局调整后,全镇投资2000多万元兴办了17所寄宿制中小学。

投资60多万元的官店镇民族小学学生宿舍大楼已经投入使用,全校500多名寄宿生都住进了舒适的寝室,投资80多万元的官店镇中学生宿舍大楼可容纳800名学生住宿……切实解决了学生上学远、上学难的问题,让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红沙村一位姓黄的家长大发感叹:“如今的娃娃读书真是享福啊。

”教育上有一些特殊的事情,容易影响着教育的整体发展进程,需要及时处理和化解。

如官店民族中学校园内有一条人行通道,无法修建围墙,安全无保障,经常发生被盗事故。

2004年,镇委、镇政府在给附近群众做通思想工作的情况下,积极参与学校围墙修建工作,结束了该校47年来没有围墙的历史。

官店民族中学修建园丁小区,镇委、镇政府积极协调,在土地审批等工作中予以特别办理,确保工程按时开工。

在镇委、镇政府、派出所、法庭领导的值班守护下,官店镇中及时硬化了操场。

2007年1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看到官店基础教育的喜人面貌后,连声夸奖38年来带领镇委、镇政府一班人深情办教育的镇委书记刘银昌,并欣然请刘书记和老师们一道与他在美丽如画的乡村小学留影纪念。

奏响和谐教育主旋律妹冢镇党委、政府(2009年9月日)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根据大会安排,就妹冢镇教育工作向各位领导、老师们做一汇报。

妹冢镇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处,辖65个行政村,总人口5.2万人,现有1处中心初中、6处小学、8处幼儿园;教职工295人,学生5000余人。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我镇教育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

一、全民重视,优先发展教育我镇始终坚持教育为本的思想,把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做到了优先安排部署,优先督促落实,优先保证投入。

近年来,在转变教育思想、优化教育资源、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主要表现在:(一)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虽然我镇经济基础薄弱,但镇党委、政府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发展教育上,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

投资二十万余元为中心初中、中心小学、谭庄完小修建了1000多米长的沥青路,为中心小学用硬化了4800平方米操场,建立了多媒体教室、微机室;投资96000元,为中心初中、中心小学绿化、美化校园,建高标准的花架,栽植花木和绿草,粉刷墙壁;今年又为各完小配备了语音机、展示台、打印机、复印机、高标准的乒乓球案。

多方筹措资金,改善教学设施,全面提高了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

(二)关心教职工生活,为教师创造舒心的工作环境。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每年教师节都拿出两万元召开庆祝大会,为优秀单位、优秀教师颁奖,并为在职的每位教职工、离退休教师、退养民师购买纪念品;每年老人节召开离退休教师座谈会,让他们献计献策,为妹冢教育的再发展贡献才智;每年春节都拿出一定的资金,看望离退休教师,并带去慰问品,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使离退休教师感受到党委、政府对他们的关怀。

(三)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创建平安和谐校园。

为保证广大师生有一个温馨的学习环境,加强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成立由镇长为组长,派出所、综治办、司法、联校、中学等单位为成员的整治领导小组,取缔学校周边网吧、台球厅,对扰乱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不法事件坚决制止,从重、从严、从快处理。

通过齐抓共管,集中整治,净化了校园内外环境,稳定了社会秩序,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促进了学校和谐发展。

(四)关注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推动我镇教育发展。

党委政府时刻关注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改革,鼓励和支持他们大胆地进行探索和试验,并经常参加他们的教改座谈会、调度会,给予精神上的鼓励和物力上的支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