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法测井简介
辅助模式
32
阵列侧向测井仪
33
阵列侧向测井仪
34
阵列侧向测井仪
35
阵列侧向测井仪电场分布
36
阵列侧向测井仪曲线差异性分析
37
阵列侧向测井曲线示例
38
电阻率成像测井仪器
总体介绍:为什么需要电成像测井? 水基泥浆电成像测井仪 油基泥浆电成像测井仪
39
项目概述:地质家的需求?
• 所谓成像测井技术,就是在井下 采用传感器阵列扫描测量或旋转 扫描测量,沿井眼纵向、周向或 径向大量采集地层信息,传输到 地面后通过图像处理技术得到井 壁或井周的二维图像或井眼周围 某一探测深度以内的三维图像。 • 特点是比常规测井方法更精确、 直观、方便,为解决非均质问题 提供了有力工具。电成像测井是 复杂岩性(包括碳酸盐岩)孔洞、 裂缝性储层精细评价的技术保障。 • 主要用途如下: (1)帮助岩芯定位与描述 (2)缝洞性储层评价 (3)局部构造特征分析 (4)沉积现象识别与分析 (5)地应力分析
○在剩余油气资源中,常规储层13%,复杂储层28%,低渗42%,低阻17%。
中国碳酸盐岩油气储量 中国也有近300×104km2的碳酸盐岩分布,约占陆上国土面积的1/3,其中塔
里木盆地、四川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和华北地区广泛发育,为潜在的油气
勘探区。中国碳酸岩探明石油15.2亿吨,探明天然气1.36万亿方。
5
测井面临的地质难题
低阻油气藏:含油饱和度低,储层薄且束缚水含量高、泥质含量
高,地层水矿化度变化大。 低孔低渗油气藏:储层薄且非均质严重,孔隙结构复杂,储层的
敏感性强,及易造成伤害。
裂缝性油气藏(碳酸盐岩、砂岩):储集空间复杂多变,非均质 性强,地层压力变化大。(非常适合电成像测井)
复杂岩性油气藏:储层目标隐蔽、非均质性强,岩性复杂特殊(
43
碳酸盐岩难题
碳酸盐岩储集层特点:1、岩性复杂。2、孔隙结构复杂。3、非均质性强。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江怀友在 2008年7月有一篇交流报告:“世 界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开发现状与展望”。谈到技术展望-储层研
究方面:碳酸盐岩的岩性变化大、储集空间类型多、次生变化明显、
非均质性强,成岩作用的复杂性使碳酸盐岩储层的非均质性增强,其 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分布难以预测。裂缝的分布规律复杂,所以碳酸盐
24
双侧向测井曲线的应用
与普通电阻率测井类似,深、浅侧向测量结果也是地层视电 阻率,与地层电阻率有一定差异,为了利用双侧向视电阻率 确定地层的真电阻率,需考虑双侧向视电阻率的影响因素。
根据测量原理及测量环境,可把影响因素归结为井眼(井眼
尺寸、井内介质的电阻率)、围岩—层厚(围岩电阻率、地 层厚度)、侵入(侵入特征、侵入半径)。
• Oil saturation measured from core plugs. 14
聚焦型电阻率测井仪器
微球形聚焦测井仪 双侧向测井仪 方位侧向测井仪 阵列侧向测井仪
15
微球形聚焦测井简介
图中A0是主电极,A1是屏蔽电极, M0是测量(测井)电极,M1、M2 是监督电极,它们都固定在用硬橡 胶制成的极板上,只有回流电极B 在电极系的底部。 主电极A0流出总电流It,It=I0+I1。 其中I1为屏蔽电流,I0称为主电流。 由于屏流的聚焦作用使主电流I0不 沿着泥饼流动;通过调整主电流I0, 保持两个监督电极M1、M2电位近 似相等,那么主电流I0在冲洗带中 将呈辐射状均匀散开,形成球形等 位面。
18
双侧向测井简介 由于双侧向测井探测深度比三侧向深,同时,深、
浅双侧向的纵向分层能力相同,因此,曲线便于对
比。 划分岩性剖面:可用双侧向曲线对地层进行大致 划分。 确定地层真电阻率及孔隙流体性质。
判断油水层
19
双侧向测井简介
20
双侧向测井原理示意图
21
标准模式测井原理
项目研究的目的、意义、 技术发展现状 项目研究目标、内容、关键技术、技术路线 项目技术、经济效益分析 项目实施计划、经费预算、考核指标 项目分工、管理及必要的支撑配套条件
岩缝洞研究一直是国际性攻关难题。
44
ERMI仪器原理
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通过高分辨率阵列扫描、 彩色成像显示,把由岩性、物性变化以及裂缝、 孔洞、层理等引起的岩石电阻率变化,转化为伪 色度,从而得到地层二维视电阻率图像。
由电成像仪器下部的推靠器和极板发射交变电
流,电流通过井内泥浆柱和地层回到仪器上部的
41
ERMI面临的挑战
挑战: 在非常低的泥浆电阻率和非常高的地层 电阻率的条件下具有高质量的井壁成像 !
• • • 碳酸岩储层 : Rt:Rm 最高可高达百万倍; 碳酸盐岩储集层特点:岩性复杂、孔隙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 裂缝分布规律复杂,碳酸盐岩缝洞研究一直是国际性攻关难题。
42
碳酸盐岩难题
世界碳酸盐岩油气储量 ○油气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52%。 ○油气产量约占油气总产量的60%。 ○世界目前已确认的7口日产量达到1万吨以上的油井,也都产自碳酸盐岩 油气田。
回路电极。
钮扣电极接触的岩石成分、结构及所含流体的
不同引起电流的变化,电流的变化反映了井壁各 处地层的电阻率变化。
45
电成像测井的测量原理
• 测量原理:测量时极板推靠 在井壁上,每个电极发射的 电流强度随其贴靠的井壁岩 石及井壁条件的不同而变化。 因此每个电极记录到的电流 强度反映了井壁周围微电阻 率的变化。
汇
报
电法测井仪器简介
提
纲
一 2008年海外运营状况
二
2009年海外工作重点
1
汇报内容纲要
总体介绍 聚焦型电阻率测井仪器 电阻率成像测井仪器 技术发展方向展望
2
测井的作用 测井是地质家的“眼睛”!
测井技术是准确发现油
气储层和精细描述油气藏必
不可少的手段,是油气储量 参数计算、产能评估及开发
• 电阻率成像:利用井壁电阻 率的变化实现成像,电阻率 的相对高低用灰度或色度表 示,井壁就可表示成黑白或 彩色图像,可以反映井壁上 细微的岩性、物性及井壁结 构(如孔洞、裂缝、井眼崩 落、层理、层界面等)。
46
电成像测井原理及仪器简介
12 11 10
项目组成员及分工
22
增强模式测井原理
项目研究的目的、意义、 技术发展现状 项目研究目标、内容、关键技术、技术路线 项目技术、经济效益分析 项目实施计划、经费预算、考核指标 项目分工、管理及必要的支撑配套条件
项目组成员及分工
23
双侧向测井曲线的应用
当上下围岩的电阻率相同时,双侧向测井曲线关于地层中心
4
测井技术面临的挑战
随着非常规油气田的大规模勘探开发,大斜度井、水平井钻井技术的广 泛应用,测井面临的地质对象、井下条件越来越复杂,给测井技术的发展与 应用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今后一段时间内测井技术将面临以下挑战:
缝洞性碳酸盐岩储层测井与评价技术
裂缝型火成岩储层测井与解释技术 低孔、低渗、低阻砂岩储层测井与解释技术 砾岩储层测井与解释技术 薄储层测井与解释技术 页岩气层测井与评价技术 煤层测井与解释技术 大斜度井、水平井测井与解释技术
16
微球形聚焦测井简介
• 仪器设置了测量电极M0,测量 M0与M1(或M2)之间的电位 差,根据公式: V
Rxo K
M 0M 1
I0
• 仪器一般采用恒压工作方式, 即保持电极M0与M1之间电压恒 定: VM M VREF
O 1
• 式中,VREF为一恒定参考电压, 当冲洗带电阻率变化时,只有I0 随之变化,由下公式求出冲洗 V V 带电阻率: R K K
应用图版或相应的计算公式,即可对双侧向视电阻率按上述
顺序依次进行校正,得到地层电阻率。
25
双侧向测井曲线的校正
26Leabharlann 双侧向测井曲线的校正27
双侧向测井曲线的校正
28
方位侧向测井仪
29
方位侧向测井仪
30
方位侧向测井仪
浅侧向和方位 电阻率
深侧向和方位 电阻率
31
方位侧向测井仪
高分辨率深模式
12
钻井液侵入对电法测井的影响
钻井液侵入地层后,井壁附近地层水矿化度、含油饱和度发生径向变 化,导致地层电阻率变化。钻井液侵入地层影响涉及冲洗带、过渡带,原 状地层不受钻井液影响。根据冲洗带电阻率 Rxo与原状地层电阻率 Rt 的相 对大小,将储层特征分为高侵(Rxo>Rt)、低侵(Rxo<Rt)和无侵三种 情况。淡水泥浆钻井,一般情况,水层高侵,油层低侵。
极低频 小于1Hz
低频
中低频
中频
高频
光频
1~1kHz 1k~200kHz 400k~
1~2GHz 1015Hz
过套管 电阻率 测井
侧向测 感应测井、 200MHz 井 水基泥浆电 电磁波测 成像 井、油基 泥浆电成 像
介电测 井
光纤测 井
10
测量对象等效图
11
感应与侧向测井适应范围选择图
一般在淡水泥浆中多选择感应测井,在盐水泥浆中多选择侧 向测井。在Rt>20Ω.m或Rt/Rm>250时也考虑选择侧向。
M 0 M1 XO REF
I0
I0
17
双侧向测井简介 • 双侧向测井方法由于具有较好的聚焦特性,并可 以同时进行深、浅两种探测深度的电阻率测量, 是目前广泛使用的一种聚焦式电阻率测井方法。 • 根据阿尔奇公式计算地层中含水饱和度,一般需 要有深、中、浅三种探测深度的地层电阻率数据。 • 双侧向测井仪通常和微球形聚焦测井仪(或者微 侧向测井仪、临近侧向测井仪)组合测量。
Hydrocarbon Saturation
Saturation (“Residual”) measured from core plu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