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案例分析
辅导方法:1、争取家长的主动配合:首先和家长取得联系,了
解徐某的家庭情况和表现,与家长沟通思想,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
达成共识,以便对症下药。
3、春风化雨,坚持疏导教育:教师要正确对待这类学生,避免
直接批评,不要与他发生正面冲突,要注意保护他的自尊心,采取
以柔克刚的教育方式。
当他犯错误时,不要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点他
的名字,而是在与他个别交谈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帮助他
分清是非,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愿意主动地去改正。
逐渐缓解紧
张的师生关系。
6、经常、持久地心理辅导:徐某这种顽固的逆反心理不是一、
两次说服教育就可消除的,要反复抓,抓反复,平时多留意观察他
的情绪变化,经常与他交流、沟通,深入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帮助
他解决青春期的烦恼。
辅导效果:通过辅导,徐某的逆反心理已逐渐消除,和父母、老师的紧张关系也得到了缓解。
学习比以往更认真,上数学课还主动
举手回答问题,作业也能按时交了,数学成绩很快就跃到了90多分。
尤其可喜的是,“饭来张口”的他在家也能帮父母分担家务了,变
得懂事多了。
案例分析:
1.特定年龄身心发展的需要:青春期的青少年由于生理的发展,渴求与异性的交往,但由于心理发育不成熟,在与异性交往中难以
建立自然、适度的关系,由此,陷入“早恋”。
曹xx缺乏坚强的毅力,自我约束力较差,很可能无法驾驭自己的感情,在所谓“爱的
旋涡”里越陷越深,不能自拔。
特别她是未谙世事的女孩子,她的
依赖性强,渴望得到温暖和爱护。
2.亲情的需要:父母很少关心她的心理需要,使她受到了一定的冷落。
由此,渴望从其他渠道获得关爱。
3.逆反心理在作怪:由于自己企图在短期内扑灭已燃烧的爱情之火,反使解决问题欲速而不达。
4.被朋友出卖让她不相信任何人,导至行为偏激,有敌对倾向,有攻击性行为。
5.心理原因:(1)存在认知错误,认为父母重男轻女,看不起自己。
(2)情绪方面,受紧张压仰时间太久等情绪的困扰不能自己解决。
(3)在行为模式上缺乏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技巧,面对现实,不知所措,缺乏沟通。
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活、学习环境的变化,父母的偏心,同学的嫌弃,人际关系紧张,学习不适应症,使求助者心理失衡,产生了
自卑心理偏差。
辅导方法:
(1)个别会谈。
我经常与曹xx进行个别轻松谈心。
一般从关心她的生活入手,真诚赞美她的优点和长处,我也主动谈自己的经历,以朋友的身份答应她谈话的内容绝对保密,让她放心。
这样曹xx逐渐敞开心扉,主动讲出自己的烦恼,担心家长、老
师和同学不理解她,认为她有越轨的行为。
因为最好朋友的出卖,
现在家长对她要求很严,周末和假期外出玩,都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回家稍晚些就会受到父亲的批评。
她觉得自己的家和别人的家不一样,没有温暖,她不想回家。
宁愿去网吧包宿。
我了解了她的内心
世界和心里状况后,和她一起认真分析,并找出问题的根源,定出
计划,重新认识自己,树立自信,改变自己。
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上,并发挥其表演特长,让她在校艺术节上表演宋丹丹的小品,获得一
等奖好名次。
(2)争取家庭积极配合。
当我与家长交谈时,首先肯定了曹xx的优点、特长,使交谈从愉快开始,在谈及曹xx的一些行为时,避免
用“早恋”等名称,启发诱导家长,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要以
知心朋友的姿态与孩子沟通,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孩子的信任,更
好地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同时,在尊重,理解孩子的基础上,关
注孩子的学习生活,使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不要让孩子产生孤
独寂寞之感。
帮助孩子解决青春期的迷惘。
家长表示在尊重自尊心
的基础上与老师配合,帮助孩子早日走出早恋的误区。
避免孩子寻
求用酒精来麻醉自己的错误做法。
后来,家长与我经常保持联系,互相了解曹xx的表现。
(3)利用班会进行心理辅导。
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恋爱观的教育,树立远大理想,找好自己的人生坐标。
启发曹xx正确对待认识
自己的行为,教育女生要自尊、自重、自爱、自强、自立,男生要
懂得尊重女性。
让学生知道早恋固然不妥,但一旦发生早恋,也并
非做了什么坏事。
一个人被人爱和爱别人都有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只是处在青春期的同学由于生理和心理尚不成熟,正处于求学时期,不具备处理恋爱、婚姻的条件。
如果一个人真的爱另一个人,就应
该努力完善自己,努力使自己成就一番事业,为对方创造各种通向
幸福的条件,抓住自己青春期的记忆好、易于接受新事物这一大好
时期好好学习,培养创造能力,为将来走向社会打好基础。
同时,
还教学生如何与异性交往,保持一定的距离,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学会保护自己,学会对自己负责。
从而避免进入青春误区。
(4)利用团活课讨论生命的意义。
让学生每天在网上和电视上看
有关汶川等地地震的消息,泪水总是为那些哀伤和感人的场面狂流。
那些幼小的生命,那些花季的少年,那些美满的家庭在地震的刹那
倾刻间消失,那么多骨肉同胞虽在地震中幸免遇难,却从此失去了
完整的身躯和美好的家园,那是怎样的伤痛啊!一场意外的天灾,就
这样悄悄的降临人间,它带给我们更多的启示就是:要珍爱生命,
要珍爱幸福,不要等到一切都失去时才懂得珍惜。
案例分析:×,女,13岁,出生在农村,自幼过继给姨父母领养。
养父为我市有名气的建筑工程师,平时工作忙,个性粗犷,与
养女交流甚少。
养母知识素养欠缺,除了无休止的唠叨之外,缺乏
与女儿的情感交流,这使刘×对英俊潇洒、气质不凡且来自大城市
的男生钱×产生了好感。
当校外不良青年无端滋事找钱×麻烦时,
刘主动解囊相助,而且一而再,再而三。
辅导方法:
情况清楚以后,我几次找刘×谈心。
我首先肯定了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与异性接触的心理是正常的、正当的,消除了刘的恐惧、
羞涩心理。
在刘和盘托出了与钱×的交往过程后,我进一步向她指出:“成熟了的葡萄和柿子是甜的,而且味道鲜美,但是过早摘下
的葡萄是酸的,柿子是涩的,虽然你对钱×的这份情意是美好的,
但毕竟早了一步。
如果你真的珍惜这份纯真友谊的话,请你把这份
情意深深地埋藏在心底,为了各自的前途,千万不能因年幼无知毁
了双方的前程。
将来条件成熟了,我这个老朋友会支持你们的。
”
我又个别找了钱×及其家长,疏导了其心理压力,要求他冷却关系,把精力用到求知上去。
同时,及时与公安部门联系,整治了校外环境。
辅导效果:半年多来,刘钱两人断绝了过密交往,在思想、学习上均有较大进步。
看过“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案例分析”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