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队列研究
可以用pseudo-risk1和pesudo-risk0之比来估计
RR值:
RR11.96/ 2
RR估=Pseudo-risk1/Pseudo-risk0
(四)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
病例队列研究多用于大样本队列中发病者较 少而截尾观察结果占大多数的情况下,而上述计算 分析方法显然未充分利用截尾数据并且在研究因 素有多个时更无法分析,故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病例 队列研究主要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来进行分析。
5 获得的信息不一样:巢式病例对照研究,须在获 得队列中每个成员的信息才能得到RR值,但病 例队列研究在无法获得每个成员信息的情况下 可以估计RR值。
6 两者的计算指标不同:巢式病例对照研究计算 OR值,而病例队列研究计算OR值和RR估计值。
7 两者的最佳适用场合不同:
在一般情况下,能运用巢式病例对照设计进行的研究,也能用病 例队列设计来对其研究。
(三)RR值及95%可信限估计
在病例队列研究中,一般用对照组(子队列) 有暴露史的人数和无暴露史的人数作为发病比 率的实际分母来求得虚拟危险度(Pseudorisks),
即Pseudo-risk1=A1/B1,Pseudo-risk0=A0/B0
此处pseudo-risk1和pseudo-risk0分别表示暴 露组的虚拟危险度和非暴露组的虚拟危险度,A1 和A0分别表示子队列中有暴露史的人中的发病 人数和无暴露史的发病人数,B1和B0分别表示有 暴露史的对照人数和无暴露史的对照人数。
五、 病例队列研究的优缺点 病例队列设计的主要优点为:
1 节约样本量,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一般认为病例 队列设计样本量只需队列研究的1/6,也即可节约5/6的样 本量,从而可节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等。 2 设计的效率高,一个对照组可运用于多种疾病的研究。 3 即使无法获得队列中每个成员的信息,仍可估计RR值。 4 选择对照较简单,不必考虑结局即可进行随机抽样。 5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都可对子队列的依从性、生物学前 体的变化进行监测。
3、确定对照组(子队列)
利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单纯随机,分层随机、 分层整群随机等)从全队列中抽取一部分有代表性 的人群(即子队列)作为对照组。
子队列的数量要根据研究要求及研究疾病的 发病率来定。如果要求对照组中非病例的数量与 全队列中的病例的总数相等,那么子队列的人数至 少为:病例总数×(1/(1-该病发病率))。
3 队列成员入选机会不一样: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中,队列成 员被选为对照组的机会与他(她)在队列中所贡献的人时数 成正比,在危险集中一个5年后发病的人入选对照组的机会 比1年即发病的人高5倍。而在病例队列研究中则不然,全 队列中的每个成员无论对队列的人时数贡献大小,其入选 机会都是一样的。
4 分析方法不同: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可用条件logistic回归 等方法进行分析,而病例队列研究则需用Cox回归结合加权 技术进行分析 。
casecohortstudy
背景资料
在一个大样本队列中,随访一段时间后只能 得到少量病人,其他大多数对象只能得到截尾 (censored)观察结果,这时如果要获得所有对象的 协变量资料作统计分析,则需花费大量的资源。为 此,Prentice RL在1986年提出了一种新的设计方 法——病例队列研究(case cohort study),该设 计仅收集全部研究对象(全队列)中的一个随机样 本(子队列,sub-cohort)和所有发病者(不论是否 在子队列内)的协变量资料进行分析。
一 病例队列研究的设计原理
首先确定某个人群作为所研究的队列(全队 列),然后在该队列中用随机的方法抽取一个样本 (即子队列)作为对照组,再收集全队列中所有的欲 研究疾病的病例作为病例组,最后比较分析两组资 料,以探索影响疾病发生、疾病生存时间、预后等 的因素(见图)。
根据研
究目的 确定某 一合适 人群作 为研究 队列 (全队 列)
四、优缺点 (一)病例队列研究与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的区别
1 对照的选择方法和时间不一样: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采用危险集抽样,即在每个病例发病时,按一定的条件 在未发病的人中随机抽取几个人作为对照。而病例队 列研究则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研究一开始即抽取全 队列的一个样本作为对照组;
2 对照的适用范围不一样:巢式病例对照研究中不同的 疾病需分别选取对照,而病例队列研究中不同的疾病 共用一个对照组;
随机 抽取 部分 对象 作为 对照 组 (子 队列)
随访 并收 集全 队列 病人 作病 例组
比较 病例 组和 子队 列的 资料
OR 估计
RR值估计
COX模型估 计危险度
二 病例队列研究的设计步骤
1、确定研究目的 2、确定全队列
根据研究目的确定一合适人群作为病例队列研 究的全队列,全队列的样本量大小一般用病例组估 计人数除以该病发病率来估算。
发病密度=(随访期内的所有新发病例/ 随访期内全队列的暴露人年 数)×100000/10万
(二) OR值和OR95%CI的计算
病例组和对照(子队列)的资料整理成如表
表1 病例队列研究的分析表
暴露史 合计
病例组
子队列(排除病例)
有
a
b
a+b
无
c
d
c+d
合计
a+c
b+d
a+b+c+d=nO9R % 5C IO R e 1.96a 1b 11 cd 1
但两者的最佳适用条件有差别。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最佳适用:在队列研究的随访开始后又出现了 一种新的病因假说,而这种因素未被测量;另一种情况为研究某 些生物学前体与疾病的关联。
而病例队列设计的最佳适用情况为:在作某个发病率很低的巨大 队列研究中,要分析发病时间的影响因素时,病例队列设计是最佳 选择;
另外在需要计算某个队列的发病率、标化死亡比及进行外部比较 时,病例队列研究也是首选设计方法。
4 确定观察期限
对全队列跟踪随访一段时间,随访的时间根 据所研究疾病的病程、自然史而定。收集随访期 间某研究疾病的新发病例组成病例组。
5 收集信息
将所有病例和子队列的对象的有关疾病、相 关因素及其它协变量的信息及时、完整地收集上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并对有关生物标本进行化验。
三、资料分析 (一)率的计算
累积发病率=(随访期所有新发病例/全 队列的总人数)×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