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设有限公司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建设有限公司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建设有限公司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修建部(建设有限公司)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目录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2 引用规程: .........................3 施工(检修)现场安全准则 ...4 搅拌站操作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5 钢筋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6 混凝土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7 木工(模板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8 架子工安全技术操作规 .........9 油漆、玻璃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0 筑炉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1 电焊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2. 气焊(割)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3 钳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4 电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5 电气调试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6 机床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7 管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8 铆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9 仪表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20 起重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21 起重机司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22土石方机械司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错误!未定义书签23运输车辆司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错误!未定义书签24空气压缩机操作工安全操作技术规程…错误!未定义书签25汽车、重型机械修理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错误!未定义书签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修建部修建安全]]083号修建部(建设有限公司)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特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作为修建部(建设有限公司)各岗位在施工、生产、检修过程中应遵守的安全技术操作准则。

2引用规程:本规程根据<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结合修建部(建设有限公司)的实际制定。

3施工(检修)现场安全准则3.1 现场一般规定3.1.1 所有参加施工(检修)的人员(工人、实习生、临时农民工、外协工、家属工)应熟悉本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在操作中,应坚守岗位、集中精力,圆满完成工作任务。

3.1.2 所有上岗人员, 禁止酒后上岗操作。

3.1.3 电工、焊工、架子工、起重机械操作工(包括天车工、指吊工、)、司炉工、爆破工、打桩机司机、土石方机械司机、运输车辆司机及其余厂内机动车司机等特殊工种, 必须经过理论和实际操作考试, 并考核合格后, 持有有关部门颁发的操作证, 方能独立上岗操作。

3.1.4 参加施工、生产、检修的人员, 应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和安全防护设施。

3.1.5 进入现场人员, 必须戴安全帽, 禁止光脚和穿拖鞋上班。

在没有防护设施或防护设施不完善的高处作业、悬空(临边)作业、陡坡作业及其它较危险或可能坠落的作业, 必须系安全带。

3.1.6 上下交叉作业的出入口, 要搭设防护棚或采取其它防护措施。

3.1.7 高处作业应设防护栏杆、挡板或安全网。

3.1.8 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必须定期检查, 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应及时更换。

3.1.9 有危险的部位或场所, 应设置安全标志或警示牌。

各类标志或警示牌不得随意挪动或撤掉。

对使用的脚手架不得随意修改或拆除。

3.1.10 ”四口”应有明显的防护措施或安设安全警示标志。

3.1.11 施工现场要有交通指示标志。

交通叉路口应遵守道路叉路口管理。

危险地段, 夜间应设红灯示警。

3.1.12 坑槽施工, 应符合边坡要求或采取支撑措施。

发现异常现象, 应撤离至地面, 并尽快采取加固措施。

3.1.13 应做好女工的保护工作。

3.2 现场设备的一般规定:3.2.1 使用机电设备时, 若与安全发生矛盾, 应首先服从安全。

3.2.2 机电设备缺少安全装置或安全装置失效时, 不得使用。

3.2.3 机电操作人员, 要扣好衣扣并束紧袖口。

上岗操作时应穿规定的工作鞋。

女工发辫要挽入工作帽内。

3.2.4 电气设备和线路必须绝缘良好, 电线不得与金属物绑在一起。

各种电动机具必须按规定接地接零, 并设置单一开关。

手持式电动机具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

遇临时停电或停工休息时, 必须拉闸加锁。

3.2.5 电气设备检修时, 电源开关处应挂安全警示牌。

3.2.6 施工机械和电气设备, 不得带”病”运转和超负荷作业。

发现异常现象应停机(明显切断电源)检查。

禁止在运转中修理。

3.2.7 电气、仪表、管道和设备试运转, 应严格按照单项安全措施进行。

3.2.8 在架空输电线路下面工作应停电。

若不能停电, 应采取隔离防护措施, 并有人监护。

起重机原则上不准在架空输电线路下面工作, 若不能停电而又要在输电线路一侧工作时,则应使起重臂、钢丝绳或重物与架空输电线路的最近距离应大于下表规定的最近距离:329 行灯电压不得超过36伏。

在潮湿场所或金属容器内作业时,行灯电压不得超过12伏。

3.2.10 受压容器应配备安全阀、压力表,并应避免曝晒和碰撞。

氧气瓶、乙炔瓶运输时不能混装。

氧气瓶应严防沾染油脂。

3.3 高处作业一般规定:3.3.1 从事高处(登高)作业人员要作定期体检。

凡患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病、癫痫病以及其它不适于高处作业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高处(登高)作业。

3.3.2 高处作业衣着要灵便、妥当。

禁止穿硬底和易打滑鞋底的鞋进行登高作业。

3.3.3 凡在高处作业所用的材料及其它物品,必须放在不会坠落或滑落的位置。

操作人员使用的工具应放入随身的工具袋内。

3.3.4 禁止从高处往下抛掷任何物品。

上下传递材料应采取恰当措施,防止物品坠(滑)落伤及下方操作人员或其它人员。

3.3.5 遇恶劣气候(如风力在六级以上)而影响施工安全时,应禁止露天高处(登高)作业,同时应停止起重和打桩作业。

3.3.6 登高作业用的梯子不得缺档,不得垫高使用。

梯子横档间距以300mm为宜。

使用时上端要扎牢,下端应采取防滑措施。

在通道上使用梯子, 应有人监护或设围栏。

3.3.7 在未设安全防护设施的情况下, 禁止在屋架上弦、支撑、桁条、连系梁和未固定的构件上行走或作业。

3.3.8 高处作业与地面联系, 应视作业高度而采取相应的通讯联络措施, 并由专人负责。

3.3.9 高处作业人员, 不得在架子、井架上攀爬上下, 使用桥板时必须将桥板捆扎牢固, 防止其翻转。

3.4 季节施工一般规定:3.4.1 台风、暴雨前后, 要检查工地的临时设施、脚手架、机电设备、临时线路, 发现倾斜、变形、漏电、漏雨等现象, 应及时修理加固。

3.4.2 高层建筑、烟囱、水塔的脚手架及易燃、易爆仓库和塔吊、打桩机、井架, 应设临时避雷装置。

3.4.3 对机电设备的电气开关, 要有防雨、防潮设施。

3.4.4 现场施工道路要加强维护, 保持畅通。

3.4.5 夏季作业应根据气候情况和工作性质调整作息时间, 认真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3.4.6 冬季施工的取暖, 应符合防火、防煤气中毒的要求, 并派专人负责管理。

4 搅拌站操作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4.1 搅拌站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 操作人员须经培训后方能上岗操作。

4.2 每次(天)开机前必须对搅拌机及其它运行设备(设施)和设备(设施)周围环境进行安全确认, 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开机生产; 严禁非本岗位人员进入操作室开机操作或动用搅拌站相关的电气、设备。

4.3 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做好每天安全技术交底和生产过程的监督检查, 坚持执行每周对设备安全运行状况检查、维护的制度。

4.4 操作人员要认真做好生产记录和设备运行记录; 交接班时应按要求将当班完成生产任务和设备安全运行状况及存在的相关问题做好交底。

4.5 贮料斗上料、混凝土生产时, 严禁人员在料仓旁或相关设备运转部位作业、停留; 搅拌站清机时或临时性的设备维护时, 应严格按设备、电气使用和维护安全管理规定要求, ”断开电源、锁操作室(柜或箱)、挂警示标志牌” ;电气、设备检查维护和搅拌机清机工作完成后, 开机前, 要按照”谁挂牌、谁摘牌; 谁上锁、谁开锁”的原则, 并进行安全确认后, 方可送电、按 4.2 所要求开机操作。

4.6 搅拌车进出搅拌站装料, 应按先后顺序, 并服从统一的调度指挥。

4.7 除了每班(次)开机前进行安全检查外, 必须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检查钢丝绳有无断丝、折伤, 绳夹是否夹紧,钢丝绳是否整齐排列在卷筒上;检查各部联接螺栓是否可靠, 特别要检查机架、上料轨道联接处, 看是否松动,发现问题时应及时处理, 但必须按检修作业安全要求, 待停电、挂牌、设专人监护等安全措施完善后, 方可进行处理。

4.8 检查上料斗和提升系统是否灵活可靠; 检查行程限位开关是否灵敏、准确及安全可靠。

4.9 每次合上电源前, 要注意检查, 并将所有操作开关置于非工作状态; 要停机运转时, 应按顺序操纵相应开关, 非特殊情况, 禁止直接扳动电源开关停机。

4.10 固定式搅拌机应装在固定、安全可靠的基座或底架上, 机身平稳牢固。

移动式搅拌机外设置在平坦的位置并用木方垫紧, 使机身平移。

搅拌机的过道、皮带传动部分, 均需安装防护罩。

4.11 工作前应检查传动离合器是否灵活可靠, 钢丝有无破损, 轨道滑轮是否良好, 周围有无障碍等。

经过2-3 分钟的空车试运转情况正常时, 才能正式投料生产操作。

4.12 机械运转中不得用工具及任何物体放入搅拌机滚筒内扒拨。

4.13 如须在料斗下检修时, 应停车切断电源并挂警示牌, 同时, 将进料斗用保险链扣住后, 方准进行。

4.14 检查上下料斗行程开关是否灵活可靠, 以防料斗冲顶或滑落。

4.15 需进行搅拌机内(外)清洁工作时,操作人员除拉下电源外, 应将电源柜(箱)加锁,并挂”有人操作、禁止合闸”警示牌, 同时, 设专人看护, 机内(外)清洁完成后, 必须进行安全确认后方可开机。

4.16 工作完毕后, 上料斗应放置地面,并切断总电源开关。

4.17 配料机应安装在固定、安全可靠的基础上, 机身平稳牢固。

4.18 开机前, 应检查周围是否有障碍物,各传动系统是否正常有效连接处是否松动。

4.19 秤量系统的各个铰点吊环是否灵活, 有无卡环现象, 并保持清洁干净。

4.20 检查各润滑部位是否正常, 并按需要定期添加润滑脂。

4.21 接通电源后, 不允许随便打开配电箱的门及配料器后盖, 运行中闲杂人员不得进入距设备各传动部位 1 米的范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