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科学知识点精华笔记(执业医+主治)必备之 (157)

外科学知识点精华笔记(执业医+主治)必备之 (157)

周围神经疾病
概论
由感染、中毒、外伤,或代谢障碍等病因所引起的周围神经变性为周围神经病。

分为:髓鞘病变和轴索病变
感染——面神经炎
物理压迫——三叉神经痛
免疫——吉兰巴雷综合征、CIDP
代谢——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
中毒——中毒性远端轴索病、中毒性髓鞘病
遗传——遗传性运动感觉性神经病
面神经炎
一、定义
又叫贝尔(Bell)麻痹
1.病毒感染,最常见单纯疱疹病毒
2.急性非特异性炎症——水肿、脱髓鞘
二、临床表现
1.急性起病,48小时达高峰,单侧受累多见
2.初期患侧耳后疼痛耳后、耳内及乳突区
3.患侧表情肌瘫痪——嘴歪
4.大多预后良好
患侧表情肌瘫痪(从上到下记忆):
额——额纹变浅,不能皱额;
眼——闭合不全,Bell现象;
鼻——鼻唇沟变浅;
口——口角下垂,示齿偏向对侧,鼓气、吹口哨漏气。

特殊体征【重点】
Bell征:闭露征(闭合不全)+(露眼白)
Hunt征:膝状神经节受累
【四个T】
味觉障碍(Taste)
听觉过敏(Ting)
乳突疼痛(Tong)
外耳道疱疹及感觉减退(Tui)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
1.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吉兰-巴雷综合征):双侧面瘫、四肢软瘫
2.耳源性面神经麻痹
3.颅后窝病变
四、治疗
神经炎症的针对性治疗:三素
1.激素——减轻水肿
2.阿昔洛韦——抗病毒
3.B族维生素——营养神经
辅助性治疗
1.改善局部循环:局部红外线照射
2.护理眼裂:眼罩、涂眼药膏
3.康复治疗:针灸、按摩、训练
【重点回顾2+3】
2个体征
Bell征——闭露征
Hunt征——四个T(taste、ting、tong、tui)
3个素
激素、抗病毒(阿昔洛韦)、B族维生素
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的解剖
三叉神经半月节,分出眼支、上颌支、下颌支
一、定义
1.原因未明
2.三叉神经分布区
3.剧痛(短暂、突发、反复发作)
二、病因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多种原因导致压迫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肿瘤、炎症、多发性硬化
三、临床表现(重点)
1.好发人群:中老年,女性
2.疼痛分布:三、二、一
3.症状:
(1)剧烈疼痛:三叉神经感觉支分布区
发作时患者常按患侧面部或用力擦面部减轻疼痛,导致局部皮肤粗糙,眉毛脱落
(2)触发点或扳机点
患者面部某个区域可能特别敏感,易触发疼痛,如上下唇、鼻翼外侧、舌侧缘。

说话、进食、洗脸、剃须、刷牙、打呵欠等均可诱发疼痛。

(3)痛性抽搐
严重者可伴有同侧面部的反射性抽搐
(4)没有阳性体征
与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相鉴别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口诀:中老年,三二一,扳机一扣,闪电痛
鉴别诊断:
*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阳性体征
* 牙痛:持续钝痛,冷热刺激,X线片
* 鼻窦炎:局部钝痛,发热、压痛、流涕
* 颞颌关节病、舌咽神经痛、非典型面痛
五、治疗
1.药物治疗
异常放电——发作性症状——抗癫痫药物
(1)卡马西平【首选】
(2)奥卡西平
(3)苯妥英钠
(4)加巴喷丁
(5)氯硝西泮
2.其他治疗
(1)局部无水酒精封闭
(2)射频电凝
(3)手术治疗:
显微血管减压术
三叉神经感觉根切断术
三叉神经周围支切断术
三叉神经脊髓束切断术
【知识点小结】
中老年人三二一,扳机一扣闪电痛
体征阳性继发痛,舌咽牙痛要鉴别
异常放电抗癫痫,卡马西平是首选
局部封闭加热凝,减压切断能手术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吉兰-巴雷综合征)
1.定义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
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反应——周围神经脱髓鞘
2.临床表现
1)夏秋季多见、儿童多见
2)病前1-2周,前驱感染史(胃肠道、呼吸道、疫苗接种)3)急性起病,2周内达高峰
4)运动、感觉、脑神经、自主神经
运动症状——最重
(四肢对称,从下往上,从外往里)
四肢对称性,迟缓性瘫痪(软瘫)
从下肢逐渐上升,严重累及呼吸肌
肢体远端重于近端
感觉症状
从外往里,重运动,轻感觉
手套袜套样感觉缺失、感觉异常
脑神经症状
成人:面神经(双侧)
儿童:球麻痹最多见,累及舌咽及迷走神经(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动眼、外展、舌下和三叉神经也可受累
自主神经症状
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出汗增多、皮肤潮红
症状小结
吉兰巴雷四主征,
运动感觉脑神经,
下向上,外往里,
重运动,轻感觉,
总是双侧总出汗。

5)辅助检查
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蛋白升高)
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潜伏期延长,动作电位下降,F波或H反射消失
【不典型的变异型】
ler-Fisher综合征:共济失调、腱反射减退、眼外肌麻痹。

轴索和髓鞘同时受损。

B.急性运动轴索性神经病:空肠弯曲菌感染。

运动受累明显,呼吸肌受累。

轴索受累,运动电位降低。

3.诊断
依据临床表现进行诊断
鉴别诊断:
1)急性脊髓灰质炎:仅影响运动,节段性,不对称
2)重症肌无力:四肢软瘫,晨轻暮重,疲劳试验阳性
3)周期性麻痹:四肢软瘫,低钾,心电图异常
4.治疗(对症、支持疗法和针对病因)
1)血浆置换
2)免疫球蛋白:0.4g/kg·d,连用5天
【注意】
呼吸肌麻痹!
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气管切开,呼吸机人工辅助,降低死亡率。

【小结】
吉兰巴雷起病快,
前驱感染要重视,
运动感觉脑神经,
总是双侧总出汗。

蛋白细胞常分离,
神经传导会减慢,
血浆置换球蛋白,
及早使用好得快。

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CIDP)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
一、发病机制
1.代谢紊乱学说
2.微循环障碍学说
3.免疫功能异常
二、临床表现——两大组(对称性/非对称性)
1.对称性周围神经病
(1)远端原发性感觉性周围神经病
(2)自主神经病
(3)慢性进行性感觉运动自主神经病/慢性进行性运动感觉自主神经病
2.非对称性神经病
(1)急性或亚急性近端型运动神经病
(2)脑神经单神经病
(3)单神经病和多发性单神经病
股神经、坐骨神经、臂丛神经和正中神经
(4)嵌压性神经病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符合糖尿病的标准+周围神经损害证据
(周围神经损害证据:肌电图显示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末端运动潜伏期延长、动作电位波幅下降)
四、治疗
1.病因治疗:控制糖尿病
2.对症治疗
3.营养神经治疗:B族维生素中毒性神经病
一、中毒性远端轴索病
二、中毒性髓鞘病
三、诊断
临床表现+毒物接触史+电生理
四、治疗
停止接触毒物,给予B族维生素,康复治疗
遗传性运动感觉性神经病
一、共同点
二、不同点
小结
由感染、中毒、外伤,或代谢障碍等病因所引起的周围神经变性为周围神经病。

分为:髓鞘病变和轴索病变
感染——面神经炎
物理压迫——三叉神经痛
免疫——吉兰巴雷综合征、CIDP
代谢——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
中毒——中毒性远端轴索病、中毒性髓鞘病遗传——遗传性运动感觉性神经病
治疗
病因治疗,营养神经治疗,康复训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