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力装置

动力装置

名词解释
1.动力装置:为船舶提供各种能量,保证船舶正常航行,作业,人员生活安全所需的机械设备综合体。

2.推进装置:提供船舶正常航行所需提动力的一整套设备。

辅助装置:提供船舶除推进装置以外的其他所需能量的设备。

船舶轴系:是船舶动力的基本组成部分,在推进装置中,从发动机的输出法兰到推进器之间,以传动轴为主的一整套设备。

3.轴线:从主机到螺旋桨间的轴系,往往是由几段位于同一直线相互连接起来的轴。

4.离合器:是在主动轴运转时把从动轴接合或脱开的一种传动设备。

5.可调螺距螺旋桨装置:是通过转动桨叶来改变螺距,从而改变船舶航速或正倒航的一种螺旋桨推进装置。

6.管路系统:泛指为专门用途而输送流体的成套设备,以保证船舶动力装置可靠正常地工作以及船舶安全航行而设置的辅助机械、辅助设备、检测仪表、附件以及管路的总称。

7.柴油机特性:是指它在某一工作条件下的一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简答:
1.船舶动力装置的组成:
(1)推进装置(主机、船舶轴系、传动设备、推进器)(2)辅助设备(船舶电站、辅助锅炉装置)(3)船舶管路系统(动力管路系统、船舶管路系统)(4)船舶甲板机械(锚泊机械设备、操舵机械设备、起重机械设备)(5)机舱自动化设备
2.船舶动力装置的主要任务:
为船舶提供各种能量,保证船舶正常航行、作业、人员生活的安全所需的机械设备综合体。

3.船舶动力装置的类型:
(1)柴油机动力装置(2)汽轮机动力装置(3)燃气轮机动力装(4)联合动力装置(5)核动力装置。

4.柴油机优点:(1)有较高的经济性(2)重量轻(3)具有良好的机动性
缺点:(1)单机功率低(2)柴油机工作中振动噪声大(3)大修期短(4)柴
油机在低转速工时稳定性差(5)滑油耗率较高
4.船舶推进装置的发动机与传动设备的组合分类:
(1)柴油机推进装置(2)汽轮机推进装置(3)燃气轮机推进装置(4)联合式推进装置(5)核动力推进装置
5.推进装置型式及其特点:
型式:(1)直接传动推进装置(2)间接传动推进装置(3)特殊传动推进装置(可调桨推进装置、电力传动推进装置、Z型传动推进装置)
6.直接传动优点: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燃料费用低维护保养方便、传动损失小、推进效率高。

缺点:重量尺寸大、利用发动机倒车机动性差。

7.间接传动优点:重量与尺寸小、主机转速不受螺旋桨要求的转
缺点:装置结构复杂、初期投资增加、传动损失大、传动效率相对较高。

8.可调桨
优点:在部分负荷下有较好的经济性、能合适船舶阻力变化、完全利用主机的功率缺点:结构比较复杂,整个装置制造、安装及维修保养困难,造价高。

9.轴系的基本组成:
(1)传动轴(推力轴、中间轴)(2)轴承(推力轴承、中间轴承、尾轴承)(3)传动设备(联轴器、减速器、离合器)(4)轴系附件(润滑、冷却、密封装置、轴系接地装置)
10.轴系作用:轴系位于主机的输出法兰和螺旋桨之间,起着连接它们的作用。

11.轴系的任务:将主机发出的功率传递给螺旋桨,同时又将螺旋桨所产生的推力传给船体,以实现推进船舶的使命。

12.轴系设计要求:
(1)工作可靠且使用寿命长(2)结构简单(3)传动损失小(4)对船体变形敏感性小(5)良好的抗震性能(6)重量尺寸小。

13.中间轴承的设置要点:
(1)尾管无前轴承者,则中间轴承尽量靠近尾管前密封(2)中间轴承设在轴系上重量集中处附近(3)热源附近避免设中间轴承(4)每根中间轴一般只设一个中间轴承14.推力轴承作用:承受螺旋桨产生的轴向推力,并传递给船体,使船舶航行,同时还承担推力轴的径向负荷。

(滑、滚)
14. 中间轴承作用:为了减少轴系挠度而设置的支撑点,它用来承受中间轴本身的重量以及因其运动或变形而产生的径向负荷,从而保证中间轴有一个确定的横向位置。

滑、滚)15.轴承负荷分配与调整:
(1)轴承负荷过重原因:轴承间距过大,轴承位置不合适
措施:重新布置轴承位置与间距大小
(2)轴承负荷很小或为零原因:船体变形
措施:加大轴承间距甚至取消这道轴承
(3)轴承负荷为负值原因:相邻轴承负荷过重或轴承间距太小所造成
措施:增大轴承间距或取消一道轴承
16.尾轴管装置的任务:是用来支承尾轴,并保持船体的水密性,防止舷外水大量漏入船内,亦不致使滑油外泄。

17.隔舱填料函功用:传动轴从主机到螺旋桨,在其通过一些舱壁时必须在舱壁上开孔,这
样有水密要求的舱壁在其开孔处必须装设隔舱填料函,以保证水密舱室的水密性。

18轴套作用:在尾轴轴颈的金属套筒,可用作防止轴颈的擦伤和腐蚀。

19.尾轴密封装置分为(首部密封装置)和(尾部密封装置)对于油润滑的密封装置,其首
部密封装置的任务是(封油)使润滑油不漏入船舱内,而尾部密封装置担负着防止油的漏出,又防止舷外水的侵入的双重任务。

20.尾轴管装置的润滑与冷却:尾轴管装置中的尾轴、尾轴承及,密封元件的动、静摩擦副之间均处于强烈摩擦之中,必须提供足够的滑油或水等润滑剂进行润滑和冷却。

否则,各摩
擦副之间形成干摩擦,使轴承发热受损,缩短其使用寿命并影响船舶的正常营运。

21.可调螺距螺旋桨
优点:(1)部分负荷下的经济性较好(2)适应船舶阻力的变化,使主机发出额定功率(3)主机或齿轮箱可不装转向装置(4)提高船舶的机动性和操纵性缺点:(1)调距桨和轴系构造复杂,制造工艺要求高,所用材料较好,因此造价高。

(2)桨榖中的桨叶机构难于维修和养护,可靠性差。

(3)调距桨的叶根较厚,容易产生空泡。

22.工况的影响因素:
(1)船舶阻力发生变化(2)操纵方式的变化(3)船、机、桨本身性能的变化。

23.船舶阻力:(1)附属体阻力(2)兴波阻力(3)摩擦阻力(4)形状阻力
填空:
1. 推进装置是由(主机)(传动设备)(轴系)及(推进器)组成,它是动力装置的主体。

2.传动轴一般由(推力轴)(中间轴)(螺旋桨轴)组成
3.螺旋桨和螺旋桨轴的连接型式:(机械连接)(液压无键套和连接)(环氧树脂胶合法)
4.中间轴的结构型式主要有(整段法兰式)和(可拆法兰式)两种
5.推力轴一般有(固定法兰式)和(可拆联轴节式)两种
6.中间轴承可分为(滑动轴承)和(滚动轴承)两种
7.中间轴一般设在(推力轴)和(尾轴)之间。

8.常用的滑动式中间轴承,按其润滑方式可分为:(单油环式)(双油环式)(油盘式)
9.中间轴承润滑油膜形成三个阶段:(干摩擦阶段)(半液体润滑阶段)(液体润滑阶段)
10.油膜形成的厚度主要影响因素:(轴颈与轴承间的载荷大小)(相对速度)(间隙与滑油粘度)
11.尾轴管装置一般由(尾管)(尾轴承)(密封装置)(冷却润滑系统)组成
12.尾轴管装置的结构按其轴线数目,可分为(单轴系)(双轴系);按其润滑方式可分为(油
润滑)和(水润滑)两种。

13.一般油润滑尾管轴承使用(白合金材料)而水润滑的尾管轴承使用(铁梨木)(桦木层压板)(橡胶)等材料
14.尾管的结构型式主要有(整体式尾管)和(连接式尾管)两种
15.制动器有(带式)(抱砸式)和(气胎式)三种
16.联轴器螺栓连接两个阶段,其作用一是(传递主机转矩)二是(传递船舶倒车时螺旋桨的拉力)
17.联轴器分为(刚性联轴器)(弹性联轴器)和(万向联轴器)
18.刚性联轴器有(法兰联轴器)(夹壳联轴器)和(液压联轴器)三类
19.隔舱填料函按其本体结构可分为(整体式)和(可分式),
20.可分式隔舱填料函又分为(正圆型)(椭圆偏心型)(正圆偏心型)三种。

21.轴系材料具有(耐高温性)(高的冲击韧性)和(疲劳强度以及良好的耐磨性)同时要符合船舶建造规范的要求
22.耦合器可分为(离合器型)(调速型)(联轴器型)三种基本形式
23.齿轮箱作用:(减速)(转向)(离合) 并车、分车。

24.调距桨装置一般包括五个基本部分:(调距桨)(传动轴)(调距机构)(液压系统)(操纵系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