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15李清照词二首练习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散曲》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15李清照词二首练习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散曲》

15 李清照词二首她,是中国第一位女性词人。

她的词,时而温婉细腻,楚楚动人;时而纵横豪放,掷地有声。

她在那个视女性为附属物的时代里,巾帼不让须眉。

她追求平等的爱情和独立的人生,在她的身上,新时代女性的特征已经凸显。

她跌宕起伏的一生向我们证明:作为一位词人,她成就卓越;作为一位女性,她意义非凡。

美字体丈夫不作儿女别,临歧涕泪沾衣巾。

赏美文李清照和张爱玲李清照和张爱玲是古代文学史和现代文学史上才绝一代的璧女,若将两人放在同一时空,必定是一对漂亮的并蒂莲,立于文学史册上竞芳吐艳,各现妙姿。

尽管隔山隔水隔着遥远的时空,两位绝代才女在身世爱情及晚年命运遭遇上却有着惊人的相似。

这不得不让我们承认,上天给了她们惊艳的才华之后,果然在爱情及生活中再不多给一些。

原来上天就是这样“天降大任于斯人”的。

从身世上看,两人皆出身名门。

两人都经历了两次婚姻,都是一次成功,一次失败。

所不同的是,李清照第一个成功,第二个失败;而张爱玲则是第一个失败,第二个成功(假如那种平凡的婚姻也算成功的话),两人在文学上都有着惊天地泣鬼神的不二才华,一个是宋词坛上一高手,便连男人也难轻易撼动其独一无二之地位。

一个是民国时期当红作家,其写作天才更是愧煞多少男儿汉,感叹巾帼不让须眉。

李清照词常有惊人之句,细细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在《一剪梅》中,有:“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写情愁之无处不在,多如汪洋,侵袭了一个女子的全部身心,此句通俗易懂,抒情却又别致灵俏,给人印象极为深刻。

在《醉花阴》中,更是有一句话令人读之如闻天乐,余音袅袅绕梁三日而不绝:“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在《点绛唇》中,那一句:“和羞走。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则活脱脱将一个小女儿害羞而不畏缩,可爱而不昵人的情态勾勒得一览无余,活灵活现。

文笔拿捏精准细微,着实令人拍案叫绝。

张爱玲也有许多名句,被一代又一代的张迷口提心念,广为流传,像《半生缘》里,“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像散文《天才》里的“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长满了虱子”,更像《红玫瑰白玫瑰》里的“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玫瑰就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玫瑰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玫瑰就是衣服上的一粒饭渣子,红的还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如此这般,等等,等等。

李清照和张爱玲在才华上姐妹并肩,可堪伯仲。

可惜在婚姻生活中诸多不如意,让才女们常常暗自神伤。

不过也许正是人生的诸多不如意,才让她们感叹之余,有此诸多的奇思妙句吧。

【课内挖掘】李清照与赵明诚:十八岁时,李清照嫁给了太学生(我国古代的大学生)赵明诚。

赵明诚是当时的吏部侍郎赵挺之的幼子,是宋代著名的金石学家。

李清照与赵明诚志同道合,他们不仅都善诗能文,而且都爱好金石(古代铜器和石碑上的字画)学。

李清照帮助赵明诚一起搜集碑文字画,收藏金石器皿,还和他一起,对家中所收藏的商周时期的彝器、汉唐时期的石刻拓本进行整理研究。

闲暇时,夫妻俩诗词唱和,情意深长。

据说在宋徽宗宣和年间,有一年重阳节,李清照写了一首词《醉花阴》,寄给在莱州(今山东掖县)做官的赵明诚。

赵明诚读后叹赏再三,自愧不如。

为了胜过妻子,他闭门谢客,废寝忘食地写了三天三夜,一共写了五十首词。

他把李清照的《醉花阴》夹在其中,给朋友陆德夫看。

陆德夫细细地读了几遍,说:“只有三句极好。

”“是哪三句?”赵明诚追问。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公元1127年,赵明诚的母亲在江宁去世,赵明诚离开任所去奔丧。

宋高宗即位后,他被任命为江宁知府。

第二年,李清照也为避乱来到江宁。

赵明诚来江宁时,曾把家中最名贵的金石字画装了十五车,一起带来。

李清照走后,留在家乡的文物和老家的房子,全都被金兵烧毁了。

夫妻团聚不久,赵明诚又被任命为湖州知府。

他独自骑马去建康(当时江宁已改名为建康)听命,不幸于途中患病,到建康后竟与世长辞了。

丈夫的去世,对李清照的打击之大是可想而知的。

她埋葬了丈夫,去临安投靠弟弟李沅。

公元1134年,她对《金石录》做了最后的修改整理,写下了著名的融叙事、抒情于一体的《金石录后序》。

她把书献给朝廷,请求出版。

【课外运用】李清照,心中的美神每个人都有自己爱恋着的美神,我心中的美神,就是你——从没人见过你的照片,那个年代的你没有留下一张照片,但在我心中,你却美于沉鱼落雁的西施与昭君,美于闭月羞花的貂蝉与贵妃。

你的美独一无二,无人替代!你的美,令我陶醉,是我永远的追求!伴着晨曦,越过千年,我走近了你……我走过“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的寂寞,走过“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的青涩,走过“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的风情万种,走过“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的孤独惆怅,走过“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的清冷无奈……维纳斯因断臂而美丽,贝多芬因失聪而伟大,而你却因才气而孤独。

你学富五车、词动京华却情无所托,学无所传,在那个年代,你无疑是枝头的一朵奇花,凛冽的秋风摧残着你,你却不甘落在地上,依然倔强地挺立枝头,尽情绽放,溢出特有的清香,不曾萎靡凋谢。

你的才气、倔强铸就了你的孤独,你那绝世的孤独又成就了你冰冷凝绝的美丽!一、基础巩固1.下列关于《鹧鸪天·桂花》及《永遇乐》两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鹧鸪天·桂花》这是一首咏物词,通过赞扬桂花的色淡香浓、迹远品高,表现内在独特的人格理想。

B.“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运用了拟人、排比等手法,论定桂花是秋季名花之冠。

C.《永遇乐》一词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今昔对比、他人与“我”对比、乐与悲的对比等表现主题思想。

D.“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诗人自惭形秽,不想见人,既是真实写照,又语带讥讽,人们“只把杭州作汴州”,词人怎能与之同乐,怎能乐得起来呢?解析:B项,这几句话中没有排比手法的运用。

答案:B2.下列对词句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译:(桂花)它色泽暗淡呈浅黄而体性温柔,虽被人疏远淡忘却总把浓香留给人间。

B.“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译:遗憾诗人对桂花也太没情思了,为什么在那么多赞赏香花美草的诗作中看不见收录桂花的文字呢?C.“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译:落日像熔化的金水,金光灿灿,傍晚的云彩仿佛碧玉一样晶莹鲜艳,可我又置身在哪呢?D.“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译:可如今我容颜憔悴,头发蓬松也无心梳理,也就懒得晚上出门去(夜间出去,既怕被别人瞧见自己愁眉苦脸,也怕看见别人的兴高采烈)。

解析:B项,“骚人”此处指的是屈原,而非诗人的统称。

答案:B二、迁移发散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忆秦城·咏桐李清照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

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

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吹衬梧桐落。

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注:本词作于作者南渡之后。

(1)你认为这首词直接写作者“情怀”的是哪一句?请简析该句在词中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叠句“梧桐落”有怎样的表现力?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断香残酒情怀恶”,这一句直接写词人“情怀”,该句奠定了全篇的感情基调,道出了词人国破家亡的无限悲痛。

(2)叠句“梧桐落”,进一步强调出落叶在词人精神上、感情上造成的影响。

落叶片片,像无边的愁绪一样,飘落在她的心上;风声阵阵,像锋利的钢针扎入她受伤后孱弱的心灵。

词人触景伤怀,引出后句“又还秋色,又还寂寞”,国破家亡的伤痛、背井离乡的哀愁,一下子都涌上了心头。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御街行·秋日怀旧范仲淹纷纷坠叶飘香砌①。

夜寂静,寒声碎。

真珠帘②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

酒未到,先成泪。

残灯明灭枕头攲③,谙尽孤眠滋味。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注:①香砌,飘满落花的石阶。

②真珠帘,珍珠帘,华美的珠帘。

③攲(yǐ),倾斜貌。

(1)这首词的上片描摹了哪些意象?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心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是一首怀人之作,其间洋溢着一片柔情。

“寒声碎”“愁肠已断无由醉”中各有一个字最能体现作者的情感,请指出来并作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词的上片描摹了“坠叶”“香砌”“寒声”“玉楼”“珠帘”“银河”“月华”等秋夜意象,突出了景物的冷寂。

②表达了人去楼空的落寞感,并抒发了良辰美景无人与共的感情。

(2)“寒”和“愁”。

“寒”,寒冷或寒意,既是时令的寒冷,又是处境的孤寒(心境的孤寒)。

“愁”,愁思或愁意,既是酌酒垂泪的愁意,倚枕的愁态,攒眉揪心的愁容,又状写出作者孤眠愁思的痛苦。

5.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回答问题。

苏幕遮·怀旧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菩萨蛮李清照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着心情好。

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1)范词的上阕写景的句子,“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和李词上阕的“风柔日薄春犹早”,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两首词的主题是否相同?风格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山映”三句:傍晚,夕阳映照在远处的山峦,碧色的遥天连着秋水绿波,萋萋芳草,一直向远处延伸,隐没在斜阳照映不到的天边,表达了作者的乡思离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