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养真中学2020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

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养真中学2020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

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养真中学2020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与细胞内物质运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叶绿体合成的ATP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B.氢离子可以通过扩散作用进入液泡内C.溶酶体内的酶由内质网形成的小泡(囊泡)运入D.内质网的膜结构成分可以转移到细胞膜中参考答案:D略2. 能使植物细胞壁和细胞膜结构均破坏的一组酶是()A.淀粉酶、纤维素酶、溶菌酶 B.纤维素酶、果胶酶、蛋白酶C.果胶酶、溶菌酶、纤维素酶 D.磷脂酶、淀粉酶、蛋白酶参考答案:B3. 下列关于基因检测疾病的叙述错误的是:()A、可以用测定基因表达产物——蛋白质的方法达到基因检测的目的B、基因芯片的使用,使基因及其表达产物的检测更加快速简便C、基因检测疾病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是基因歧视D、基因检测疾病时,一次只能检测一种疾病,比较麻烦参考答案:D4. 正常情况下体内的造血干细胞只能分化产生各种血细胞,在体外某些因素的诱导下,却可以分化为神经细胞和肝细胞。

其根本原因是()A.造血干细胞有旺盛的分裂能力B.造血干细胞是完全没有分化的细胞C.造血干细胞有能合成神经细胞或肝细胞需要的酶D.造血干细胞具有与受精卵相同的全套遗传基因参考答案:D5. 某生物的碱基组成是:嘌呤碱60%,嘧啶碱40%。

它不可能是A.棉花B.绵羊C.噬菌体D.烟草花叶病毒参考答案:C6. 种群是指一个生态系统中()A. 同种生物所有成熟个体的总和B. 所有生物成熟个体的总和C. 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和D. 所有生物个体的总和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种群是指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故C正确。

考点:种群的概念7. 下丘脑在机体稳态调节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其中错误的是A. 分泌:下丘脑在外环境温度低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B. 感受刺激: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可感受机体渗透压升高C.调节: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D.传导:下丘脑可传导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至大脑皮层,使人产生渴觉参考答案:A8. 人被犬咬伤后,为防止狂犬病发生,需要注射由灭活狂犬病毒制成的疫苗。

疫苗在人体内可引起的免疫反应是A.该过程属于主动免疫 B.刺激巨噬细胞产生抗狂犬病毒的抗体C.可促进浆细胞释放白细胞介素-2 D.刺激记忆细胞分化成为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参考答案:A9. 培育克隆牛的过程中,即使供体细胞来自同一头牛,培育出的这些个体在性状上也不完全相同,分析其原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性状变异可由环境条件引起 B.基因可能会发生突变C.受体细胞的细胞质基因不同 D.细胞核基因发生了重组参考答案:D10. 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M个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分子,有N条环状肽链,其完全水解共需M – N个水分子B.在小麦细胞中由A、G、T、C四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最多有6种C.糖原、脂肪、蛋白质和核糖都是生物体内高分子化合物D.细胞中氨基酸种类和数量相同的蛋白质不一定是同一种蛋白质参考答案:D11. 以下有关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A.对在自然环境中的种群而言,K值总是固定不变的B.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的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一定呈“J”型C.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意味着新物种的形成D.调查某种昆虫卵的密度、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可以采用样方法参考答案:D12. 由1分子磷酸、1分子碱基和1分子化合物a构成了化合物b,如右图所示,则叙述正确的A.若m为腺嘌呤,则b肯定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B.若a为核糖,b则为DNA的基本组成单位C.若m为尿嘧啶,则DNA肯定不含b这种化合物D.若m为胸腺嘧啶,则RNA中含b这种化合物参考答案:C13. 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甲、乙两小桶里的乒乓球模拟的是()A.亲本配子 B.亲本基因型C.F1配子D.F1基因型参考答案:C14. 人的秃顶是由显性基因B控制的,但只在男性中表现。

一个非秃顶男性和一个其父是非秃顶的女性结婚,他们生了一个男孩,后来表现为秃顶,则其母亲的基因型是( )。

A.BB B.Bb C.bb D.BB或bb参考答案:B15. 已知普通小麦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42,染色体组数为6,一个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数和生殖细胞染色体组应是()A.8和2 B.4和2 C.7和3 D.42和21参考答案:C16. 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激素随体液到达靶细胞,直接参与靶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B.大面积烧伤易发生感染的原因是非特异性免疫能力降低C.神经调节过程中没有体液中物质的参与D.病毒侵入机体后,体内的吞噬细胞、T细胞和浆细胞都具有识别功能参考答案:B17. 历经一个半世纪,经过许多科学家的实验,才逐渐发现光合作用的场所、条件、原料和产物,在下面几个著名实验中,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普里斯特利指出了光在植物更新空气这个过程起关键作用B.萨克斯的实验中,曝光的一半叶片是对照组,遮光的一半叶片是实验组C.恩格尔曼的实验中,实验定量分析了水绵光合作用生成的氧气量D.鲁宾和卡门的实验中,用18O标记CO2,证明了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于H2O而不是CO2参考答案:B18. 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急促,在①大脑、②小脑、③脑干三个结构中,与此反应相对应的结构分别是A.③②① B.②①③ C.③①②D.①②③参考答案:D19. 下图是生长素发现过程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1)图1和2对照可以证明胚芽鞘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对照可以证明与生长和弯曲有关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图3和4能否进行对照?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4和5对照可以证明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________,而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发生生长和弯曲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

(4)图6能否证明胚芽鞘尖端能够产生某种促进生长的物质?___________,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经科学家努力,从植物组织中分离出了生长素并鉴定出了它的化学本质是______。

参考答案:(1)向光弯曲生长现象(2)图2和图3 不能,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3)尖端下面的一段(4)不能缺少对照,应设置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置于切面一侧(5)吲哚乙酸20. 人体的内环境是指A.组织液 B.血液 C.细胞内液 D.细胞外液参考答案:D21. 下图甲表示反射弧中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

图乙表示突触的显微结构模式图。

下列关于图解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刺激d点,兴奋将传导(递)至c、b、a点B.图甲中③(神经中枢)内有2个完整突触结构C.图乙中CO2浓度最高处在⑦,该结构的作用是为神经兴奋的传导(递)提供能量D.图乙突触小体的兴奋传导形式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参考答案:C22. 右图为某些生物学效应与相关变量之间的关系曲线,a、b、c的大小关系为a﹥b﹥c,对该曲线所反映的生物学规律,正确的描述是A.如果该曲线表示迁入种群的增长率,那么种群数量在b时间达到K值B.若该曲线表示池塘水体中某重金属污染物含量变化,表明池塘生态系统已崩溃C.若该曲线表示种群的增长速率,则种群在b~c时期属于衰退型D.如果X表示某种环境因素如温度、pH等,那么Y可表示该环境中某生物的种群数量参考答案:D23. 如图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分别放在甲、乙、丙三株幼苗切面端的不同位置上,然后从左侧给予光照。

此实验的结果不会A.甲向右侧弯曲生长B.乙直立生长C.丙向左侧弯曲生长D.甲、乙、丙都弯向光源生长参考答案:D24. 科学家把“末日之钟”的时间从晚11点53分调至晚11点55分,警示气候变化构成的威胁“接近核武器的可怕水平”,“温室效应”将给人类带来灾难。

下面有关温室效应的叙述不恰当的是()A.化学燃料的燃烧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B.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以CO2的形式循环C.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D.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是解决温室效应的最主要措施参考答案:D25. 层粘连蛋白是由一条重链(A链)和两条轻链(B1、B2链) 构成的高分子糖蛋白,作为细胞结构成分,含有多个结合位点并保持细胞间粘连及对细胞分化等都有作用,层粘连蛋白结构示意图如下,若该蛋白由m个氨基酸构成,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层粘连蛋白含有肽键数为m-3B.该蛋白在细胞识别中具有重要作用C.癌细胞膜表面层粘连蛋白减少D.该物质的合成只需核糖体即可完成参考答案:D26. 用高倍镜观察酵母菌和乳酸菌,可以用来鉴别两者差异的主要结构是A.细胞壁 B.细胞膜C.细胞质D.核膜参考答案:答案:D27. 以下为甲(A/a)、乙(B/b)两病的遗传系谱图(两家族成员均无对方家族的致病基因)。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甲病不可能是白化病B. 一定是纯合体的个体有 5、6、9、10C. 乙病可能是抗维生素 D 佝偻病D. 7 号和 8 号所生的孩子患乙病的概率为 1/3参考答案:B【分析】由题图分析可知:1号、2号正常,生有甲病女儿,故甲病应该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3号、4号患乙病,生有正常女儿10号,为常染体显性遗传病。

【详解】根据试题分析,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甲病可能是白化病,A错误;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5号、6号患甲病定为纯合体,乙病为常染体显性遗传病,9、10不患乙病,一定为纯合体,B正确;乙病为常染体显性遗传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伴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C错误;7号关于乙病基因型为bb,8号患乙病,有不患乙病的弟弟妹妹,故8号关于乙病基因型及概率为1/3BB、2/3Bb,7号和8号所生的孩子不患乙病的概率为1/3,患乙病概率为1-1/3=2/3,D错误。

28. 下图表示动物体体温调节过程的部分示意图,图中①、②、③代表激素,当某人走出房间进入寒冷环境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血液中激素①、②、③的含量会增加B. 骨骼肌受有关神经支配,不自主战栗C. 激素①、②对垂体的作用效应都为促进D. 该图表示体温调节的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分析题图可知,激素①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激素②为甲状腺激素,激素③为促甲状腺激素,当人进入寒冷环境中时,激素①②③的含量会增加,故A正确;骨骼肌受神经系统直接支配,会发生不自主战栗,故B正确;激素②为甲状腺激素对垂体的作用效果是抑制,故C错误;该图中说明体温调节的过程既有神经调节又有体液调节,故D 正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