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科第十章呼吸系统疾病

儿科第十章呼吸系统疾病

二氧化 碳潴留
支气管肺炎
2,酸碱平衡失调及电解质紊乱
(1)无氧酵解增加
(2)高热、进食少、脂肪分解
(3)CO2排出受阻
呼酸
代酸
混合
(4)稀释性低钠血症:
1)肾小动脉痉挛;
2)ADH分泌增加;
3)细胞膜通透性增加,钠泵失
调出现。
循环系统
(1)心肌炎
(2)心力衰竭
(3)DIC
支气管肺炎
严重缺氧和毒血症引起中 毒性肠麻痹、消化道出血
病理生理
临床表现
支气管肺炎
轻症肺炎的临床表现
重症肺炎的临床表现
循环系统
神经系统
消化系统
其他:DIC及SIADH
返回
支气管肺炎
临床表现 Clinical manifestation
•轻症 主要累及呼吸系统:发热、咳嗽、气促 肺部较固定的中、细湿罗音
2)肺
弹力纤维发育较差
肺泡数量少,且面积小
肺血多气少
血管丰富,间质发育旺盛
肺不张
易感染,引起间质炎症、肺气肿、
胸廓
桶状胸 肋骨水平 膈肌高 留 胸腔小 呼吸肌发育差
通气、换气障碍 缺氧和二氧化碳潴
纵隔移位
二、生理特点
1、呼吸频率与节律
新生儿 40~44次/分
~1岁 30次/分
年龄越小
~3岁 24次/分
积。 4. 气体弥散量:小 5.气道阻力:大于成人
小儿呼吸功能储备能力差,易发生呼吸 衰竭
血液气体分析
直 1. PO2(氧分压)——反映肺换气量的指标
接 指
2. PCO2(二氧化碳分压)——反映肺泡通气量的重要指标
标 3. pH值:由PCO2及HCO3— 所决定
通气不足 PCO2
原发性呼吸性酸中毒 代谢性碱中毒
呼吸越快
~7岁 22次/分
~14岁 20次/分
~18岁 16~18次/分
——呼吸节律不整
2、呼吸类型
腹膈式呼吸
胸腹式呼吸
3、呼吸功能特点 1. 肺活量:小儿肺活量约为50~70ml/kg。
12.5%(年长儿)---30%(婴儿) 呼吸潜在力差,易发生呼
吸衰竭 2.潮气量: 6ml~10ml/kg。 3. 每分钟通气量:是每分钟呼吸频率和潮气量的乘
达高峰,14~15岁渐退化
咽扁桃体(腺样体):6~12月时发育。
严重肥大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阻塞性
5)喉: 狭长,呈漏斗形,较窄,粘膜柔嫩而富有血 管
下呼吸道
1)气管、支气管
相对狭窄
粘膜柔嫩,血管丰富,软骨柔软
缺乏弹力组织支撑作用差
呼吸道感染
粘液腺分泌不足而较干燥
纤毛运动较差而清除能力差
异物----右侧
(二)病因分类
1.病毒性肺炎:RSV居首位,其次为腺病毒; 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 、巨细胞病毒、EB病毒等。
2.细菌性肺炎: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萄菌、卡他莫拉 菌、大肠杆菌、军团菌等 3.支原体肺炎:肺炎支原体为主; 4.衣原体肺炎:沙眼衣原体(CT)、肺炎衣原体( CP)和鹦鹉热 衣原; 5.原虫性肺炎:卡氏肺囊虫 6.真菌性肺炎:念珠菌、曲霉菌、毛霉菌、组织胞浆菌、肺孢子 菌、隐球菌等引起的肺炎。 7.非感染因素引起的肺炎:吸入性肺炎、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 (过敏性肺炎) 、坠积性肺炎等。
肺炎的分类
(一)病理分类(解剖部位) (二)病因分类 (三)病程分类 (四)病情分类 (五)按发生地点与医院感染关联的关系分类 (六)按临床表现是否典型分类
(一)病理解剖分类
支气管肺炎(Bronchopneumonia) 大叶性肺炎(Lobar Pneumonia) 间质性肺炎(Interstitial Pneumonia)
支气管肺炎
2、体征: (1)呼吸增快,重症可见鼻扇和三凹征; (2)发绀:口周、鼻唇沟和肢端; (3)肺部啰音:
①早期呼吸音粗糙,减低; ②固定的中细湿啰音,以背部两侧下方及脊柱两旁 较多,于深吸气末明显; ③可有肺实变(语颤增强、叩诊浊音、呼吸音减低 或消失)
返回
重症肺炎呼吸系统症状
症状:呼吸表浅、不规整、急促(4080次/分)
中毒性心肌炎 肺动脉高压
神经系统
支气管肺炎
(1)颅内压增高:高碳酸血症使脑血管扩张,血流 缓慢,血管通透性增加。
(2)脑水肿:无氧代谢增加,乳酸堆积,ATP减少, Na-K泵转运障碍,脑细胞钠水潴留。
(3)病原体毒素作用亦可引起脑损伤,导致脑水 肿。
支气管肺炎
消化系统
缺氧 酸中毒
肠道功 能障碍
肠壁血管 通透性增加
1,低氧血症 2,酸碱平衡失调及电解质紊乱 3,循环系统 4,神经系统 5,胃肠道功能障碍
1呼吸功能不全
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
管腔狭窄、阻塞
通气障碍
肺泡壁充血水肿
呼吸膜增厚
换气障碍
呼吸 衰竭
PaO2<50mmHg PaCO2>50mmHg
低氧 血症
高碳酸 血症
PaO2、SaO2下降
缺氧
支气管肺炎 Bronchopneumonia
支气管肺炎是发展中国家最常见的儿科疾病,WHO 统计数据表明小儿肺炎占5岁以下小儿死亡数的 1/3~1/4,中国小儿肺炎患儿占住院儿童总人数的 24.5%~56.2%,2岁之内多见。
是小儿死亡的第一位原因
是我国儿童“四病”防治之一
是儿科门诊、病房最常见疾病
支气管肺炎
目的要求(Purpose and requirement) 了解小儿肺炎的分类 掌握支气管肺炎的病因、病理生理、临 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 熟悉支气管肺炎的并发症 掌握几种不同病原体所致肺炎的临床特
支气管肺炎
病因 病理 病理生理 临床表现 并发症 辅助检查 诊断和鉴别诊断 治疗
肠蠕动加快 肠蠕动消失 电解质酸碱失衡
腹泻、呕吐 腹胀
呕血、便血
感染
中毒性 肠麻痹
肠坏死 肠穿孔 休克、DIC
l 重症:呼吸系统症状+全身中毒症状
➢呼吸系统 通气和换气障碍加重呼 吸困难导致呼吸衰竭
➢循环系统 中毒性心肌炎和肺动脉 高压导致心力衰竭
➢神经系统 ➢消化系统
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引 起中毒性脑病、脑水肿
急性传染病早期
“上感” 常为许多传染病早期症状。
“一是风水二是猩,天花幼疹3天生,麻疹需 到第四天,斑
疹伤寒5日明”
急性阑尾炎
“上感” 伴腹痛者注意鉴别
返回
六、治 疗
(一)一般治疗与护理
充分休息、预防并发症
(二)抗感染治疗
1、抗病毒药物: 病毒唑、阿昔洛韦、更昔洛韦、 奥司他韦及中药制剂。

咽鼓管、
骨 为
会厌及喉

下呼吸道 气管、支气
管、毛细支气
上呼吸道
1)鼻:短、窄、没鼻毛、粘膜柔嫩、血管丰富
鼻塞
2) 鼻窦:出生时极小。12岁开始发育,粘膜
与鼻腔粘膜相连续
鼻窦

3)鼻泪管和咽鼓管
鼻泪管短,瓣膜发育不全
结膜炎
咽鼓管宽短直 ,呈水平位
中耳炎
上呼吸道
4)咽部 狭小、垂直
腭扁桃体:1岁后增大,4~10岁发育
第一节 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1、正处发育阶段,许多临床症状与此阶段有关; 2、呼吸道感染发病率较高并可扩散、蔓延及迁延; 3、因免疫功能低下可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病率大约20%左右, 婴幼儿多见; 4、许多传染病早期症状与呼吸道疾病表现相似,应注意鉴别。
一、解剖特点
环 状
上呼吸道 鼻、鼻窦、咽、
腺病毒3、7型
春夏 高热、咽痛、眼部刺痛、消
化道症状
咽部充血、滤泡性眼结合膜 炎、淋巴结大
1周
1~2周
疱疹性咽炎 桃体炎
急性扁
❖ 咽结合膜热
三 、并 发 症
并发症
邻近器官
下呼吸道
其他各器官
五官疾病
直接蔓延
机 理
血源播散
变态反应
支气管炎、肺炎
循 造神泌 环 血经尿 系 系系系 统 统统统
四、实验室检查
通气过度 PCO2
原发性呼吸性碱中毒 代谢性酸中毒
间 1。血氧饱和度(SO2)——血液运输能力 接 指 2。剩余碱(BE) 标3。碳酸氢根(HCO3-—)
三、呼吸道免疫特点
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均较差 咳嗽反射及纤毛运动功能差 吞噬细胞功能不足 婴幼儿的SIgA、IgA、IgG和IgG亚类含量均低 乳铁蛋白、溶菌酶、干扰素、补体等的数量和活性均
(三)病程分类
急性肺炎(Acute Pneumonia) :(1月以内) 迁延性肺炎(Prolonged Pneumonia) : (1—3月) 慢性肺炎(Chronic Pneumonia):(3月以上)
(四)病情分类
1.轻症 :呼吸系统症状为主,其他系统仅轻微受累, 无全身中毒症
2.重症:除呼吸系统受累严重外,其他系统亦受累, 全身中毒症状明显。
(五)按临床表现是否典型分类
典型性肺炎(Typical Pneumonia):肺炎链球菌、金葡菌、 流感嗜血杆菌等典型病原引起的肺炎。
非典型性肺炎(Atypical Pneumonia) :支原体、衣原体、 军团菌、SARS、禽流感等。肺外表现更常见,胸部X 线 表现不典型。
注:若病原体明确,则以病原体命名,以便指导治疗,否 则按病理分类命名
章呼吸系统疾病
概述
呼吸系统疾病
炎症、变态反应性疾病、胸膜疾病、异物、畸形、
肿瘤等。
发病率
急性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占60%以上
死亡率 我国每年35万<5岁儿童死于肺炎(婴儿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