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条本规划是指导唐山市中部发展核心区建成区内各类绿地建设的法规性文件。
在城市建成区内进行各项绿地建设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本规划执行。
第2条本规划是为了适应新世纪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配合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针对城市绿地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的专项规划。
第3条规划指导思想1、与城市总体布局相协调,体现"城市大园林”构想,建设城乡一体化的绿地体系。
2、尊重自然,生态优先,人与自然共存。
3、弘扬传统文化,创造地域特色。
4、深化”以人为本”的思想,满足市民居住、生活、工作、旅游等多方面需求。
5、坚持"节约型园林"建设思想,以最少的资源和资金投入,实现园林绿化最大的综合效益。
第4条规划原则1、生态优先、持续发展2、立足城区、城乡统筹3、以人为本、和谐共存4、唐山特色、完整体现5、远近结合、分布实现第5条规划期限近期:2010--2015 年,远期:2016--2020 年。
第6条规划范围及人口规模本次规划范围为《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 )》中确定的中部发展核心区的城区部分,包括中心城区、丰润片区、古冶片区和空港片区,建设用地总面积为280平方公里, 人口规模为285万人。
其中:中心城区:包括路南区、路北区、开平和丰南的城区部分,建设用地面积210平方公里, 人口规模220万人;丰润片区: 城区部分建设用地面积40平方公里,人口规模40万人;古冶片区: 城区部分建设用地面积20平方公里,人口规模25万人;空港片区: 建设用地面积5平方公里,人口规模5万人。
第7条规划理念1、中心城区:三山凝翠、碧湖流彩、绿园沁梦、生态兴城2、丰润区:清水贯车城、绿脉系丰润3、古冶区:山水抱古冶、绿网织新城第8条规划目标1、近期目标(2010-2015年)搭建合理的绿地构架,构筑较为良好的外围生态环境基础,在城区增加各类公园绿地,实现居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规划标准,满足市民基本的游憩活动需求,突出地域文化特色,改善城市景观形象,力争早日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
2、远期目标(2016-2020年)完成规划范围内的大环境绿化建设,保障外围绿色和蓝色的生态屏障的完整性;城区绿地体系分级配套,配置合理,绿地环境品质大幅提升;自然和文化景观特色鲜明,最终成为一个自然山水资源的积蓄之地,一个地域文化景观的荟萃之地,一例生态园林城市的新典范,一座北方知名的宜居大都市。
第9条规划指标唐山市中心城区到2020年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为21000公顷,绿地总面积达8520.89公顷,城市建设用地绿地率38.73%。
其中,公园绿地面积2020年达到3569.19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020年达到16.22m2/人。
唐山市丰润区到2020年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为4000公顷,绿地总面积达1565.67公顷,城市建设用地绿地率38.29%。
其中,公园绿地面积2020年达到568.29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020年达到14.21m2/人。
唐山市古冶区到2020年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为2500公顷,绿地总面积达957.99公顷,城市建设用地绿地率39.03%。
其中,公园绿地面积2020年达到288.09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020年达到14.40m2/人。
总体上,唐山市中部发展核心区到2020年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为27500公顷,绿地总面积达11059.59公顷,城市建设用地绿地率40.09%。
其中,公园绿地面积2020年达到4425.57 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020年达到15.8m2/人。
第10条中部发展核心区绿地系统布局结构本规划本着科学合理的布局原则,通过对区域农田、水系、风廊、交通绿化、生态控制区和城市组团等多种元素的深入分析,以组团外围农业生态涵养区为背景,以组团间绿化隔离地区为主体,以湿地、水库等生态控制区为核心,以沿水系和交通的绿色廊道为纽带,达到”主体"通过”纽带"与"核心”相互作用,形成”绿域相环、绿隔相渗、绿核相据、绿廊相系”的绿色空间结构,增强城市组团与区域间良好的生态效应。
第11条绿地系统布局根据城市发展方向,中心城区绿地系统布局结构可以概括为:"一心、两廊、三环、四楔、多园的绿地网状结构”。
此结构以绿环绕城,绿楔渗透,绿廊穿插,绿心引领,绿园均布为特色,从整体上对唐山绿地系统做出了掌控和把握。
其中各部分概念所表述的具体涵义如下:"一心"是指面积为28平方公里的南湖中央生态公园,是城市的生态绿心。
南湖生态绿心的价值体现两个方面,一是其生态功能,二是其区位功能。
"两廊"是指城市西侧铁路运输线两侧防护绿地构成的交通绿廊,以及贯穿城区南北的陡河水系绿廊。
廊道是城市绿地系统中重要的线状要素,这两条"绿廊"对于构建中心城区的绿色网络,保护城区生态环境,丰富唐山绿地的形式和内容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三环"由内向外分别为环城水系及滨河带状公园、外环路沿岸防护绿地和外环高速沿岸防护绿地。
环城水系为唐山构筑起"城在水中""水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的滨水生态景观;而外环路和外环高速两侧的防护林带是构建森林围城的重要生态基础。
"四楔"是指由城市防护林地、城市湿地、城市绿化隔离地区、城市郊野公园共同构成的由外向内、由宽变窄的大型生态廊道,一方面具有绿化隔离、生态涵养等功能,一方面也是城市的绿色背景。
"多园"指包括五个市级综合公园--大城山公园、凤凰山公园、两河公园、凤翔公园、弯道山公园在内的多处综合公园和专类公园等。
各处公园是唐山市民进行日常游憩活动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构成中心城区大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12条公园绿地规划综合考虑唐山市实际情况,本规划将唐山市的公园绿地分为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和街旁绿地五种类型。
到2020年,在建设用地范围之内规划建设公园绿地155个,其中综合公园22个、社区公园23个、专类公园14个、带状公园47个、街旁绿地49个,并要求在居住小区中配套建设相应规模的小区游园。
第13条生产绿地规划根据建设部"城建〔1993〕784号"文件规定,城市生产绿地的面积应占城市建设用地的2%以上。
因此,唐山市中部发展核心区的生产绿地应达到550公顷左右。
目前,市园林处所属生产绿地共201.73公顷,位于中心城区外围、丰润区和古冶区,可以就近解决城市绿化的部分工程需要。
今后,应在城市规划区内城市建设用地之外适宜地区,与林业部门配合,规划设置苗圃用地,其规模应在350公顷左右,通过多种途径完善唐山中部发展核心区的生产绿地建设,使生产绿地总规模达到550公顷。
第14条防护绿地规划本规划根据唐山市中心城区的总体布局和地形地貌特点,将防护绿地划分为铁路防护绿地、道路防护绿地、公路防护绿地、河流防护绿地、组团隔离防护绿地、地质断裂带防护绿地和高压走廊防护绿地七类,并对各类防护绿地的宽度作了具体规定,保障其最小宽度的建设,使总面积达到750.52公顷。
第15条各类用地绿地率规划指标根据唐山市的具体情况及发展目标,参照国内其它城市的规划指标,本规划制定了中心城区各类附属绿地的绿地率指标,详见下表。
表中心城区城市各类用地中绿地率规划指标一览上述绿地率指标确定了唐山市各类城市用地中绿地所必须达到的最小面积(即最低标 准)。
为最大程度改善中心城区的环境质量和方便居民使用, 计和建设中超越以上指标, 并提倡进行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 增加城市绿量。
第16条其他绿地规划其他绿地是指位于城市建设用地以外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直接影响的绿地。
如风景名胜区、郊野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林地、城市绿化隔离带、野生动物园、湿地、垃圾填埋场恢复绿地等。
具体到本规划,中 心城区范围内的其他绿地体系主要包括:东湖郊野公园、南湖郊野公园、凤山郊野公园、西城郊野公园,中心城区东、西、北部外围生态森林。
第17条应急避险绿地规划指标体系依据城市的灾害类型与防灾重点,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对绿地进行应 急避险功能布局,并满足应急避险绿地规划技术指标要求,规划应急避险绿地如下表。
表应急避险绿地规划技术指标第条近期绿地建设项目1. 公园绿地在近期五年的建设项目中,首先根据近期 2015的规划人口,确定公园绿地建设项目,应鼓励在城市的详细规划、设 以达到在不占用土地的情况下居民休闲生活、城市景观和使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5.11平方米。
其次,确定2011年必须完成的建设项目,由于建设时限较短,所以不宜全面铺开,应选择重点区域进行建设,因此2011年公园绿地的建设主要集中在城市水系沿岸和城市重要出入口一带,以及城市内重要的景观轴线,其中包括已经立项的18个公园。
2. 防护绿地(1)唐山外环高速公路沿线防护绿地(2)唐山至古冶城市快速路沿线防护绿地。
(3)中心城区内各处高压走廊防护绿地。
(4)唐山环城水系沿岸防护绿地。
第19条园林植物相关技术指标根据唐山地区自然地带性植被的特点以及适宜生长的植物类型与种类,在对园林植物应用现状进行详尽调查的基础上,规划制定了各类园林植物的应用指标:1. 种类比例(1)乔木:灌木为1 : 1.2(2)常绿乔木:落叶乔木为1: 4(3)速生树:中生树:慢生树为2:2:1(4)乡土乔木:外来乔木为 1.5:1(5)乡土灌木:外来灌木为1.5:1(6)本地木本植物指数为0.92(7)本地植物指数为0.82. 数量比例(1)乔木:灌木为1 : 6(2)常绿乔木:落叶乔木为1: 3-1 : 5(3)速生树:中生树:慢生树为1: 2: 23. 面积比例建成区覆盖率中乔灌木投影面积比例0.75第20条市树市花(推荐)市树:国槐;市花:月季。
第21条基调树种基调树种一般由当地最优秀的树种构成。
种类不宜多,但数量较多,常为标志城市绿化面貌的代表树种,本规划确定9种。
油松、圆柏(包括品种)、国槐、银杏、毛白杨、绦柳、五角枫、白玉兰、樱花。
第22条骨干树种骨干树种为城市中各类型绿地中的重点树种,本规划确定72种。
落叶乔木(9种):刺槐、千头椿、毛新杨、栾树、洋白蜡、合欢、紫叶李、碧桃、海棠花。
常绿乔木(4种):云杉、白皮松、华山松、雪松。
落叶灌木(14种):月季(灌木类)、玫瑰、黄刺玫、榆叶梅、木槿、紫薇、紫丁香、连翘、金银木、珍珠梅、金叶女贞、紫叶小檗、红瑞木、紫叶矮樱。
常绿灌木(4种):沙地柏、大叶黄杨、小叶黄杨、矮紫杉。
落叶藤本(6种):紫藤、美国凌霄、地锦、五叶地锦、藤本月季、金银花。
多年生花卉(宿根和球根)(12种):芍药、八宝景天、萱草类、鸢尾、德国鸢尾、玉簪类、荷兰菊、蜀葵、金光菊、大花金鸡菊、宿根天人菊、地被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