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太阳头痛
1.部位:太阳头痛主要见于前额、巅顶、枕部疼痛连及项、背,或由项连肩。
二、阳明头痛
1.部位:头痛部位以前额、面颊、眉棱骨常见,或痛连齿龈,或颜面疼痛。
《伤寒大白·头痛》:“阳明经额前痛,痛连眼眶,脉洪而长……”
三、少阳头痛
1.部位:疼痛以头侧为主,可连及耳、目外眦。
《伤寒大白·头痛》:“少阳经头角痛,痛引耳前后……”
四、太阴头痛
1.部位:头痛部位不定,或全头痛,或局部疼痛。
《灵枢·经脉》:“脾足太阴之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
五、少阴头痛
1.部位:不定,以全头痛多见。
足之阴经虽不行于头,却皆循于面,而“挟舌本”。
如《灵枢·经脉》说:“肾足少阴之脉……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
六、厥阴头痛
1.部位:巅顶、颜面疼痛多见,或全头痛,或头痛部位不定。
《灵枢·经脉》曰:“肝足厥明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上贯膈,布胁助,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
《丹溪心法十二经见证》足厥阴肝经见证有“头痛”。
治疗阳明头痛(即前额痛)的引经药是白芷,葛根.头痛的辩证,除以脏腑,气血辨别之外,还可以从经络来辨别.三阳经和厥阴经都到达头面部.因此,根据头痛的部位,属于何经,而选用相应经脉之俞穴以治之.太阳经头痛:多在后脑,下连于项.选取后项,天柱,昆仑.阳明经头痛:多在前额或眉棱.选取上星,头维,合谷.少阳经头痛:多在头之两侧,连及耳部.选取率谷,太阳,侠溪.厥阴经头痛:多在巅项,或连于目.选取百会,通天,行间. 上述按部位分经取穴,采取病所与经脉远道相配合的取穴方法,借以疏通经络之气,而达治疗头痛之目的
治疗阳明头痛(即前额痛)的引经药是白芷,葛根.
头痛的辩证,除以脏腑,气血辨别之外,还可以从经络来辨别.三阳经和厥阴经都到达头面部.因此,根据头痛的部位,属于何经,而选用相应经脉之俞穴以治之.
太阳经头痛:多在后脑,下连于项.选取后项,天柱,昆仑.
阳明经头痛:多在前额或眉棱.选取上星,头维,合谷.
少阳经头痛:多在头之两侧,连及耳部.选取率谷,太阳,侠溪.
厥阴经头痛:多在巅项,或连于目.选取百会,通天,行间. 上述按部位分经取穴,采取病所与经脉
远道相配合的取穴方法,借以疏通经络之气,而达治疗头痛之目的
太阳经——羌活,阳明经——白芷,葛根,少阳经——柴胡,太阴经——苍术,少阴经——细辛,厥阴经——吴茱萸、藁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