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人对于梅花普遍怀有一种特殊的爱恋之情。
应该说,没有哪一种花像梅花这样享受着的好评。
其实,就梅的形象看,若是在花中“选美”,她是无论如何难当花魁的。
那薄如蝉翼的花瓣,稀疏的花蕊,淡淡的清香,在众香国里,绝对难以招人眼目。
历览前贤崇尚梅的缘由,加之几次充当梅客的感悟,我想,千百年来,梅之所以让人欣赏、赞誉、咏叹,多半是源于她的品格。
因此,“品逸如梅”常常被用作对一个人品行的赞誉抑或是自励的标准。
宋代林和靖老先生生性奇俊,,终生不愿做官,也不娶妻生子,一直在杭州孤山过着隐居生活,平生植梅放鹤,人称“梅妻鹤子”,也历来被传为佳话。
梅花在中国文化中得宠,说来说去,还是文人的笔力所致。
中国的文人往往自诩以天下为己任,而文人们的际遇又,各不相同,特别是那些刚正耿直的正人君子和贤达官宦,往往怀才不遇,或是屡遭贬谪,尽尝阶下之苦。
而(),比拟自己的意志和胸怀。
如陆游的诗:“向来冰雪凝严地,力斡春回竟是谁?”王冕也有诗云:“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由于这些古仁人的生花妙笔,给梅赋予了淡泊迷人又孤高桀骜的个性且广泛传播。
梅花生在苦寒之时,尽管生不逢时,命运不济,却依然我行我素,不屈不挠,在苦寒之中“寂寞开无主”,显现着既勇敢叛逆又悲壮凄楚的色彩。
正是梅的这种,才使她在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大千世界中非但未被挤出局,反而被文人们升华到“岁寒三友”、花中“四君子”的位置。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众口一词超逸绝尘泾渭分明禀性B.众口一词超凡脱俗千差万别禀性C.有口皆碑超凡脱俗泾渭分明秉性D.有口皆碑超逸绝尘千差万別秉性【答案】 B【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先看第一空:“众口一词”形容许多人说同样的话,“有口皆碑”形容人人称赞。
“有口皆碑”后不能再接“的好评”,故第一空应选“众口一词”,据此可排除CD两项。
再看第三空:“超逸绝尘”,超然物外,不滞尘俗。
“超凡脱俗”,形容超出平常,非常高洁,不沾一丝庸俗之气。
文中强调林和靖老先超出一般人,脱离了红尘俗世,故选“超凡脱俗”。
再看第三空:“千差万别”形容差别很大,各不相同;“泾渭分明”的意思是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比喻界限清楚。
文中强调的是文人们的际遇各不相同,用“千差万别”恰当,据此可排除A项。
再看第四空:“禀性”,本性,是指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天生的资质。
“秉性”,性格。
“梅花生在苦寒之时,尽管生不逢时,命运不济,却依然我行我素,不屈不挠”是梅花与生俱来的天生的资质。
故选“禀性”。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他们远大的志向便往往寄寓在梅花的韵致高格、清雅幽香B.梅花的韵致高格、清雅幽香让他们往往寄寓了远大的志向C.他们往往将远大的志向寄寓在梅花的韵致高格、清雅幽香D.梅花的韵致高格、清雅幽香便往往被他们寄寓远大的志向【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
从后文“比拟自己的意志和胸怀”来看,括号内语句的主体应是“梅花的韵致高格、清雅幽香”,据此可排除AC两项。
B项中“往往”一词的位置不当,且D项的被动句式更恰当。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正是这些古仁人的生花妙笔,给梅赋予了淡泊迷人又孤高桀骜的个性且广泛传播。
B.正是这些古仁人的生花妙笔,梅被赋予了淡泊迷人又孤高桀骜的个性且广泛传播。
C.正是这些古仁人的生花妙笔,给梅赋予了淡泊迷人又孤高桀骜的个性且使之广为传播。
D.由于这些古仁人的生花妙笔,给梅赋予了淡泊迷人又孤高桀骜的个性且使之广为传播。
【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成分残缺,因为误用“由于”而造成句子主语残缺;二是结构混乱,“给梅赋予了淡泊迷人又孤高桀骜的个性且广泛传播”句式杂糅,应将“广泛传播”改为“使之广为传播”。
据此可以排除BD。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你如果突遭意外,失血过多,(1),这些救你一命的血液几乎都来自他人的无偿捐献,无偿献血的采血任务主要由公益性血站负责,(2),这些全血检测合格的会在规定温度下保存、运输到合格品库,再分配到各个医疗机构,投入临床使用,然而,很多病人可能只是需要血液中的某些成分,(3),比如人体排异、发热、过敏,甚至有生命危险,所以今天临床上多采用成分血输注的方式。
这就需要人工通过离心机把全血分离出红细胞、血小板、血浆等不同成分,再输给情况不同的病人。
答:(1)(2)(3)【答案】(1)就必须紧急输血(2)公益性血站采集的大多是全血(3)直接输全血反而有不良反应【解析】本题考查语言简明、连贯、得体能力。
第一个空根据条件“你如果突遭意外,失血过多”,填入结果,即“就必须紧急输血”;第二个空根据“无偿献血的采血任务主要由公益性血站负责”“这些全血……”,填入关于血站采集的是全血的信息,即“公益性血站采集的大多是全血”;第三个空根据结果“比如人体排异、发热、过敏,甚至有生命危险”,填入原因,即“直接输全血反而有不良反应”。
注意字数限制。
5.请把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主要意思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5分)今日,顶尖学术期刊《自然》的最新一期如约上线,登上封面的主题是“基因组聚集数据库(gnomAD)”。
这份由多国研究者联合发展起来的公开目录,是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人体遗传变异体数据库,汇集了超过14万人的基因组测序或外显子组测序数据。
它将改变我们解读个体基因组的方式,为我们理解人类的生物学特征和疾病,评估罕见和常见遗传病提供重要信息,是一份宝贵的遗传资源。
答:【答案】“gnomAD”登上《自然》封面;它是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人体遗传变异体数据库;它是宝贵的遗传资源。
【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
此材料一共有三句话。
第一句话提出报道的对象gnomAD;第二句话交代了其特点:是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人体遗传变异体数据库;第三句话主要是凸显其作用:是一份宝贵的遗传资源。
概括时,要简洁明了且内容完整。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求求你当肇事者侯发山这天,家杰开车去单位上班。
行车途中,他突然看到路边躺着一个老人。
现场围观了不少人,但都袖手旁观,无动于衷,看情形像是发生了车祸。
完全是下意识的,家杰忙把车停靠在路边,自己走了过去。
有人说,这个老人刚刚被车撞了,肇事司机开车跑了。
还有个人说,刚打了报警电话,交警还没来。
家杰发现老人昏过去了,身下正汩汩地流着血,看不清伤在了哪里。
家杰忙说,得赶快往医院送,再晚了怕是有生命危险。
旁边有个戴眼镜的中年人说,这年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行好不如作恶。
“眼镜”的话音一落,立马有不少人同意了他的说法。
类似救人反被敲诈的事件媒体上报道不少,家杰不是不知道,但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一个鲜活的生命枯萎了吧?在一个老太太的帮忙下,家杰把受伤的老人抬到自己的车上,然后他开着车向附近医院奔去。
由于抢救及时,老人转危为安。
老人并没有生命危险,大腿有两处骨折了。
家杰留下自己的电话和相关信息后,就开车离去了。
第二天,一个乡下小伙子来到了家杰所在的单位,自称是受伤老人的儿子。
家杰的第一感觉就是,糟了,遇到麻烦了。
难道这个小伙子认为家杰就是肇事者?想想人家这样判断也有道理,假如不是你家杰撞的,你会把人送到医院去吗?果然,乡下小伙子让家杰暂时充当一下肇事者到医院去一趟。
暂时充当一下?这个小伙子很有心机啊。
家杰冷冷一笑,心想只怕自己去了医院就真的说不清了,就弄假成真,真的成了肇事者。
但是,那个老人,还有围观的群众,他们会证明自己是无辜的。
可是,如果老人倒打一耙反咬一口,说是他撞的,围观的群众又没人出来作证,那该如何解释?家杰很是气愤,心想真是行好不如作恶啊。
看到乡下小伙子一脸痛苦和无奈,就从钱夹里抽出5张100元的票子递了过去——出于人道,家杰想尽快了结此事。
小伙子摇了摇头,说谢谢叔叔,我不要您的钱。
家杰呆了一下,说那让我去医院干什么?小伙子艰难一笑,说叔叔,我父亲大腿骨折了,需要动手术,可是开车的跑了。
我父亲怕花钱,说腿瘸了就拄根棍子,死活不愿意做这个手术……您就装扮成那个逃跑的司机,把这两万块钱送进病房。
小伙子说着话,从胸前的包里掏出了两沓子钱。
叔叔,我知道你是个好人,好人会有好报的。
我求了好几个人,他们都不愿帮忙……家杰给搞糊涂了,心说难道这其中有什么阴谋?可是小伙子一脸忠厚的样子,也不像要找他麻烦的人啊。
他摆了摆手,没有接钱,说小伙子,你既然有钱,为什么不直接交到医院给你父亲做手术呢?小伙子叹口气,说叔叔,我今年考上了大学,可是家里穷,父亲为了让我上大学,走东家串西家借了两万块钱。
趁着眼下没开学,我和父亲来城里打工……我们刚进城,父亲就出了车祸。
父亲不愿做这个手术,是想让我上大学啊。
说到这里,小伙子就唏嘘有声地哭起来。
原来如此!家杰好半天才回过神来。
感慨之余,他说小伙子,你先把钱收起来,你父亲的事情我来解决。
小伙子眨巴着眼睛,不明白家杰的话。
家杰诡秘地说,小伙子,你别担心,我现在就是那个肇事逃逸的司机。
下午,小伙子在给父亲喂饭时,主治医生过来告诉他们,说肇事逃逸的司机来到了医院,交了3万块钱,还说如果钱不够,他随后再交。
小伙子愣怔了一下,随即明白了,他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他想,等父亲痊愈出院后,再把钱还给好心的叔叔。
他跟人家非亲故,素不相识,人家及时把父亲送到医院就感激不尽了,不能再白白接受人家的钱。
小伙子的父亲也很高兴,当即同意做手术。
事情也巧,恰巧交警来医院调查这起肇事逃逸事件,遇到了正在办理转账手续的家杰,大家这才知道事情的原委。
有好事的记者就在当地媒体上报道了家杰这种仗义疏财的行为。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没过多久,一个中年男人主动去交警部门投案自首了——他就是那位肇事逃逸的司机,他是看了相关报道后才幡然悔悟的。
(选自2017年第6期《小小说月刊》)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以“求求你当肇事者”为标题,不仅新颖别致,而且设置了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也向读者透露了这篇小说情节的高潮。
B.小说中写到社会上存在着救人反被敲诈的事件,而这些事件让不少路人宁愿袖手旁观也不愿救助,这为小说增添了更加真切的故事背景。
C.小说中“家杰留下自己的电话和相关信息”一句,是一处十分重要的细节,它既塑造了人物形象,更为下文情节的反转作了必要的铺垫。
D.小说蕴含着一种“感动的力量”,家杰愿当肇事者,是被父慈子孝的亲情感动,作者通过家杰、老人和小伙子演绎了弘扬正能量的感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