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转移训练
• 3.轮椅与椅之间的转移 • (4)由轮椅向椅的正面转移 • 将轮椅与座椅正面错位对置,轮椅的右角对座椅
的右角,使两椅前沿平行,患者双手分别支撑于两 椅上,躯干略前倾,手足同时用力将臀抬起移向座 椅,转身,将双腿移至座椅正面,并调整坐姿。
• (二)脊髓损伤患者的站起与坐下 • 1.截瘫佩戴矫形器站起与坐下 • 2.四肢瘫的辅助站起与坐下
空间。
• 3.辅助者的口令应简单、明确,以
便患者能正确理解和接收。
• 4.转移时辅助者的动力来自腿部的
力量。
第一节 概述
• 5.辅助者必须清楚自己的体力和技能,没有把
握时不要单独帮助患者转移。
• 6.转移时辅助者的衣着要适当。 • 7.转移过程中,辅助者应留意患者突然或不正
常的动作,以避免发生意外。
• 三、站起与坐下 • (一)偏瘫患者的站起与坐下 • 1.由跪立位站起 • 2.由坐到站起 • 3.由站起到坐下 • 4.辅助下由坐到站起 • 5.辅助下由站到坐
• 1.由跪立位站起
• 2.由坐位到站起
• 3.由站位到坐下 • 患者背向床站位,双下肢均匀负重,Bobath握
手,双臂前伸;躯干前倾,同时保持脊柱伸直, 两膝前移,重心后移,屈髋、屈膝,慢慢移动臀 部和髋部,坐于床上。当患者坐下时,确信患腿 承受一定重量。
近患者,双脚前后分开,前脚向着预定方向移动, 髋、膝微屈,头与腰背伸直,靠近患者侧的肩降低 ,抵住患者侧胸壁。
• 3)患者上肢落在治疗师后背上或绕着治疗师的肩部 ,两治疗师的一手通过患者股后部互相握腕,承托着 大腿靠近臀部部分。另一手置于患者背部,保持搬运 时患者的躯干正直。
• 4)根据一名治疗师的口令,两人同时用下肢的力量 站起将患者抬起。循着预定的方向把患者的重量由后 脚移至前脚,到达目的地后缓缓放下
02 No.
主动转移
一、床上转移活动
(一)偏瘫患者床上转移 1.翻身 2.卧位平移 3.由卧位坐起 4.由床边坐位到卧位
• 1.翻身 • (1)从仰卧位到患侧卧位
• 1.翻身 • (2)从仰卧位到健侧卧位
体位转移技术_标清_clip.flv
• 2.卧位平移 • (1)左右平移(向左移):患者仰卧位,先将健
• 2.翻身 • (1)C6完全性损伤患者从仰卧位到俯卧位的翻身训
练(向右侧翻身) • 患者利用上肢甩动的惯性,将头颈、肩胛带的旋转
力通过躯干、骨盆传到下肢完成翻身动作。患者仰卧 位,头、肩屈曲,双上肢伸展上举,向左右两侧甩动 ;向左侧甩动,使右上肢越过身体左侧,以获得下一 步向右翻转所需的动力;
• 2.穿臂搬运法
• (二)机械搬运 • 机械搬运是指借助器械,如升降机来提举并转
运患者的一种搬运方法。这种机械装置多用于严 重残疾而无法用人力进行长期转移的患者,如高 位截瘫、重度颅脑损伤患者。
• 1.利用上方固定式升降机由轮椅到坐厕的转移 • (1)上方固定式升降机的轨道固定于卫生间坐厕上
第一节 概述
• 三、转移前的准备训练 • (二)辅助转移前的准备训练 • 辅助转移需要患者具备一定的肌力及平衡能力 • 治疗师在转移前应向患者解释转移的目的、方向、方
法等
第一节 概述
• 三、转移前的准备训练 • (三)被动转移前的准备训练 • 被动转移前治疗师应与患者进行沟通,消除其紧张、
对抗心理,尽量放松,积极配合转移。
者生活基本能自理,在床上 能独立完成翻身、坐起和移 动,在轮椅上基本能独立。
• 1.脊髓损伤平面与体位转移 • (5)C8~T2 患者生活基本
上能自理,能在床上活动和进 行各种转移活动,能在轮椅上 独立活动。
• 1.脊髓损伤平面与体位转 移
• (6)T3以下完全性脊髓损 伤 患者生活能自理,能够 较为容易的独立完成床上翻 身、坐起、床椅转移等活动
• 2.轮椅与床之间的转移 • (3)利用上方吊环由轮椅向床的转移 • 患者驱动轮椅与床平行靠近(以右侧身体靠近床
为例),刹闸,卸下轮椅靠床侧扶手;先将双腿抬 到床上,再将右手伸入上方吊环,左支撑于轮椅扶 手;左手用力撑起的同时,右手腕或前臂向下拉住 吊环,抬起臀部,向床上转移。
• 2.轮椅与床之间的转移 • (4)辅助下由轮椅向床的转移
2016 第十二章 转移训练
康复教研室:王丽飞
Teaching Goal
One
Two
记住体位转移训 练技术的基本原 则、主要方法和 分类,知道体位 转移训练的概述 、 生物力学基础和 转移前的准备训 练;了解机械搬 运的方法
使学生能根据患者 病情,有针对性地 指导偏瘫患者和脊 髓损伤患者主动完 成转移活动;当主 动转移活动不能完 成时,能够教会患 者和家属进行辅助 转移活动
• 1.截瘫佩戴矫形器站起与坐下 • 患者坐于轮椅前部,髋关节屈曲,躯干尽量前
倾,双手握平行杠,同时用力,将身体拉起,臀 部向前,将髋关节处于过伸位,站起。 • 坐下顺序与站起的相反
• 2.四肢瘫的辅助站起与坐下 • 患者床边或轮椅上端坐位。双上肢勾住治疗师的
脖子,治疗师双手托住患者的臀部。 • 治疗师用双膝固定患者的双膝,重心后移同时将
侧脚置于患脚下方,Bobath握手置于胸前,利用 健侧下肢将患下肢抬起向左移,用健足和肩支起臀 部,同时将下半身向左移,臀部左移完成后再将头 向左侧慢慢移。 • 右移动作相同,方向相反,反复练习。
体位转移技术_标清_clip(1).flv
• 2.卧位平移 • (2)上下平移(向上移):患者仰卧位,健侧下
肢屈髋屈膝,健肘稍微屈曲,以足、肘为支撑点, 健足蹬床,抬起臀部同时向上移动身体,下移动作 类似,但不如上移动作易完成。
• 3.由卧位坐起 • (1)由卧位坐起—从健侧坐起
体位转移技术_标清_clip(2).flv
• 3.由卧位坐起 • (2)由卧位坐起—从患侧坐起
• 3.由卧位坐起 • (3)由卧位坐起—辅助下坐起
• 8.随着患者功能的恢复,应逐渐减少帮助。
第一节 概述
• (三)被动转移的基本原则 • 1.搬运时不能增加患者的痛苦 • 2.搬运过程中患者应当保持开始转移的姿势 • 3.搬运时患者应向前看。 • 4.搬运过程需要两个以上治疗师 • 5.利用机械搬运
Hale Waihona Puke 第一节 概述• 三、转移前的准备训练 • (一)主动转移前的准备训练 • 1.肌力及平衡能力的训练 • (1)翻身训练的准备训练 • (2)由卧位坐起的准备训练 • (3)由坐位站起的准备训练 • (4)床与轮椅(椅)之间转移的准备训练 • 2.教会患者利用技巧转移
Three
提高学生的 救死扶伤意 识,能够对 患者进行康 复常识知识 的宣传。
CONTENTS
1 概述 3 被动转移
2 主动转移
第一节 概述
• 一、生物力学基础
(一)重心与基底面含义
• 1.重心 重心是指身体各部位受到地球引力合力
的作用点。人体的重心位于L2,是身体最大肌力 所在,是产生大力量的原点。
二、坐位转移
(二)偏瘫患者坐位转移 床上坐位转移
轮椅与床之间的转移
轮椅与椅之间的转移
• 1.床上坐位转移
• 2.轮椅与床之间的转移 • (1)由床向轮椅的侧方转移
• 2.轮椅与床之间的转移 • (2)由轮椅向床的侧方转移
• 2.轮椅与床之间的转移 • (3)辅助下床与轮椅间转移
• 3.轮椅与椅之间的转移 • 转移方法同轮椅与床之间的转移。
• 2.选择最安全、最容易的方法。 • 3.选择有一定硬度床垫和椅面。 • 4.相互转移的两个平面之间的高度应
尽可能相等。
• 5.相互转移的两个平面应尽可能靠近,
且稳定。
• 6.应注意患者安全
第一节 概述
• (二)辅助转移的基本原则 • 1.辅助者应根据患者功能障碍情况
选择合适的辅助转移方式。
• 2.辅助者应先准备好必要的设施与
• (2)C5完全性脊髓损伤 患者不能独立完成翻身、 坐起、从床到轮椅等各项 转移活动,但可在辅助下 完成上述活动,生活基本 上不能自理。
• 1.脊髓损伤平面与体位转移 • (3)C6完全性脊髓损伤 患者
生活能部分自理,可训练其床上 翻身,利用上肢屈肘勾住系于头 上方的吊环可以坐起。
• 1.脊髓损伤平面与体位转移 • (4)C7完全性脊髓损伤 患
• 2.基底面 基底面是身体和支撑表面之间所围成
的面积。
第一节 概述
• 一、生物力学基础 • (二)影响平衡的因素 • 1.重心的高度 • 2.基底面的大小 • 3.重力线和基底面
第一节 概述
• 一、生物力学基础 • (三)有效地利用运动生物力学的原则
第一节 概述
• (一)主动转移的基本原则 • 1.选择适当的转移的时机。
患者臀部向前、向上方托起,帮助患者站起。 • 坐下的顺序与站起的相反。
体位转移技术_标清_clip.flv
被动转移
被动转移即搬运,是指患者因瘫痪程度较重而不能 对抗重力完成独立转移及辅助转移时,完全由外力 将患者整个抬起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
人工搬运至少需 人工 要两人 搬运
机械搬运即借助
方。治疗师将轮椅从侧面接近坐厕,杀闸,移开脚踏 板,卸下近坐厕侧轮椅扶手。治疗师帮助患者脱下裤 子,将坐套套于患者大腿下方,将吊带固定于升降机 • (2)治疗师操纵升降机,升起患者,沿着轨道使患 者从侧方滑向坐厕正上方。 • (3)治疗师操纵升降机降低患者,使其正好坐于坐 厕上。
相似。
• 3.轮椅与椅之间的转移 • (3)利用滑板的由轮椅向椅的转移 • 适用于两座椅高度不同,或两椅间有一定距离。
两椅并排放着,如果使用轮椅,拆除一侧的扶手; 滑板放在轮椅与座椅之间,患者坐在其中一端;将 板和椅子固定住,患者横过滑板;移到目标椅子后 ,调整两腿,然后去掉滑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