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山东教师教育基地建设级基地标准试行
山东教师教育基地建设级基地标准试行
2.高校与当地中小学校建立相对稳定的定期合作研究、教师培养和培训机制。
校地资源整合
(3分)
完成整合(3分)
整合校地优质教师教育资源,依托教师教育学院,建设共管共用、合作双赢的省级教师教育基地,有相对独立的教师教育校区(场所),成为区域教师教育教学中心、培训中心、研究中心、信息中心、学术交流中心和服务指导中心。
3.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安排学校优秀教师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对实习生进行全方位指导。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会同高校组织专家对实习生实践能力进行考核。
资金投入(4分)
资金保障(3分)
专款专用(1分)
1.高校每年要为教师教育基地建设提供专项经费。
2.上级财政专项资金,单独核算、专款专用,实行项目管理。
组织领导
(12分)
[注1]专任教师是指教师教育学院在编的具有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
专任教师
(6分)
生师比(2分)
队伍结构(1分)
管理制度(2分)
队伍建设(1分)
1.专任教师的生师比不高于18︰1。
2.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专任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0%以上,并逐步提高;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及以上的专任教师人数达到30%以上;符合岗位资格[注2]的主讲教师达到95%以上;担任教师教育类课程的教师应具有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经历。
教师教育定位
(6分)
校内资源整合
(3分)
办学定位(3分)
1.整合校内相关职能机构与优质教师教育资源,建立功能完善、集教师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于一体的独立的教师教育学院。
2.将省级教师教育基地的建设、发展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始终把教师教育列为学校重点建设专业之一,在资金、人员、科研等方面向教师教育倾斜。
领导体制(3分)
山东省教师教育基地建设省级基地评估标准(试行)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观测点与权重
内 容
备 注
校地合作
(19分)
领导体制
(5分)
重视程度(2分)
组织机构(2分)
工作落实(1分)
1.校地共建双方高度重视省级教师教育基地的建设与发展,共同制定共建方案,并对实施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在教师培养和培训等方面密切合作,共同服务基础教育。
5.制定明确的教师队伍建设目标和规划,实施专任教师成长计划,不断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有计划地开展教学团队、学科带头人培养等工作。
6.加强教育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建立高校与中小学教师共同指导师范生培养机制。
[注2]符合岗位资格是指主讲教师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或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通过岗前培训并取得教师资格证书的教师。
兼任院长(1.5分)
领导班子(1.5分)
1.校级分管领导兼任教师教育学院院长。
2.领导班子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班子成员分工明确,通力合作,领导班子成员年度考核称职。
管理体制(3分)
日常管理(1分)
机构设置(2分)
1.教师教育学院是学校内设的实体单位,负责教师教育教学各项常规工作。
2.学院按工作需要设置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科研、实训、培训等内部机构。各机构职责分明,能有效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注3]参看教高[2012]4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的规定。
兼职教师
(2分)
结构比例(1分)
管理机制(1分)
1.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聘任中小学和幼儿园一线优秀教师为兼职教师[注4],兼职教师应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0%以上。
2.制定兼职教师管理制度,明确兼职教师的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办法等。兼职教师实行动态管理,做到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注4]兼职教师是指兼职参与教师教育培养培训的齐鲁名师、特级教师、省级教学能手等中小学和幼儿园一线优秀教师。
教育科研
(2分)
科研工作(2分)
1.注重实践性研究。教育科研与教师教育、基础教育紧密结合;积极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科研成果应具有指导性和应用性。
2.教师教育科研团队和基础教育科研团队建设措施具体,成效明显。
3.建立教授、副教授为师范生上课制度。将承担师范生教学任务作为教授、副教授聘用的基本条件[注3],确保高水平的优秀教师为师范生服务。
4.建立专任教师深入中小学一线开展基础教育研究、参与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制度。新录用的没有中小学实践经历的青年教师,有计划地安排去中小学锻炼1年以上。专任教师每年到中小学调研、参与教育教学改革的时间不少于2周。
师德修养
(1分)
考评机制(1分)
教师具有高尚的师德修养和敬业精神,潜心教书,静心育人,为人师表,严谨治学,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建立健全师德考评机制,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教学件
(17分)
教学场所(4分)
办学场所(2分)
生均教学行政用房(2分)
1.有相对独立的办学场所,规划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安全、卫生等指标符合国家标准,有浓郁的教师教育文化氛围。
教师队伍
(14分)
教师队伍
人员构成
(3分)
师资整合(2分)
人员配备(1分)
1.各院系学科教学论、课程论、教育学、心理学等教师资源完成实质性整合优化,学科、职称、年龄等结构合理,专兼职教师配置齐全,形成若干个教师教育教学团队,并积极与地方合作建立教育教学改革团队。
2.教师教育队伍以专任教师[注1]为主,行政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教学辅助、培训管理等人员为辅,数量与素质能够满足开展各项工作的需要。
2.成立由市政府分管领导和学校主要领导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和高校负责人共同参与的组织领导机构;设置办公室,负责基地建设等工作。
3.基地发展规划明晰,年度工作计划、目标、任务具体可行,各部门职责明确,措施得力。在五年建设周期内,基本实现省级教师教育基地建设目标。
合作方式(2分)
合作机制(2分)
1.共建双方建立有效的教师教育工作合作机制,实行联席会议和定期协商制度。
2.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达到国家规定的师范院校本科办学条件要求[注5]。音、体、美、学前等特定专业要根据需要适当增加生均用房面积,配备能够满足培养规模和教学要求的基础设施[注6]。
合作项目(5分)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第1条3分,其余两条各1分)
1.双方根据在校师范生规模和数量,选择优秀中小学校作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承担师范生见习、实习任务。实习生数与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之比不高于30∶1。
2.高校通过选派教师到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挂职、兼课、合作开展教育研究等形式,支持和服务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根据发展需要制定合作方案,拟定各类合作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