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院内感染防控要点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院内感染防控要点


如何进行密合性试验
重要增加指征:
• 接触患者前1、穿戴防护用品
• 清洁/无菌操作前
• 接触患者后前 • 接触患者血液2、、体脱液摘后防护用品 • 接触患者周围前环、境中后、后
3、进食饮水前
p手卫生步骤(六步洗手法) 4、便前便后
内、外、夹、
弓、大、立
(至少15戴秒手) 套不等于洗手!
15
一、医用外科口罩
• 适用范围:预检分诊、发热门诊及全院诊疗区域 应当使用,需正确佩戴。污染或潮湿时随时更换。
应有专门时间开展感控工作,并作为感控专职督导员参 查 • 我们共同的目标:医务人员零感染
院内感染防控要点——意识层面
• 防聚集、防接触、防同事 • 保护自己,同时保护环境 • 洁污分清,心中牢记 • 健康监测,不适即报告
院内感染防控要点——行动方面
• 1、门急诊做好预检分诊,门诊有洁污分区;入院需进过 综合缓冲病区内采取二级防护;专科病房设缓冲病室, 护需经新冠排查,限制人员出入,诊疗护理先普通病房 房,离开病房做手消毒。
• 2、科学防控,规范防护用品使用,强调规范佩戴口罩, 预防和手卫生(相应的防护用品在相应区域去除)。

院内感染防控要点——行动方面
• 3、 加强重点科室管理:急诊科避免人群聚集,分诊处及 保持良好的通风,并定时清洁消毒,感染病区、缓冲病 严格落实防控措施。
• 4、工作人员不集中就餐,在值班室、休息室等清洁区域 均需戴口罩;注意加强清洁区域手卫生和物表消毒;全 发热、咳嗽、胸闷、腹泻、乏力等症状。
离衣、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防护面屏、鞋套等;
3、在诊疗工作和脱摘个人防用品过程中,严格执行手卫生。 4、在实施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时(如气管插管等),加用全面型
二级防护穿脱顺序
12
分级防护——参照执行
二、中风险区域 其他普通门诊、其他普通病房、其他医技科室
防护要求: 1、严格做好标准预防措施; 2、穿工作服、戴一次性工作帽和医用防护口罩、穿防渗透隔
传播途径:呼吸道飞沫、密切接触(主要) 封闭环境长时间暴露高浓度气溶胶(可能) 粪便及尿造成气溶胶或经接触(可能)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
具有普适性的防感染措施
隔离;洗手;戴口罩;消毒
院内感染防控要点——管理层面
• 成立感控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感控医生、感控护 • 感控小组职责,开展感控督导、培训、监测、持续改进 • 感控医生和感控护士等有实际感控任务的,受科室和感
不要接触口罩前面(污染面) 先解开下面的系带, 用手仅捏住口罩的系带 再解开上面的系带 丢至医疗废物容器内 实施 手卫生
• 注意事项:
v不应一只手捏鼻夹。
v每次佩戴医用防护口罩应进 行密合性检查。检查方法: 将双手完全盖住防护口罩, 快速的呼气,若鼻夹附近有 漏气应调整鼻夹,若漏气位 于四周,应调整到不漏气为 止。
医用外科口罩

医用外科口罩的佩戴方法
p医用外科口罩的佩戴方法
• 将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口罩下方带系于颈后,上方带 系于头顶中部。
• 将双手指尖放在鼻夹上,从中间位置开始,用手指向内 按压,并逐步向两侧移动,根据鼻梁形状塑造鼻夹。
• 调整系带的松紧度。
注意事项: v不应一只手捏鼻夹 v外科口罩一次性使用(有效防护时间4小时)。 v口罩潮湿、受到患者血液、体液污染后,应及时更换。
感控办
新冠肺炎疫情现状
截至3月24日,全球现有确诊病例286,837例 湖北现有确诊病例3,828例,武汉现有确诊病例3,794例 全球大流行——内防扩散、外防输入
了解新冠肺炎
其正在跨国蔓延,在近期将一直存在。 一种新发传染病,很多尚未知,但离不开传染病范畴!
传染源:新冠病毒感染的患者(主要) 无症状感染者(可能)
院内感染防控要点——行动方面
• 5、严格疑似和确诊患者管理: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 抓住防控时机减少疫情传播风险,对疑似患者及时进行 隔离转运工作。
• 6、落实清洁消毒措施 :强调通风,很多病区由于相对 门窗紧闭,中央空调被关闭,人为形成密闭的空间。
• 7、做好医疗废物管理。
标准预防具体措施
p手卫生:洗手和手消毒; p穿戴防护用品:戴手套、适时戴口罩、穿隔离衣、防医护服、鞋
手套(必要时)、戴护目镜/面屏(必要时)、穿鞋套; 3、在诊疗工作和脱摘个人防用品过程中,严格执行手卫生
分级防护——参照执行
三、低风险区域 行政、财务、工勤等
防护要求: 1、 穿工作服、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戴一次性工作帽( 2、脱摘个人防护用品过程中,严格执行手卫生。
正确手卫生非常重要
p手卫生指征
佩戴方法
1
2
3
一手托住防护
口罩,有鼻夹 的一面背向外
4
将口向防及上护下紧口巴贴罩面,鼻罩部夹住部鼻位用方放、另系在一带颈只拉后手过双将头耳下顶下,
5
再将上方系带 拉至头顶中部
将双手指尖放在金属鼻夹 上,从中间位置开始,用 手指向内按鼻夹,并分别 向两侧移动和按压,根据 鼻梁的形状塑造鼻夹
摘防护口罩的方法
分级防护——参照执行
一、高风险区域
高风险门诊:发热门诊、内科门诊、急诊科、感染性疾病科门诊、 耳鼻喉科门诊、眼科门诊
高风险病房:感染性疾病科病房、呼吸内科病房、综合缓冲病区 高风险医技科室:放射科 CT 室、检验科实验室、消化内镜室、纤支
防护要求:1、严格做好标准预防措施; 2、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医用一次性防护服/防
务人员的工作服、脸部及眼睛有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 时,应当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或者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或者面 离衣或围裙; p遵循呼吸道卫生/咳嗽礼仪:外科口罩、距离超过1米、纸巾遮 卫生; p诊疗器械消毒及保证物品安全:对病人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 正确的消毒措施 p环境物体表面清洁消毒:含氯消毒剂、75%酒精 p安全注射:处理所有的锐器时应当特别注意,防止被刺伤; p医疗废物规范处置
17
18
二、医用防护口罩
• 适用范围:
– 发热门诊、隔离留观病区(房)、隔离病区 (房)和隔离重症监护病区(房)等区域,以 及进行采集呼吸道标本、气管插管、气管切开、 无创通气、吸痰等可能产生的操作时使用。
– 一般4小时更换,污染或潮湿时随时更换。 – 其他区域和在其他区域的诊疗操作,原则上不
使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