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比特币监管

浅谈比特币监管

浅谈比特币监管从诞生之日起就备受争议的比特币,一直在迎接监管规范化的道路上曲折前进。

上周比特币监管又迎来重大进展,美国大宗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首度将比特币衍生品交易纳入监管。

在行业人士看来,比特币交易金融风险频现,目前相关监管仍处于灰色或"三无"地带,相关监管主体和监管规则亟待明确和完善,随着比特币交易普及化,监管落地时机正在到来。

目前,全球各大经济体都在积极探索比特币监管模式建设,进展程度不一。

需要提醒投资者的是,监管缺失也是投资潜在风险之一,同时考虑到比特币暴涨暴跌的固有属性,未来投资仍需谨慎比特币监管落地时机来临2009年,中本聪创造了比特币。

短短八年之间,比特币发展势如破竹,虽经历了许多波折,但时至今日早已今非昔比。

与之发展伴随而来还有诸多问题的产生,其中监管规则的确立,一直是业内讨论焦点。

在行业人士看来,比特币发展趋势是不可逆转的,随着投资人群不断普及化,比特币监管落地已经迫在眉睫。

据国内比特币交易平台火币网数据显示,上半年比特币价格涨幅近160%。

伴随着价格暴涨,比特币在国内交易量也急速膨胀。

,2017年6月份国内比特币交易成交额为341.29亿元,环比增长57%,占全球总交易量的30%。

报告显示,2017年6月1日-6月30日,比特币市值在370亿美元-480亿美元区间徘徊。

以6月30日市值计算,比特币市值占比为41%,其次是以太坊和瑞波币,分别占27%和10%,三者合计占比近八成。

6月份,比特币交易价格稳定在1.8万元人民币上下。

6月12日的交易价刷新了5月份刚刚创造的19200元人民币历史最高价,达到21200元人民币。

互金专委会通过分析国内各交易平台的交易规模发现,OKCoin币行(占比24.3%)、比特币中国(占比21.9%)和火币网(占比20%)三个交易平台的交易量最大,三者合计占比达66%。

虽然经历了黑客病毒攻击、"过山车式"暴涨暴跌等种种市场波折,比特币在中国的发展依然如火如荼。

对此,研究专家指出,"比特币的普及度越来越高,接受比特币(支付)的商户越来越多,那么比特币的流动性就会越来越强,进而长期持有比特币的人也会越来越多,这是最核心的一个因素。

必然会导致民间对比特币比较强烈的需求。

"在此背景下,比特币监管的重要性也渐渐凸显。

金融中心主任认为:"比特币投资正快速扩展到大众群体,2013年只有很少数人群参与,大多数投资者并不了解也不关注比特币,现在越来越多人开始参与投资。

随着比特币进入大众投资视野,这就需要监管部门针对性地出台相应监管措施,以更好地实现对投资者利益保护。

"说道:"作为一种投资品,目前比特币监管框架缺失,2013年12月发布的文件更多地是将传统金融机构和比特币业务相隔离,不能称之为监管。

"他所提到的"文件"是,2013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

该通知明确,比特币应为特定的虚拟商品,不具有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且不应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

《通知》同时指出,各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不得开展与比特币相关业务,作为比特币主要交易平台的比特币互联网站应依法在电信管理机构备案。

此外,还需防范比特币可能产生的洗钱风险。

在看来,当下比特币监管的落地时机已然到来。

"比特币是一种全球化加密数字货币,交易不可避免很难禁止,交易需求真实存在。

既然承认其是一种可投资商品,趋势也不可逆转,那么就应该建立一整套监管框架。

""比特币需要解决的是如何监管以及如何正面引导运用的问题,而不是如何将其消灭的问题,因为按照目前技术水平,要消灭比特币几乎是不可能的。

"黄金钱包首席研究员也表示,比特币冲击了现有金融交易的中心化模式,对未来发展国家级别的数字货币,以及应用到银行、证券、保险等领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案例。

在专业人士看来,比特币交易风险也需要监管进行适当规范。

"实际上,在监管出台之前,比特币交易存在诸多隐患和问题,第一,国内相关交易所数量很多,统计大概有50多家,这些交易所自身实力差距比较大,资金安全、技术安全无法保障,交易所资金如果被不正规使用或者交易平台被黑客入侵,投资者都会遭受损失;第二,一些交易所之前存在杠杆交易,也加大了投资风险。

"指出。

"比特币,是建立在一个无国界的平台上,要把这个比特币打掉,是不可能的,所以它还会存在。

重要的就是我们要控制它,要管住它。

"也建议,既然比特币和比特币交易平台具有了金融的属性,就必须装进法律和监管的"笼子"里头。

监管框架如何梳理?此前央行对比特币的认定是,其不是由货币当局发行,不具有法偿性与强制性等货币属性,并不是真正意义的货币。

从性质上看,比特币是一种特定的虚拟商品,不具有与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且不应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

央行有关负责人曾指出,比特币交易存在三大风险:一是较高的投机风险。

比特币交易市场容量较小,交易24小时连续开放,没有涨跌幅限制,价格容易被投机分子控制,产生剧烈波动,风险极大。

普通投资者盲目跟风容易遭受重大损失。

二是较高的洗钱风险。

由于比特币交易具有匿名性和不受地域限制的特点,其资金流向难以监测,为洗钱和恐怖融资活动提供了便利。

三是被违法犯罪分子或组织利用的风险。

目前,国际上已经出现了利用比特币进行毒品、枪支交易等犯罪活动,相关案件已经被查处。

在行业人士看来,这些风险点可能会成为比特币未来监管的重点。

今年1月以来,比特币价格再次冲高之后,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和上海总部牵头,先后多次对国内比特币交易平台进行联合检查,指出部分平台存在的问题,并责令其清理整改。

"未来央行可能会明确一些红线,比如在反洗钱、融资融币等方面加强监管,避免比特币成为一个纯投机的金融资产。

"认为,实际上让人最担心的还是利用比特币非法转移资产,同时对比特币交易杠杆问题也非常关注,但要想让比特币市场真正规范发展,还要肯定大型交易所地位,把大部分交易吸引到交易场所。

这样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监管交易场所上面。

如果禁止大型交易平台交易,大部分交易将转入场外,更加难以监管。

目前,国内出台的直接针对比特币监管办法主要是两条通知:一是2013年12月5日,央行等五部委发布《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界定比特币是一种虚拟商品,不是真正意义的法币,并要求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不得直接或间接为客户提供其他与比特币相关服务等。

二是2014年3月中旬,央行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比特币风险防范工作的通知》,禁止国内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替比特币交易平台提供开户、充值、支付、提现等服务。

就未来比特币监管趋势,表示:"比特币监管框架可能会更多地聚焦在交易层面,包括哪些交易所可进行交易,对其进入准入限制或实行牌照管理,必须满足什么样条件,在技术实力、资金存管、投资者保护、交易频率、提现等各方面设定具体标准,防止比特币行业像网贷一样出现野蛮生长现象。

"他还提到:"监管层短期肯定不会认可比特币的支付功能,人民币的法定货币地位不容挑战,事实上,这也完全没有必要。

"对于此前盛传比特币交易平台或实行银行存管、托管模式,表示,客户和交易机构的资金和比特币应作有效隔离,以防范交易机构存在私自挪用客户资金或比特币,甚至卷款(币)跑路的潜在风险。

认为,在合适时机,监管者可推动交易机构对客户资金实现银行存管,并在技术条件成熟时,由第三方机构独立托管客户存储在交易机构的数字资产。

记者了解到,对于比特币监管,国内的监管部门也有所动作。

中国人民银行营业部主任表示:"从中国国情出发,从对公众负责的角度来讲,比特币等网络虚拟商品交易平台,的确要有一定监管。

接下来陆续会有一些更加具体的监管政策出台,比如关于反洗钱方面,会有一个监管指引推出。

该指引已在征求比特币交易平台的意见。

另外,参与监管的机构不仅仅是央行,目前比特币已经纳入了全国互联网金融整治的范畴,会有多个部门共同参与协调监管。

"指出,从短期来看,也要划几条红线,比如不得采取杠杆交易、融资融币,不得采取免交易手续费的方式推高交易量、操纵交易价格,不得违反《反洗钱规定》或者参与洗钱,不得违反《外汇管理规定》,不得将比特币作为支付工具代替法定货币来用于支付结算等,不得偷逃税款,不得进行虚假宣传或进行非法传销,也不得违规开展证券、期货等金融业务。

海外比特币监管风声四起近日海外市场上关于比特币监管的新闻层出不穷,日本、韩国、俄罗斯、印度等国家都在不同程度的推进比特币监管建设。

从国际上看,业内人士指出,当前各国对比特币平台的运行管理,从普遍存在法规制度的缺乏、机构监管的缺位、行为制约的缺失等问题到目前积极开展行动,逐步通过立法规范比特币交易。

全球比特币市场的市值已经达到420亿美元。

英国加密货币交易公司的数据显示,在比特币市场中,日元交易占据第一位,占比约为37%。

其后依次为美元(32%)、人民币(14%)和韩元(9%)交易。

作为比特币交易大国,日本在监管方面也比较"积极"。

据悉,日本已于4月开始实施相关法律,承认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为合法支付方式,日本监管机构还决定取消从交易所购买比特币的交易税。

今年内,日本接受比特币的零售商家预计将达到30万家,其中包括家电零售商、旅馆、餐馆、酒吧、廉价航空公司、便利店以及一些公用事业。

此外,越来越多日本人选择用比特币进行储蓄或作为养老金储备。

他们认为比特币的升值速度大大快于其他可投资资产,其信誉也优于日本的公共机构。

日本在加密货币监管方面已经处于"领先"地位,但其他国家仍在前行的进程中。

据悉,韩国正准备制定一组新的法案,以规范和合法化诸如比特币和以太坊之类的加密货币。

韩国先驱报7月4日报道指出,执政党共同民主党的党员兼立法者本月正在起草三个修订法案,为数字货币建立监管框架。

该报告指出,其中一项法案将指向修订现有的《电子金融交易法》,为加密货币交易授以监管批准。

事实上,这将意味着,交易人,甚至是从事加密货币交易的公司都将被纳入韩国政府的监管范围。

继韩国和日本之后,印度可能会在未来几个月成为比特币交易崭新的主要市场。

最近,一些主流新闻网络和报纸,包括《印度斯坦时报》和《印度时报》已经开始定期提供比特币相关报道、技术细节、投资者的需求上升趋势以及与现有银行系统和金融网络相比之下的优势。

6月20日,印度广播公司透露,印度政府将在2017年正式使比特币合法化,此前,印度政府起草了几项法案和监管条款,以促进比特币行业和印度市场的迅速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