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学绪论
先民实践,积累经验
伏羲氏画卦 神农氏尝百草 黄帝制九针
医学知识,整理升华 临 床 医 疗
养 生 预 防
(导引图)
专 业 医 生
中国古代高度发展的天文、历法学,气象、地理学, 物候、农学、数学以及生理学、解剖学等多学科知识 ,被吸收、移植和交融,奠定了中医学的科学基础。 如医和提出的“六气致病说”,说明当时医家已经认 识到气候异常变化会影响人体健康。
墨
子
诸子蜂起,百家争鸣
( 墨
家
)
韩 非 子 ( 法 家 )
孙
子
(
兵
老子(道家) 孔子(儒家)
家 )
二、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一)理论体系的形成 2、形成标志
《黄帝内经》的成书 《黄帝内经·素问》 《灵枢经》( ) 《黄帝内经·灵枢》
时间:春秋战国至西汉 内容:解剖形态、脏腑经络、生理病理,
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 分为:《素问》、《灵枢》两部分 特色(1)自然科学与哲学理论相结合,
(2)代表当时的世界医学较高水平。 评价: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文献,
奠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基础。
2、体系的确立 《难经》:阐释并发展《黄帝内经》。 《伤寒杂病论》:第一部临床辨证论治
专著。 《神农本草经》:第一部药物学专著。
中医学是中国人民在同疾病
作斗争的长期医疗实践中,以 丰富的理、法、方、药理论知 识为基础,依据大量的临床经 验逐步形成的一门医学学科。
中华医学 四大经典
中华 医学
四大 经典
养 生 预 防
(导引图)
医 疗 用 具
砭石
金银针具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 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 防治等的一门科学;是世 界医学科学的一个组成部 分;属 Chinese Medicine) 中医学(TCM),是源于中国以研究人体生
命、健康、疾病的科学。它具有独特的理论 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哲学 知识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
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但亦具有人文 社会科学的特点,同时还受到中国古代哲学 思想的深刻影响,是一门以自然科学为主体 、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医学科学。
《黄帝内经》已经有了胃肠道的长度与大小(容积)的 描述。
药物学——植物药、矿物药和动物药《淮南 子》、《诗经》、《山海经》、《离骚》等 书中有247种之多。
治疗方法上除药物疗法外,还创造了针砭、 艾灸、醪醴、导引等疗法。
《周礼·天官》 《左传》周代医学分科 。职 业医生的出现,医和、医缓、扁鹊等
中医学注重从整体、联系、运动等观念 出发,去认识和解决医学问题的思维方 式,不同于西方重实体以解剖为基础的 医学模式;从其研究内容、对象和方法 来说,中西医应该是医学的互补,并不 是相互割裂的医学体系。
中医药学是世界医学科学的一个 组成部分,与西方医学一样,同 属于生命科学的范畴,同样承担 着促进生命科学不断前进和创新 的使命。
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 知识体系,是社会实践经验的总 结,并能在社会实践中得到检验 和发展的知识体系,是运用范畴、 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 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 知识体系。
医学科学是研究人类生命过程及其同疾病 作斗争的一门科学体系,属于自然科学范畴。
它的任务是: 从人的整体性及其同外界环 境的辩证关系出发,用实验研究、现场调 查、临床观察等方法,不断总结经验,研 究人类生命活动和外界环境的相互关系; 研究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防治的规 律,以及增进健康、延长寿命和提高劳动 能力的有效措施。
中国的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文化的发展是“诸子逢 起,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
战国时期,社会变革
医疗用具
砭石
金银针具
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中最一般的 共同规律的科学。任何一门自然学科的发 展都离不开哲学的作用。
当时盛行的哲学思想如精气、阴阳、五行 等学说,为医家总结分析大量的临床经验 ,依据实践阐述关于生命、健康、疾病等 一系列医学问题提供了思路与方法,构建 了自己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药学独特的医学理论模式和 临床诊疗特色所形成的医学理论 体系,将不断为世界医学的发展 和全人类的健康事业贡献自己的 力量。
二、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一)理论体系的形成 1、形成的基础和条件 (1)长期医药知识的积累
殷代甲骨文的考证—— 《五十二病方》战国时期著作,出土于长沙马王堆三号 汉墓。病证52种,病名103个 《山海经》——记载了38种疾病, 《诗》《书》《易》等十三经文献中——病症的名称 180余种。
二是在研究人类生命现象和疾病变化
时重视人的社会属性。人不仅具有自然
物质(生物)的属性,还具有社会属性。
结合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的某些学术 思想和人自身的思维、意识、精神情 绪,阐述关于生命、健康、疾病等一 系列的医学问题,形成了中医学独特 的医学理论和医学理论体系。
三是带有哲学思辨推理的影响
哲学,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自然界、社 会和思维)的根本观点的体系。是自然知 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任何一门自 然科学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哲学。中医 学理论体系形成时,正值中国古代,当时 自然科学技术与研究相对落后,哲学的方 法促进了医学经验与知识的整理与提高, 直接融入了医学体系。
以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诊断 和防治,以及养生康复等理论,具 有明确的医学科学的特性,属于自 然科学的范畴。
一是以临床实践为基础,融汇自然、
社会、生物、心理等多学科的知识和 理论,从宏观的角度,用综合分析的 方法,对人体生命活动及病理变化进 行观察和研究;探讨人体在整体层次 上的生理和病理反应状态、运动变化 规律,及其对生命活动、病理变化的 调控机理的医学理论体系。
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各种物质运 动变化 和发展规律或本质的学科。
中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主要探讨人体 的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规律,人 体的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以及疾 病的发 生发展和防治规律等,因而具有自然科 学的属性。
中医学是经过千百年临床应用发展起 来的,集理、法、方药理论知识,强 调临床实践为主的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