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半导体可靠性技术现状与展望_杨立功
半导体可靠性技术现状与展望_杨立功
第3期
杨立功等 :半导体可靠性技术现状与展望
3 9 3
电路 的 集 成 度 和 复 杂 度 日 益 增 加 , 制造工艺越来越
: ; ; K e w o r d s e m i c o n d u c t o r F a i l u r e m e c h a n i s m; R e l i a b i l i t d e s i n P r o c e s s r e l i a b i l i t S y g y y 发展 ; 另一方面 , 各种性能优良的新型半导体材料 不
,w n e w d e s i n m e t h o d s c o n t i n u e t o e m e r e h i c h h a v e b r o u h t m a n n e w r o b l e m s t o t h e r e l i a b i l i t o f a n d g g g y p y s e m i c o n d u c t o r d e v i c e s a n d c i r c u i t s . T h e b a s i c c o n c e t i o n o f s e m i c o n d u c t o r r e l i a b i l i t t e c h n o l o w a s i n t r o d u c e d a n d p y g y , t h e r e s e a r c h s t a t u s a t h o m e a n d a b r o a d w a s t h e s u e s t i o n t o d o m e s t i c s e m i c o n d u c t o r r e l i a b i l i t r e s e n t e d . F i n a l l g g y p y t e c h n o l o r e s e a r c h d i r e c t i o n w a s r o o s e d i n o r d e r t o e n s u r e t h e u a l i t a n d r e l i a b i l i t l e v e l o f d o m e s t i c g y p p q y y s e m i c o n d u c t o r r o d u c t s . p
] 2 5 - 。 术是一门主要研究半导体产品失效机理的学科 [
图 2 半导体可靠性技术的研究内容
3 半导体可靠性技术的研究内容
半导体器件及电路作为现代信息社会的基础物 质条 件 , 其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信息社 会运行的可靠 和 安 全 。 因 此 , 半导体可靠性技术作 为可 靠 性 技 术 的 一 个 重 要 分 支 , 在近几十年得到了 迅速的发展 , 取 得 了 大 量 有 益 的 成 果。半 导 体 可 靠 性技术的主要研究内容如图 1 所示 。
杨立功 ,于晓权 ,李晓红 ,罗 俊
(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第二十四研究所 ,重庆 4 0 0 0 6 0
摘 要: 各种新材料 、 新工艺和新的设计技术不断涌现 , 给半导体器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迅速发展 , 介绍了半导体可靠 件及电路带来了各种新的可靠性问题 。 阐述了半导体可靠性 技 术 的 基 本 概 念 , 性技术的主要研究内容 , 分析了在该领域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对国内半导体可靠性技术研究方向提 出了建议 , 以期最大限度地保证国产半导体产品的质量与可靠性 。 关键词 : 半导体 ;失效机理 ;可靠性设计 ;工艺可靠性
4 半导体可靠性技术的研究现状
以美国 、 欧洲和 日 本 为 代 表 的 发 达 国 家 在 半 导 体技术领域拥有最先进的技术 , 几乎垄断了光 刻机 、 离子先进半导体设备的研制和生产 , 同时 , 在半导体 基础材料 、 半导体工艺用化学试剂 、 半导体工艺及器 集成电路仿真与设计软件 件模 拟 软 件 T C A D、 [ ] 6 8 半导体器 件 可 靠 性 分 析 与 表 征 设 备 、 半导 E D A - 、 体测试设备及可靠性试验设备等方面均处于垄断 地 位 。 这些领域均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到半导体可靠 性 技术的研究 。 因此 , 美、 日、 欧的高等院校 、 研究机构 和大型半导体科技公司在半导体可靠性技术的各 个 并取得了较大的成 方面 均 开 展 了 大 量 深 入 的 研 究 , 果, 其中的一些成果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 用。 当前 , 国际上在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包括 : 微 纳米集成电路失 效 机 理 及 模 型 研 究 ( 新型栅介质材 料可靠性 , 如A 新 型 互 连 材 料, 如C 新结构 l H f O; u; 器件 , 如F 超大 i n F E T、 3 D 集 成 电 路 失 效 机 理 研 究、 、 规模集成电路 可 靠 性 仿 真 技 术 研 究 ( 半 S o C 芯 片) 导体新材料器件失效机理研究 ( 如石墨烯晶体 管 、 氮 。 化镓 HB T, HEMT 等 ) 在国内 , 目前专 门 从 事 半 导 体 可 靠 性 技 术 研 究 的单位主要集中在高校和专业可靠性技术研究所, 如北航 、 西安电 子 科 大 、 北 京 工 业 大 学、 工信部电子 第五研究所等 。 而专业半导体企事业单位往往对 可 靠性技术研究 不 够 重 视 , 研 究 较 少, 即 便 有 所 涉 足, 也往往流于形式 , 深度和广度不够 , 导致国内半导体 产品的可靠性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仍然存在 着 巨大差距 。 当前 , 国内半导体可靠性研究主要集中 在半 导 体 器 件 可 靠 性 试 验 、 集成电路可靠性仿真设 计、 工艺可靠性表征结构设计与测试 、 可靠性试验模 拟仿真等方面 , 对可靠性失效机理的研究较少 。
第4 5 卷第 3 期 2 0 1 5年6月
微 电 子 学
V o l . 4 5,N o . 3 J u n . 2 0 1 5
M i c r o e l e c t r o n i c s
半导体可靠性技术现状与展望
1] 。 为了在进一步提高 靠性是其发展的两个制高点 [
断被 开 发 出 来 , 这也带来了各种新的半导体可靠性 半导 体 可 靠 性 技 术 已 经 成 为 与 半 导 体 问题 。 因此 , 工艺及设计技术同样重要的研究方向 。 本文阐述了半 导 体 可 靠 性 技 术 的 基 本 概 念 , 介 绍了 半 导 体 可 靠 性 技 术 的 主 要 研 究 内 容 , 并在此基 分析了国内外在半导体可靠性技术领域的研 础上 , 究现状 。 最后 , 结合中国电科第二十四研究所的科 对国内半导体可靠性技术研究方 研生 产 实 践 经 验 , 向提 出 了 建 议 , 以期为促进我国半导体可靠性技术 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
图 1 半导体可靠性技术的主要研究内容
对半导体技 术 来 说 , 其 发 展 主 线 有 两 条: 1)传 统的硅器 件 和 电 路 继 续 按 照 摩 尔 定 律 向 着 高 集 成 度、 小器件尺寸方向发展 , 在器件进入纳米尺度范围 后, 量子效应成为影响器件可靠性的主要失效机理 ; )出现了大量新的材料和工艺技术 , 将半导 体 技 术 2 从以 硅 和 锗 为 主 要 材 料 的 第 一 代 半 导 体 材 料 , 逐渐 向以砷化镓 、 磷化铟为代表的第二代半导体材料 , 以 氮化 镓 , 碳化硅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和以石墨烯 为代 表 的 第 四 代 半 导 体 材 料 发 展 , 这也带来了诸多 新的可靠性问题 。 半导体可靠性技术的主要研究内 容如图 2 所示 。
3 9 2
杨立功等 :半导体可靠性技术现状与展望
2 0 1 5年
学技术 , 是从 1 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发 9 5 0 年 代 开 始, 化 学、 数 学、 机械及电子等 展起来的一门 涉 及 物 理 、 , 诸多领域的 新 型 交 叉 学 科 。 所 谓 “ 不 可 靠” 就是引 起产 品 性 能 退 化 或 者 失 效 , 以致其不能在规定条件 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功能 。 导致产品 “ 不可靠 ” 的外 在 表 象 是 产 品 的 失 效 模 式 , 即产品出了什么故 障 。 引起这种 “ 不可靠 ” 的内在实质是产品的失效机 理, 即导致产品故障的原因 。 因此 , 半导体可靠性技
2 半导体可可靠 ” 问题的一门科
尽可能地降低其成本 , 一方 半导体器件性能的同时 , 半导体技术不断朝着小尺寸和高集成度的方向 面,
; 收稿日期 : 定稿日期 : 2 0 1 5 0 1 2 0 2 0 1 5 0 2 0 2 - - - - , , 作者简介 : 杨立功 ( 男( 汉族 ) 山西昔阳人 , 工程师 , 主要从事集成电路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与激励研究工作 。 1 9 7 7- )
1 引 言
半导体技术作为现代信息社会的基础支撑性技 术, 日益受到重视 。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 半导体技 以硅基 术在最 近 几 十 年 来 得 到 非 常 迅 速 的 发 展 , CMO S 集成电 路 技 术 为 代 表 的 半 导 体 技 术 已 经 进 入了纳米时代 , I n t e l等大 公 司 研 制 的 特 征 尺 寸 仅 为 以砷化镓 、 氮化 2 2n m 的微处理器已经量产 。 同时 , 镓及碳化硅为代表的新型半导体材料及器件也得到 日益广泛的应用 。 从半导体技术 的 发 展 规 律 来 说 , 高性能和高可
中图分类号 : TN 7 2 2. 7 文献标识码 : A ( ) 文章编号 : 1 0 0 4 3 3 6 5 2 0 1 5 0 3 0 3 9 1 0 4 - - -
DOI:10.13911/ki.1004-3365.2015.03.026
S t a t u s a n d P r o s e c t s o n S e m i c o n d u c t o r R e l i a b i l i t T e c h n o l o i e s p y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