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报告高中生英语阅读的困难与方法的研究课题题目:高中生英语阅读的困难与方法的研究指导教师:林香玉课题组成员:曾俞静(组长)冷燕芳蔡燕君汪朋课题提出背景说明:大家都知道,生活在21世纪的年轻人掌握一门外语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英语。
如何学好英提高英语水平,是当前很多中学生困惑的问题。
其实,学好英语并不是一件难事,关键在于要掌握好的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自然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的。
其实方法本身无所谓好与坏,关键就看它能否完美地与个人相结合,提高学习效率,如果一套方法能够激发你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话,以后要做的就是坚持下去。
可能我们都见过类似的情况:有的人整日埋头书案,学得很辛苦,但成绩仍不理想:有的人则懂得“有张有弛”,学得很轻松,而且名列前茅。
如果你是后者,相信你已经找到了良好的学习方法与你个人的最佳结合点了,只要持之以恒即可;而前者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毅力,关键就在于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了。
学好英语的另一个关键是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产生学习的动力。
那如何产生学习的兴趣呢?当然你必须要学会英语、懂得英语、会在生活实践中运用你所学习的英语知识。
你懂得越多你的兴趣就会越浓。
首先,你必须有足够的词汇量,有坚实的语法知识研究课题的目的和意义:1、为了提高英语阅读水平2、为了提高考试中阅读理解的得分率3、为了提高英语素质组员任务分工:1、汪朋总计问卷调查2、曾俞静、冷燕芳上网查找资料3、全部组员分发问卷调查活动步骤:组织辅导报告、班级布置与动员↓个人选择题目↓教师初审,合并相近题目↓确定研究题目,写出研究方案↓举行开题报告会,评审研究方案↓小组独立实施,教师监控、指导↓ 形成课题成果,个人、小组总结↓ 成果展示,同学评议↓学生成绩评定↓学校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情况总结研究性学习活动记录:如何提高英语阅读速度阅读理解题是NMET试卷中分值最高的题型,它能检测学生获取英语信息的能力及理解的准确程度,在某种意义上对考生试卷总分起着决定作用。
理解的正确率和速度是阅读理解成败的关键。
回顾多年的教学实践,下面就如何提高高中阶段英语阅读速度谈谈自己的做法:1、增加词汇量词汇量偏低是制约学生阅读速度的瓶颈。
据统计,去年高考试题中出现的超出考纲的词汇多达59个,如果考生只满足于记住课本以内的词汇和用法,甚至连课本上的词汇都要大打折扣,怎么能适应大容量、快节奏的高考阅读要求?因此,扩大常用词汇必须成为我们英语教学中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
扩充词汇主要有三个渠道:精读、泛读、构词。
在课本教学时要特别重视对学生词汇的考查,要通过听写、替换、造句等手段,促使学生首先记住课本上的基本词汇。
其次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泛读教学,通过补充大量英语课外读物,让学生在阅读中复习词汇、巩固词汇、增加词汇,并将补充词汇纳入考查范围之内。
适当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构词知识有助于学生快速、高效地积累词汇,同时也为猜测生词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便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生词时能观其形,知其意。
2、扩大知识面阅读速度与阅读材料所涉及的话题有很大的关系。
如果阅读材料是自己熟悉的内容,阅读速度就会自然加快;反之,如果阅读材料所涉及的是非常陌生的话题,阅读速度便会很慢。
所以增加一些题材广泛的泛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多掌握一些文化背景知识,了解当今英语国家历史文化、人物传记、科技教育等方面的社会知识对提高阅读速度是极其重要 2的,即便是增加非英语阅读也有助于英语阅读速度的提高。
因此,除了教材外,我们还应该重视泛读教学,要选定一种内容广泛、话题时兴、难度适当的国内外优秀英语教材,(如New Concept English,Oxford English,the Multicultural Workshop等)作为泛读课本,并将其列入正式的教学计划,与精读一起进行考查。
另外,还要鼓励学生多读英语报刊、杂志,切勿将英语教学局限在有限的课文教学之内,否则,想要大幅度提高阅读速度就是不现实的。
3、克服不良阅读习惯,坚持意群阅读在快速阅读过程中,应注意克服一些不良阅读习惯以促进阅读速度有效提高。
常见的不良阅读习惯有:指读、声读和回视。
指读是指为了在阅读时能集中注意力,同学们常常用手指、铅笔、尺子等指着一个个的字或放在这些字的下面阅读。
指读减慢了阅读速度,分散读者的注意力,因此,阅读中一定要克服这个毛病。
声读一般有三种形式:出声读、默读和心读。
事实证明,阅读速度缓慢一般都是因为读者采用了某种声读的方式,所以要提高阅读速度就必须自觉地克服这种习惯。
回视又叫返读或复视。
如果我们在阅读中多次返回重读,既会影响速度,也会影响理解。
所谓意群,就是有意义的短语和语法结构。
意群阅读是以意群而不是单词为最小阅读单位的一种快速阅读方法。
它不仅可以提高阅读速度,而且有利于对句子的整体理解,而不是死抠字眼,逐词理解。
因此,坚持意群阅读,要克服以下不良习惯:指字读、声读、不断回视;一次一词。
4、掌握阅读技巧,使用文——题——文阅读方式对于怎样在提高阅读速度的同时,又能提高做题的准确性,历来有三种阅读方法:1.先文后题。
即先把全文读懂,然后做题。
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在读懂全文的同时,容易降低读速。
另外,由于阅读的目的性不明确,记住的细节内容未必有用,有用的内容未必记住。
答题时仍需到短文中去寻找,实际上等于降低了读速,降低了效率。
2.先题后文。
即先读问题,然后带着问题读文章。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目的明确,在阅读时有所侧重,能节省时间。
缺点在于没有读过短文,不了解文章的主题、细节分布情况,因而不可能很快找到所需信息,但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于类似广告性质的阅读理解题。
3.文——题——文阅读。
即先快速通读全文,对文章形成总体印象,然后读问题,再将全文认真读一遍,最后回答问题,这个过程列表如下:顺序内容阅读方法目的1 通读阅读材料速度(快速/略读/览读)第3/7页掌握主旨大意2 粗读思考题速度明确考查重点,以便排除干扰项3 复读阅读材料通篇跳读(寻读)局部精读理解全篇,初选答案4 解答思考题精读(细读)确定答案该种方法避免了前两种方法的缺点,使同学们在快速阅读的过程中了解全文的题材、主要结构、中心思想、主题段、主题句。
在跳读时,一目十行,目光自上而下寻视与答题内容有关的词句,无关的内容掠过,使回答有关who,what,when,where等文章细节问题时,能很快找到答案,这样既提高了做题的准确性,又能有效地利用时间。
因此,文——题——文阅读理解方法是多数人采用的,可提高阅读速度的有效方法。
5、注重长句、复杂句的理解近几年的高考阅读理解题十分注重借助复杂语境考查考生对语言语法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所选阅读材料均有大量复杂单句和复杂复合句,单句采用非谓语动词,独立主格结构等高级语法;复合句采用多种从句叠现的复杂句型,来增强句子结构的复杂性和语境理解难度。
所以,理解长句、复杂句成了考生顺利理解阅读材料,提高阅读速度的关键。
比如2002NMET阅读理解E篇的第三段有这样一句话:例1:Perhaps the best sign of how computer and Internet use pushes up demand for paper comes from the high-tech industry itself ,which sees printing asone of its most promising new markets.析:这是一个典型的长句,有“how”引导的从句修饰sign,也有which引导的定语从句。
在看这个句子时,如果一不小心就会很容易看不明白,因为use,pushes up;comes from这些词充当什么句子成份?哪个是谓语?该怎么理解?事实上,这里use是作名词用,意为“……的使用”即“电脑和网络的使用推动了纸张的需求”。
全句的真正主语、谓语、宾语应该分别是:sign,comes from和the high-tech industry。
后面的定从则比较好理解,是see……as(把……看成……)的用法。
只有透彻分析长句,才能明白全文章的意思,才能提高阅读速度。
一般地说,造成长句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1)修饰语过多。
(2)并列成份多。
(3)语言结构层次多。
在分析长句时要采用下面的方法:(1)利用句子成份分析法理解(长、难)单句。
第4/7页①根据词不离句的原则,正确判断单词词性及其充当的句子成份。
首先找出主语、谓语、宾语,从整体上把握句子的结构。
抓住句子的主、谓、宾成份,就等于抓住了句子的主干,对长句的基本意思也就理解了。
②努力找出谓语动词和非谓语动词、介词短语以及从句的引导词。
③分析从句的功能和短语的作用。
例如:是否是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同位语从句。
④分析词、短语和从句之间的相互关系。
例如:定语从句所修饰的先行词是哪一个,介词短语修饰的哪个词等等。
⑤注意插入语和其他成份,正确分析句中是否有固定词组或固定搭配。
(2)利用结构引导词进行单句重排理解复合句。
对于阅读理解题中出现的多种从句叠现的复合句,我们可以用结构引导词进行单句重排,从而将这些复合句进行化简。
又如NMET2003B篇有这样一个句子:例2:Literacy specialists admit that children who read below the laurel oftheir fellow pupils are often afraid of reading aloud ina group,often haue loier selfrespect,and regard reading as a headache.分析:认真分析语境逻辑和句子结构可知,that引导宾语从句,宾语从句的主语又带有一个由who引导的定语从句,宾语从句的谓语由三个并列动词构成,分别为are ofter apaid of,often hare,and regard,我们可根据语境含义和结构引导词将该复合句作如下单句重排。
In the opinion of literacy specialists, some children read below the levelof their fellow pupils.They are often afraid of reading aloud in a group.They often hale lauer self-respect.They regard reading as a headache.全句意思逐渐明朗:一些文学专家认为,有些阅读能力低于同龄人的孩子不爱在小孩群里高声读书,他们自尊心不强,经常将读书看成心痛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