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井工具与技术第一章检测工具判断、证实井下状况是处理井下事故和油水井大修作业的首要前提,是选择应用修井工具的主要依据。
因此,检测工具的作用是很重要的。
第一节通径规1.用途检测套管、油管、钻杆以及其他井下管子的内通径是否符合标准,检查他们变形后能通过的最大几何尺寸。
2.结构套管通径规如图1-1所示,使一个两端加工有连接螺纹的筒体;上端与钻具相连接,下端备用。
油管或钻杆通径的测量一般都在地面进行。
通径规的形状为一长圆柱体。
其中一种形式是两端无螺纹,如7-2图(a)。
可利用刺油管时的蒸汽作动力,将其从被测管子的一端推入,另一端顶出。
另一种形式为两端有抽油杆螺纹,与抽油杆连接用人力进行痛径,如图1-2(b)3.参数系列标准和技术规范表1-1 套管系列用通径规套管规格in 41/2 5 51/253/4 65/8 7通径规外径mm 92~95 102~107 114~118 119~128 136~148 146~158 通径规长度mm 500 500 500 500 500 500上接头螺纹NC26-12E2//TBG NC26-12E2//TBGNC31-22E2//TBGNC31-22E2//TBGNC31-22E2//TBGNC38-32E3//TBG下接头螺纹NC26-12E2//TBG NC26-12E2//TBGNC31-22E2//TBGNC31-22E2//TBGNC31-22E2//TBGNC38-32E3//TBG 表1-2油管系列用通径规油管规格in 11/2 2 21/2 3 31/2 4径规外径mm 38 48 59 73 84 95径规长度mm 500 500 500 500 600 6004.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1)将套管通径规连接下井管柱下入井内通径规应能顺利通过,若遇阻则说明井下套管有问题。
2)当下井的工具较长时,可以在通径规下端再连接另一个通径规,两通径规间距大于工具长度进行通井。
3)地面通径实验时,管内应没有任何外来物质,并应适当支撑,防止管子下垂,以便通径规自由通过.图1-1 套管通径规图1-2 油管、钻杆通径规第二节 铅模1.用途用来探测井下落鱼鱼顶状态和套管情况。
通过分析铅模同鱼顶接触留下的印记和深度,反映出鱼顶的位置、形状、状态、套管变形等初步情况,作为定性的依据,提供施工作业参考。
2.结构铅模由接箍1、短节2、拉筋3及铅体4等组成,中心有水眼,以便冲洗鱼顶。
如图1-3所示。
3.技术规范 技术规范见表1-3所列。
表1-3铅模技术规范 套管in 41/25 51/2 53/4 65/87 75/8 外径mm 95 105 118 120 145 158 174 长度mm120120150 1501801801804.操作方法1) 检查铅模柱体四周与底部,不能有影响印痕判断的伤痕存在,如有轻微伤痕,应及时用锉刀将其修复平整。
2) 测量铅模的外形尺寸,如果是一次成型铅模,铅体成锥形,应以铅模底部直径为下井直径,,并留草图。
3) 丝扣涂油,接上管柱,下入井中。
4) 下钻速度不宜过快,以免中途将铅模顿碰变形,影响分析结果。
5) 下至鱼顶以上一单根时开泵冲洗,待鱼顶冲净后,加压打印。
6) 打印钻压一般为30kN ,最大不能超过50kN. 7) 加压打印一次后即行起钻。
5.注意事项1) 铅模在搬运过程中必须轻拿轻放,严禁甩碰。
存放及车运时,应底部向上或横放,并用软材料垫平。
2) 铅模水眼小易于堵塞,要求钻具清洁,无氧化铁宵。
为防止堵塞,可下钻300~400m后洗井一次。
3) 打印加压时,只能加压一次,不得二次打印,而使印痕重复,难于分析。
图1-3 铅模图1-4 铅模制作工具示意图第三节井径仪1.用途探测油、套管管内腐蚀、穿孔、裂缝、磨损、变形及破裂等缺陷。
2.结构一般由电缆接头、上扶正器、磁定位器、电桥探针、电桥、下扶正器、尾接头组成。
如图1-5所示。
3.作用原理通电的电桥随井径仪由井底匀速上提,测管子内径的探针随着管子内径的变化而动作,从而改变了电桥的电阻值,通过电桥的电流也随之变化,将这个信号通过放大器及地面二次仪表,记录出管子内壁的不规则曲线,从曲线中可以分析出管子内壁损坏程度的百分比。
4.技术规范油管和套管用井径仪规范分别见表1-4、表1-5所图1-5 管内井径仪列。
表1—4 油管井径仪技术规范仪器直径in 探针数目,根适应油管外径尺寸in 11/820 211/220 21/1613/426 23/823/1632 27/8211/1644 31/231/3244 4表7—6 套管井径仪技术规范仪器直径in 探针数目,根适应套管外径尺寸in 35/840 41/2~653/864 65/8~75/871/464 85/8~973/464 95/881/464 103/499/1664 113/4 5.操作方法测管子内径时,先将仪器下到管子最下部,接通电源,慢速上提电缆,上提速度不超过25m/s.仪器下入深度靠仪器上部的磁定位器控制.通过电阻的改变及相关电信号的放大,由地面的二次仪表记录下来.测量油管的记录纸共分五格,每格代表20%的管子壁厚。
如图1—6所示。
测套管的记录纸共分九格。
其他同上。
如果管子无损坏,则记录曲线较平稳的。
只有在接箍部分出现峰值。
若曲线超出格外,说明管子已经穿孔或有较长的纵向裂缝。
第四节 测卡仪1.用途测卡仪是处理钻井或修井被卡管柱中的辅助仪器,与爆炸倒口一起使用时。
可迅速起出卡点以上的管柱,为处理卡钻事故提供了方便。
2.结构如图1-7所示,主要有以下部件组成: 1电缆头,2磁定位仪,3加重杆,4滑动接头,5振荡器,6上弹簧锚,7传感器,8下弹簧锚,9底部短节,10爆炸接头,11爆炸杆1)电缆头 是连接电缆和磁定位仪的部件,中间有导线与仪器连接,形成一闭合回路。
2)磁定位仪 用来准确地确定卡点以上第一个接箍的位置。
与测卡仪配套使用的是小直径磁性定位器,接在电缆头的下面。
3) 加重杆 是保证工具顺利下放的附件。
为空心杆,孔中有导线,可与仪器接通电路.每根加重杆长2m,重约16kg.测卡时通常接三根,最多不得超过五根.4) 滑动接头 内腔是密封的,腔内有呈双层螺旋弹簧的导线。
内层导线接壳体,外层导线接芯子,将滑动接头与磁定位及传感器连接后即接通电路.5) 震荡器 接在滑动接头下部,中间有导线连通。
当传感器线圈电感量发生变化时,震荡器频率也发生变化。
6) 上、下弹簧锚 测卡仪有上下两个弹簧锚,将传感器两端固定在被测管柱内壁上.其中间距离是1.32m,每个弹簧锚都是由4组弹簧沿圆周均匀分布构成的,每组有两片弹簧,且用螺钉固定在定位坐上。
用螺旋压簧来调节弹簧的外径,并用中心杆上的定位套与定位环来固定弹簧的外径尺寸.中心杆内有导线。
在不同直径的管内测卡时,应选用不同规格的弹簧支座,使弹簧外径适当,以保证测试精度.7)传感器 感受拉力和扭矩,并对外传出相应的信号。
传感器接在两个弹簧锚之间,当钻杆受拉或受扭时,传感器电阻值发生变化。
图1-7 测卡仪 图1-6 油管内径曲线8)底部短节接在弹簧支撑体下面。
下接爆炸接头10和接爆炸杆11。
9)爆炸杆上有导爆索。
找准卡点后,通400V高压电,低电流引爆倒扣。
3.工作原理依据管材在弹性极限范围内受拉或受扭时,应变与应力或力矩成一定的线性关系的规律,被卡管柱在卡点以上的部分受力时,应符合上述关系;而卡点以下部分,因为力或力矩传不到而无应变。
因此,卡点位于无应变到有应变的显著变化的部位。
测卡仪能精确的测出 2.54×10-3mm的应变值。
地面二次仪表能准确地接受、放大并明显地显示在仪表盘上,从而测出卡点。
4.技术规范测卡仪本体有1//和15/8//两种规格,更换弹簧卡座,改变弹簧外径尺寸,可以适应从23/8//至113/4//的各种管内侧卡。
5.操作方法(1)调试地面仪表先将调试装置与地面仪表连接好,再根据被卡管的规范,将调试装置上的拉伸应变表调到适当的测量范围(超过最大伸长应变)后,把地面仪表的读数调到100,然后把指针拨转归零。
用同样的方法调试地面仪的扭矩。
这样才能保证测卡时,既不损伤被卡管柱,又能准确测出正确的数据。
(2)测卡操作1)先用试提油管柱等方法估算卡点的大致位置和卡点以上管柱的重量,并根据管柱的类型,规范确定上提管柱的附加力.方法:用大于管柱悬重的拉力p1提拉油管,并在管柱上沿转盘平面作记号;然后再加大上提力(加100—200kN),记下拉力P2;用同样方法在管柱上作记号.两次拉力的差(ΔP=P2-P1)是对管柱相对状态1的拉力;两次记号之间的距离就是管柱相对状态1的伸长量ΔL.设卡点到井口的距离为L,管柱材料的当量截面积为F,则:管柱轴线方向上的线应变ε=ΔL/L在管柱横街面上的相对应力σ=ΔP/F由虎克定律知σ=Eε联立以上三式,可得到卡点到井口的距离L为L=EΔLF/ΔP从而可计算卡点以上管柱的重量W=ρgLF式中E—管柱材料的弹性模量,一般碳钢E=206GPa;F--管柱材料的当量截面积,查有关手册,或简单计算为F=л(D2-d2)/4;D,d分别为油管的外、内径。
ρ—管柱材料的密度,一般碳钢ρ=7800kg/m3g—重力加速度。
9.8m/s2现场用经验公式为L=kΔL/ΔP m其中:k—与管柱有关的常数,对21/2//油管,k=2450ΔL—两次伸长量之差,cmΔP—两次拉力之差,kN2)将测卡仪下到预计卡点以上某一位置,然后自上而下逐点分别测拉伸与扭转应变,寻找卡点。
一般先测拉伸应变,再测扭转应变。
测拉伸应变先松电缆,使测卡仪滑动接头收缩一半,此时仪器处于自由状态。
将表盘读数调整归零,再用确定的上提管柱拉力上提管柱,观察仪表读数,并做好记录。
测扭转应变根据管柱的规范确定被卡管柱旋转转数(一般经验:每300m的自由管柱转3/4圈)。
先松电缆,使测卡仪处于自由状态,然后将地面仪器调整归零,再按已确定的旋转转数缓慢平稳的转动管柱,观察地面仪读数的变化,并记录。
然后控制管柱缓慢退回,观察仪表读数的变化,以了解井中情况。
逐点测试,直到找准卡点为止。
6.注意事项(1)被测管柱的内壁一定要干净,不得有泥饼,硬蜡等,以免影响测试精度。
(2)测卡仪的弹簧外径必须合适,以保证仪器正常工作。
(3)所用加重杆的重量要适当。
要求既能保证仪器顺利起下,又能保证仪器处于自由状况;以利于顺利测试。
7.爆炸倒扣测卡仪可以一次连续完成测卡与爆炸倒扣两项工作,但最好分开进行。
爆炸倒扣的简单操作如下:(1)测卡后先将管柱上紧,借助磁定位器,将测卡仪的爆炸杆对正卡点以上管柱的第一个接箍处。
(2)按每300m转动3/4圈的经验(厚壁管、大直径管一般按每300m转动1/2圈),反转管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