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机效率与功率因数

电机效率与功率因数

什么是电动机的功率因数?
异步电动机的功率因数是衡量在异步电动机输入的视在功率(即容量等于三倍相电流与相电压的乘积)中,真正消耗的有功功率所占比重的大小,其值为输入的有功功率P1与视在功率S之比,用cosψ来表示。

电动机在运行中,功率因数是变化的,其变化大小与负载大小有关,电动机空载运行时,定子绕组的电流基本上是产生旋转磁场的无功电流分量,有功电流分量很小。

此时,功率因数很低,约为0.2左右,当电动机带上负载运行时,要输出机械功率,定子绕组电流中的有功电流分量增加,功率因数也随之提高。

当电动机在额定负载下运行时,功率因数达到最大值,一般约为0.7-0.9。

因此,电动机应避免空载运行,防止“大马拉小车”现象。

什么是电动机的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
电动机从电源吸取的有功功率,称为电动机的输入功率,一般用P1表示。

而电动机转轴上输出的机械功率,称为输出功率,一般用P2表示。

在额定负载下,P2就是额定功率Pn。

电动机运行时,内部总有一定的功率损耗,这些损耗包括:绕组上的铜(或铝)损耗,铁芯上的铁损耗以及各种机械损耗等。

因此输入功率等于损耗功率与输出功率之和,也就是说,输出功率小于输入功率。

什么是电动机的效率
电动机内部功率损耗的大小是用效率来衡量的,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的比值称为电动机的效率,其代表符号为,常用百分数表示,即:
效率高,说明损耗小,节约电能。

但过高的效率要求,将使电动机的成本增加。

一般异步电动机在额定负载下其效率为75~92%。

异步电动机的效率也随着负载的大小而变化。

空载时效率为零,负载增加,效率随之增大,当负载为额定负载的0.7~1倍时,效率最高,运行最经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