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尾水渠围堰防渗墙施工方案11

尾水渠围堰防渗墙施工方案11

四川毛滩水电站厂坝工程土建及金属结构设备安装工程(MT-SG-2010-01)尾水渠防渗墙施工方案批准:审核:编制: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毛滩项目部2012年07月4日目录一、概述 (1)二、施工布置 (1)2.1施工道路 (1)2.2施工用电 (1)2.3施工供水 (1)2.4施工设备布置 (1)三、进度计划 (2)四、施工方法 (2)4.1防渗墙轴线 (2)4.2防渗墙顶高程和底高程确定 (2)4.2.1一纵围堰与尾水渠右扭面之间 (3)4.2.2纵向防渗墙 (3)4.3施工工艺 (4)4.3.1背水侧子围填筑 (4)4.3.2注砂、注浆施工 (4)4.3.3高压旋喷 (6)五、进度保证措施 (9)5.1、组织保障 (9)5.2、优化配置劳动力资源 (9)5.3、加强施工机械配备和维修保障 (9)5.4、技术和经济措施 (9)5.5、材料采购和供应 (10)六、质量目标及质量保证措施 (10)6.1、质量目标 (10)6.2、质量检验 (10)6.3、质量保证措施 (10)七、文明施工、环境保护及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11)7.1、文明施工 (11)7.2、环境保护 (11)7.3、安全生产 (11)八、资源配置 (12)8.1、机具设备配置 (12)8.2、施工人员 (13)一、概述2012年5月27日我部完成尾水渠截流施工,截止目前,我部已按照尾水渠围堰填筑及防护方案完成了填筑和防护施工。

由于在截流时在龙口部位抛填了大量四面体及钢筋笼,导致围堰底部渗水严重。

为保证汛期围堰安全稳定,避免出现险情,根据业主、监理、设计要求,对尾水渠围堰进行防渗处理。

因围堰以河床漫滩卵砾石夹砂土料填筑,加之抢险时填筑大量四面体、钢筋笼等特殊材料,水毁段渗流时间较长,围堰渗漏大,围堰内侧坡脚可见较大渗漏水流流出。

为确保防渗效果,在旋喷施工前先进行堵漏,使堰体基本不渗漏并缩小两侧水位差,再进行高喷防渗墙施工。

二、施工布置2.1施工道路施工道路利用围堰填筑施工道路。

该道路从厂房上游围堰,经1#闸孔,沿一纵围堰至尾水渠围堰。

该道路闸孔前部分宽6m,其余部分均能满足双车道的通行要求。

2.2施工用电本工程施工供电项目主要有:空压机、钻机、高喷台车、注浆泵、施工照明等。

施工用电从左岸升压站下游引10kV线路,经尾水左扭面,跨过尾水渠至围堰施工处。

施工现场配备1250KV变压器,接配电盘,设备从各配电盘接线。

2.3施工供水本工程施工用水主要为:注砂、拌制水凝浆液用水。

施工用水在尾水渠内架设2寸离心泵抽水。

2.4施工设备布置根据场地条件,将引孔钻机、高喷台车布置于施工轴线上,水泥浆搅拌系统布置在施工平台中部临闸侧的围堰顶上,便于水泥材料的供应运输及使用,高压泥浆泵及空压机就近布置在泥浆搅拌系统一侧,利用高压浆、气管将浆、气送至施工机组。

钻孔灌砂、灌浆加固设备在围堰顶及围堰临闸侧堰脚平台合理布置。

钻孔机组、注砂、压浆设备根据测放好的孔位有序钻孔、施工,利用管路将砂、浆液注入孔内。

三、进度计划本次施工围堰为卵砾石土填筑体,松散、坚硬,钻进须采用潜孔锤钻进工艺并放置护孔管,钻孔较慢是影响施工进度的主要因素,根据我公司施工经验每天24小时三班可完成6个钻孔的施工(孔深14m ),高压旋喷每天24小时三班可完成6个旋喷桩的施工;注浆钻孔每天可完成4-5个,平均每天完成注砂、注浆施工5个。

施工进度计划如下(1)一纵围堰与尾水渠右扭面之间防渗墙与2012年7月15日前完成;(2)整个围堰防渗墙与2012年8月5日完成。

四、施工方法4.1防渗墙轴线为减少工程量,加快施工进度,尾水渠围堰防渗墙轴线布置与尾水渠右堤防渗墙和厂房小基坑防渗墙相结合。

尾水渠围堰纵向防渗墙轴线位置为尾水渠右堤防渗墙轴线向右偏移70cm;尾水渠围堰横向防渗墙与厂房小基坑防渗墙轴线位置保持一致。

4.2防渗墙顶高程和底高程确定尾水渠围堰顶高程和底高程根据部位和功能,分别进行确定。

根据设计下发的《关于毛滩水电站工程2012年防洪度汛的函》(附件:《夹江毛滩水电站工程2012年度汛要求及建议(第二版)》)(川设毛电函[2012]009号)文件。

“2012年汛期(5月下旬~10月上旬),毛滩水电站枢纽工程导流及防洪度汛标准采用10年一遇,相应设计流量为13200m3/s。

库区防洪堤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相应设计流量为14900m3/s。

”根据设计要求,尾水渠围堰度汛标准为10年一遇,相应设计流量为13200m3/s,相应堰前水位为403.75m。

由于下游河道经当地采砂以及尾水渠截留时进行河道疏浚,当发生10年一遇洪水时,堰前实际水位要低于403.75m。

2012年6月30日上游来流量为5400 m3/s时,堰前最高水位为399.2m。

根据合同文件,当流量为5400 m3/s时,尾水渠围堰部位水位为400.9m。

实际水位较设计提供的水位低1.7m。

因此,当发生10年一遇洪水时,堰前实际水位要低于402.05m。

4.2.1一纵围堰与尾水渠右扭面之间㈠与厂房小基坑防渗墙衔接部位一纵围堰与尾水渠有扭面之间防渗墙是保护厂房施工的防渗系统,需保证当发生10年一遇洪水时,不能渗水至4#机尾水部位,影响厂房施工,因此该部位防渗墙需具备挡10年一遇洪水。

当发生10年一遇洪水时,堰前实际水位要低于402.05m,另外考虑渗透坡降,该部位防渗墙顶高程确定为400.00m。

该部位防渗墙与厂房小基坑防渗墙衔接部分,底高程依据厂房小基坑防渗墙顶高程确定,孔底高程应镶入厂房小基坑防渗墙20cm。

㈡与尾水渠右堤防渗墙衔接部位该部位尾水渠围堰防渗墙顶高程确定为400.00m。

由于目前尾水渠右堤防渗墙是否损坏尚不确定,尾水渠围堰防渗墙底高程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

该部位尾水渠右堤趾板全部施工完成,在造孔过程中如遇到混凝土,且高程在391.0m。

则说明尾水渠右堤防渗墙没被破坏,趾板尚在。

尾水渠防渗墙孔钻入趾板50cm,即可终孔,进行高喷工序。

当钻孔至390.00m高程,没有遇到混凝土,则说明趾板被破坏,防渗墙也可能部分受损。

由于无法确定防渗墙受损情况,考虑尾水渠围堰防渗墙与尾水渠右堤防渗墙搭接2.0m,尾水渠围堰防渗墙底高程确定为388.00m。

4.2.2纵向防渗墙尾水渠围堰纵向防渗墙主要作用是,防止围堰发生渗透破坏和满足枯水期尾水渠施工。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当堰前水位达到402.00m时,尾水渠为0+0800.00处水要翻至尾水渠内,因此当尾水渠围堰堰前水位达到402.00m时,围堰渗透压力最大。

根据《水工设计手册》透水地基上均质土坝渗流计算公式计算的,当堰前水位为402.00m时,防渗墙位置,侵润线高程为397.6m。

枯水期堰前最高水位为399.70m,此时防渗墙位置侵润线高程为396.7m。

根据防渗墙作用,最终防渗墙顶高程确定为397.00m。

尾水渠围堰纵向防渗墙底高程确定,跟尾水渠围堰横向防渗墙与尾水渠右堤防渗墙衔接底高程确定方法相同。

4.3施工工艺由于本工程龙口部位渗水量较大,无法直接进行防渗处理。

为及时有效的对大的渗漏点进行封堵,本工程围堰闭气处理共分为四步。

首先,在尾水渠围堰内侧EL394.0平台上,采用膜袋和编织布做一道子围堰,防止围堰中的细颗粒被水流冲刷带走,同时在尾水渠围堰迎水面EL397.0平台及堰顶进行造孔,采用泥浆泵在造好的孔内注6%~8%的中粗砂。

由于水流冲刷,注入的细砂料会不断冲至子围堰前,并不断填充围堰内较大空隙处。

待高压冲砂至管口位置灌不进砂时停止施工。

然后在注砂孔内高压注入粘土水泥浆、水泥浆,对注入的细砂料进行固结。

整个固结施工完成后,在原设计高喷防渗墙位置做高压旋喷防渗墙进行防渗处理。

4.3.1背水侧子围填筑为防止围堰内细颗粒料被不断带走,首先在尾水渠围堰背内侧填筑一道子堰,子堰顶高程为394.00m。

并对子堰进行闭气,抬高围堰背水侧水位。

4.3.2注砂、注浆施工㈠施工放样及孔位布置注浆孔行距根据堰顶、围堰迎水面堰脚EL397.0平台现场实际情况布置,堰顶及堰脚平台共布置4排,堰顶平台较宽处布置3排,堰顶较窄处布置2排;围堰迎水面EL397.0平台上游断较窄处布置1排,下游较宽处布置2排,孔距4m,加固部位总长191.4m。

孔位成梅花型布置,计划布置注浆孔206个,实际注浆孔根据现场注浆实际效果情况进行调整。

注砂、注浆桩位见附图3:“尾水渠高喷防渗墙桩位布置图”。

㈡钻孔⑪钻孔采用MZ200型钻机,钻孔前将钻机置于钻孔施工轴线上,准备钻孔。

先用钻机潜孔锤按施工放样的点开始钻孔,堰顶钻孔顶高程406m,钻孔孔深为18.5m;堰脚平台钻孔顶高程397m,钻孔孔深为9.0m。

钻孔深度进入原地层2m左右为宜,因围堰部分是冲垮后抢修而成,导致原堰基底有变化,尤其龙口部位变化较大,现场可根据钻机钻进情况确定合理钻孔深度。

⑫PVC管的使用:待钻孔机钻到预定位置,拔出钻具时,向孔内插入PVC管。

孔深小于9m的,底部5m以下用带孔套管,5m以上使用全封闭套管。

钻孔深度超过18.5m,底部带孔套管改为7m以下使用,且套管与套管衔接一定要密封。

围堰过道上的注浆孔应在管口以下预埋1m的钢管,防止将钻好的孔被过往车辆压塌。

详见附图2:“尾水渠防渗施工断面图”。

㈢注砂、注粘土水泥浆、注水泥浆因本工程渗水量大,一般的直接注浆不能完成抗渗任务,所以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分工序,分材料,分次注浆。

⑪注浆施工开始利用高压水枪伸入PVC管灌水,使卵砾石孔隙串通后,一边灌水一边向孔内投填粗砂施工,每孔分序多次投砂灌水,利用地下渗流的作用能够有效的将砂带至较大的空隙部位沉淀,将围堰内大的渗流通道及孔洞充填密实。

待高压冲砂至管口位置灌不进砂时停止施工,以保证下一步施工。

⑫待多次冲填注砂结束,砂石沉淀一段时间后,准备下一步灌注粘土水泥浆施工。

为满足灌浆的质量要求,必须对土料进行选择,将符合规范要求的粘土按不同的水土比(重量比)把水、水泥和粘土送进泥浆搅拌机进行搅拌,经拌和桶调剂成所需的浆液容重供灌浆使用,用粘土水泥浆进行注浆,注浆压力应控制在0.2~0.4MPa。

粘土水泥应控制一定的粘稠度使其有流动性及可塑性。

注浆应先稀后浓,逐步注浆,利用高压注浆设备注入粘土水泥浆。

因粘土水泥的固化时间相对较长,能够有效的利用地下渗流将其带至周围孔隙并固化,从而进一步缩小孔隙,减少渗流量。

此步骤应往返进行,根据现场情况注浆次数3~5次。

⑬以上步骤顺利完成后,进行最后一道工序施工即向PVC管注水泥浆,水泥浆的的水灰比根据施工情况确定。

并视施工情况在孔口投入砂,必要时即地下渗水严重的情况下(龙口位置)掺入水玻璃,水玻璃的模数一般在1.5~3.5,因水玻璃的的模数越大,越难溶于水,粘稠度也越大,粘结力也越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