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串点·起兴·追问——谋篇布局三法ppt[优秀作文]
串点·起兴·追问——谋篇布局三法ppt[优秀作文]
串点·起兴·追问
——作文谋篇布局三法
一、串点
所谓“串点”,就是选择几 个有代表性的“点”,然后在那 个“点”上加以发挥,通过几个 “点”所连成的片,就构成了一 篇完整的文章。
感受中学生活
——高三进行曲
高三了,真是个多事之秋。
走进高三,走进生活,体验高三进行曲,体验个中酸酸涩涩、苦苦甜甜, 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据说最安全的方法,是置身池外,先行试探;其次 则是置身池内,渐次深入;至于第三种方法可能造成抽 筋甚至引发心脏病。
但是相反的,最感觉冷水刺激的也是第一种,因为 置身较冷的环境,每撩一次水,就造成一次沁骨的寒冷。
倒是一跃入池的人,由于马上要应付眼前游水的问 题,反倒能忘记了周身的寒冷。
与游泳一样,当人们要进入陌生而困苦的环境时, 有些人先小心地探测,以做万全的准备,但许多人就因 为知道困难重重,而再三延迟行程,甚至取消原来的计 划。又有些人,先一脚踏入那个环境,但仍留许多后路, 看着情况不妙,就抽身而返。当然还有些人,心存破釜 沉船舟之想,打定主意,便全身投入,由于急着应付眼 前重重的险阻,反倒能忘记许多痛苦。
紧张:生活的主旋律
紧张,不容置疑。每每看到楼梯口那块高考倒计时牌,心里便会莫名的 紧张,甚至焦虑。毕竟十年寒窗,在此一搏啊!
每天,老师的工作已经固定化、一体化。老师抱一叠试卷进教室,不多 时又抱着一叠考卷出教室。数学老师刚走,外语老师进来,还有地理老师见 缝插针,不厌其烦地一次又一次地兴起小黑板……同学每天每时每节课笔耕 不辍,忙着解未懂之题,忙着向老师请教,忙着订正试卷……为了七月的那 个未知数,紧张是唯一不变的基调。于是乎,学校、食堂、教室三点一线是 不变的航向;抓紧时间吃饭,抓紧时间骑车……只为挤出更多的时间来学习。
高三呀,高三!高三的生活仿佛是人生中一篇最最扣人心弦 的乐章。紧张的主调让我们振奋,灿烂的希望与我们同行。走进 高三,走进生活,不远的将来,就会走出一个繁花似锦的春天!
这篇作文,作者另辟蹊径,巧妙选择了三个片断,精心设计 了三个小标题,在所选择的三个“点”上大做文章。其实,抓住 了那个“点”,写起来就不会无从下手,也比较容易把握。这篇 文章,通过三个点,写出了高三学生特有的紧张和辛苦,也写出 了高三学生特有的兴奋和希望,表现了当代学生的蓬勃向上、积 极进取的精神面貌。
二、起兴
所谓“起兴”,就是借鉴古典 诗歌中“兴”的表现手法,“先言 他物以引起所言之物”。具体来讲, 就是在阐述事理前,先说一个事情, 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发开去,从而把 相关道理阐述透彻。
纵身入水
人们在冷天游泳时,大约有三种适应冷水的方法: 有些人先蹲在池边,将水撩到身上,使自己能适应之后, 再进入池子游;有些人则可能先站在浅水边,再试着步 步向深水走,或逐渐蹲身进入水中;还有一些人,做完 热身运动,便由池边一跃而下。
需要注意的是,在前面所说的故事,一定 要能起到起兴的作用,后面的延伸内容跟前面 的内容要有内在的联系,不能油水分离,互不 沾边。另外,一定要能做到“由此及彼”,在 “彼”上大做文章,作为重点来写。
三、追问
所谓追问,就是多问几个为什么。这在 说理文中特别有作用。任何现象的出现都是 有原因的,原因是什么呢?可以展开分析; 有因必然导致果,会出现什么结果呢?可以 展开分析;呈现出的现象是什么样子呢?可 以展开分析;怎样去把握它呢?也可以展开 分析。即围绕“为什么”、“是什么”, “怎么样”去设置问题,展开议论思路。另 外正面可以设问,反面也可以设问,多问几 个为什么,思路便会开阔起来。
如《说“机遇”》这个题目,我们可以这样来“设问” 展开:
机遇是什么? 为什么要抓住机遇? 古今中外有抓住机遇取得成功的人和事吗? 抓不住机遇会怎样? 怎样才能抓住机遇?(即自身要具备什么素质?)
在当今社会,各行各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如果做什 么事都过于小心翼翼,十拿来九稳才付诸行动,那往往 也就失去机遇了。现在人们都说,庸者丧失机遇,强者 抓住机遇,智者创造机遇。而要创造机遇,就必须有 “一跃入水”的冒险精神,否则将很难在人生的大舞台 上一展身手。
……(下文略)
这篇文章,由入水的“三种方法”作为引 子,然后分析各自的利和弊。在此基础上,联 系到社会现实生活,导出规劝……文章条理清 晰,环环相扣。这样的结构方式,易于操作, 且所说的道理,也便于人们接受。
然而,紧张并没有吞噬我们。在繁重的学习中,我们体验着生活充实的 兴奋,感受着紧张生活的步伐。
牢骚:生活的小夜曲
高三阶段,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议论:
“唉,考试太难了,我看我希望不大。”甲垂头丧气,一脸 苦行僧标模样。
“本人已数月不知电视为何物,不知音乐是何味了。”乙苦 苦地唉叹着。
“死定!今晚2点35分的足球赛是看不成了。真是……” 丙的心境深得球迷们的理解。
“啊呀!差点忘了大事,下午历史课还要模拟考试呢!”丁 的一声提醒,惊动了梦中人。于是大家各就各位,赶紧备战。
牢骚,为高考而发;议论,因高考而起。反正牢骚、议论司 空见惯,不足为奇。听多了也就自然了,仿佛是生活中不可缺少 的一上说了,今年大家扩招,咱们都大有希望噢!”传播 消息的同学眉飞色舞地告诉大家。“对呀,对呀,大家好好努力, 一定能行的!”临近高考,大家都诚心诚意地彼此鼓励,彼此加 油——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百分之百地努力。特别是接二连三 的家长会上,学校一次又一次地发布的招生信息,更使我们的信 心指数不断上升。“对!下定决心,努力拼搏吧!”
在采取串点方法时,要注意两个问题:
• 1、选点的数量。一般以三个为宜,或多或少都会 或单调,或繁琐。而三个“点”既符合人们的阅读、 欣赏、审美习惯,也比较容易把所要表达的内容表 达清楚。
• 2、点与点之间的联系。虽然说通过选“点”来写, 比较易于操作,但要能注意到,点和点之间,并不 是毫无关联的,而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像上一 篇作文中,作者就抓住了“紧张”、“牢骚”、 “希望”三个“点”,这三个点是很有代表性的, 透过这三个点我们基本上可以看到高三学生整个的 生活全貌和精神状态。由此可见,选点不能盲目, 要使所选的“点”具有“以点代面”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