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急诊科护理管理制度

急诊科护理管理制度

急诊科护理管理制度目录一、急诊室工作制度 (1)二、急诊预检、分诊工作制度 (2)三、抢救室工作制度 (2)四、清创室管理制度 (6)五、急诊护理排班应急预案 (7)六、急诊抢救室护士技术能力要求和工作标准 (8)(一)技能要求 (8)(二)工作标准 (8)七、急诊科临床护理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10)(一)患者突然晕倒时的应急预案和流程 (10)(二)高热惊厥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10)(三)高血压危象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11)(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的应急预案与流程 (12)(五)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13)(六)患者大咯血的应急预案及流程 (15)(七)感染性休克病人的应急预案与流程 (16)(八)休克病人的应急预案与流程 (17)(九)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18)(十)心肺复苏应急预案及流程 (19)(十一)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 (20)急诊科护理管理制度一、急诊室工作制度1、工作人员必须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用医务人员行为规范要求自己。

2、对患者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严格无菌操作,掌握配伍禁忌,根据医嘱合理用药。

工作中做到迅速、准确,既要减少患者等候时间,又要防止差错发生。

3、急诊护士应熟练掌握各种抢救技术及各项基础护理操作技能,随时做好抢救患者的准备工作。

4、不迟到、早退,准时交接班,坚守岗位。

5、仪表端庄,着装整齐,对工作认真负责,态度和蔼可亲。

6、能够运用整体护理的观点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牢记急诊科的宗旨:高速度、高效率、高度责任感,一切为患者。

二、急诊预检、分诊工作制度1、热情接待患者,根据患者主诉辅以必要检查(体温、脉搏、呼吸、血压),需要时协助医生给患者开化验单、做心电图,并进行分科,安排就诊。

2、预检护士须在5 分钟内对病人进行处置,判断病情的危重程度并正确分诊,及通知有关医生尽快接诊。

3、办理挂号登记手续(危重病人应先通知医生抢救,后补办手续)。

4、绿色通道的病人,要及时报告,呼叫有关人员增援。

5、认真接待和处理病人,按病情的轻重缓急决定送入诊室或急救室,对危重病人做出相应的急救处理。

6、对无急诊值班的专科要呼叫有关专科医生参加急诊。

7、对突发性事件,应立即执行呈报制度。

遇突发事件,患者集中到达时,除通知当班医生外,应及时报告医务处。

遇烈性传染病,在通知医务处的同时,上报区防疫站。

8、对需送抢救室的患者,电话通知抢救室,必要时护送患者。

9、做好各项登记工作及相关记录,对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接诊时间,应记录明确,无家属的病人应及时与家人或单位取得联系。

10、配合各科医生工作,维护就诊秩序,保证诊室设备良好,补充各诊室物品。

三、抢救室工作制度1、抢救室专为抢救患者设置,其他任何情况不得占用。

2、一切抢救药品、物品、器械、敷料等均须放指定位置,并有明显标记,不得随意挪用或外借。

3、每日检查核对抢救药物、器材、一次性物品,班班交接,做到数目相符、性能完好。

4 、抢救室护士必须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

5、无菌物品须注明灭菌日期,不得有过期物品。

6、抢救室使用后要及时整理、清洁、消毒,每周彻底清扫一次。

7、抢救时抢救人员要按岗定位,按照各种疾病的抢救常规进行工作。

8、抢救护士应熟练掌握各种抢救仪器的使用及各种抢救技术,积极主动配合抢救,做好护理记录,同时做好基础护理。

9、抢救用过的各种物品、仪器设备等要及时清理、消毒,以备再用。

药品用后及时补充齐全。

10、对抢救记录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详细、准确、及时记录。

四、清创室管理制度1、进入清创室戴好工作帽和口罩,操作前洗手,非工作人员不得入内。

2、无菌物品分类放置、布局合理。

3、严格执行物品、药品、器材管理制度,做到三查八对。

4、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消毒隔离制度,避免交叉感染。

5、如打开后发现物品少或破损,请勿使用,及时通知护士。

6、清创完毕后,及时将污物分类放置:缝合包放入污物桶中浸泡,将带有血渍的敷料、用品及时放入医疗垃圾箱,缝针、针头放入利器盒中,整理好使用过的物品。

7、清创时第一次打开消毒溶液瓶,注明开瓶时间,保证下次使用的有效性;未用完的消毒液盖紧瓶盖,防止溶液的挥发,保持溶液的无菌。

8、每天紫外线消毒一次,每月空气培养一次。

五、急诊护理排班应急预案1、遇急诊大批伤、急诊抢救病人、输液病人等已不能及时进行必要的治疗时。

白天由主班通知备班上班,夜间由主前夜护士或主后夜护士通知备班上班。

2、遇当班护士生病或有急事,启动备班。

3、在遇到重大突发事件时的处理程序:1)班护士立即启动备班。

2)立即报告总值班、科主任及护士长。

3)护士人员由护士长统一安排调度,确保在遇到突发事件时有足够的医护人员满足临床的需要。

4)在科室成员进行充分调度后,还不能满足临床治疗所需的,护士长应立即向护理部汇报,请求支援。

5)科内护理排班每天要求有备班人员,备班人员手机24 小时开机,活动范围应在医院附近,以便于及时到院工作。

六、急诊抢救室护士技术能力要求和工作标准(一)、技能要求1、熟练掌握迎接救护车流程和分诊技巧。

2、掌握常见疾病的急救流程和病情观察,如心跳骤停、急性中毒、多发伤、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休克、重症哮喘、呼吸衰竭、急性心衰、癫痫持续状态等。

3、熟练掌握基础操作,如:吸氧、输血、各种注射、标本采集、病人转运、导尿、灌肠、口腔护理、TPR、BP 测量等。

4、熟练掌握急救护理技能,如:心肺复苏术、简易呼吸器、心电监护、心电图、除颤术、电动洗胃术、气道护理、吸痰技术、输液泵/ 微量泵的使用技术等。

5、掌握常见急救配合,如:气管插管或切开、深静脉穿刺、胸腔闭式引流、诊断性穿刺、心脏临时起搏、三腔管操作等。

6、熟悉常见急救药物的作用、剂量。

7、掌握无菌技术和消毒隔离技术。

8、掌握抢救记录的书写和急诊电脑操作(护理、一次性材料录入审核等)。

(二)、工作标准1、熟练掌握急诊抢救的基础、专科知识和技能。

2、严格遵守各项护理制度、抢救制度和操作常规。

3、分诊正确,抢救配合及时到位,操作规范。

4、抢救记录及时、准确、无涂改。

5、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快的应变能力、敏锐的观察力和较强的沟通能力。

七、急诊科临床护理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一)患者突然晕倒时的应急预案和流程1 、患者因体位性低血压、低血糖、眩晕症突发晕倒,立即奔赴现场,嘱患者制动,立即通知医生。

2 、对患者的情况做出初步判断,如测量血压、心率、呼吸判断患者意识等。

3 、协助医生进行检查,为医生提供信息,遵医嘱进行正确处理。

4 、如病情允许,将患者移至抢救室或患者床上。

5 、病情危重时准备好抢救物品、药品,配合医生抢救。

6 、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记录晕倒的经过及抢救过程。

7 、向科主任、护士长汇报。

(二)高热惊厥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1. 患儿发生高热惊厥后,立即将患儿置于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解松衣领,指压人中,合谷穴,并同时通知医生。

2. 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口、鼻、咽部分泌物和呕吐物,以免发生吸入性肺炎和窒息,备好急救物品(吸痰器、开口器及气管插管用物),配合医生做好抢救工作。

3. 立即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使用安定、苯巴比妥钠等抗惊厥药物止惊。

给予脱水剂治疗。

4. 迅速降低体温,遵医嘱使用药物降温或物理降温。

5. 给予氧气吸入,减少缺氧性脑损伤,行心电监护。

6. 做好安全防护,口置已包好的压舌板以防舌咬伤,烦躁患儿防坠床。

7.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神志变化,做好并发症的预防护理。

8 抢救结束后及时记录用药及病情变化。

9. 做好心理护理、健康宣教及家属的安抚工作。

10. 做好护理记录、抢救记录。

三)高血压危象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1 、当患者出现血压高于200/120mmH、g 心率增快、皮肤潮红、手足颤抖等高血压危象症状时,保持患者安静,绝对卧床休息,床头抬高30°,利于体位降压,同时立即通知医生。

2 、建立静脉通路,根据医嘱给予降压药物治疗,根据血压情祝随时调整药物的输入速度及用量并注意药物疗效与不良反应,3 、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2-4L/ 分。

4 、立即予以心电监护,观察记录神志、瞳孔、生命体征、SPO2、心电图变化,注意血压下降幅度及速度。

5 、积极治疗原发病或控制诱因,防治并发症。

6 、及时、准确记录病情变化 及抢救过程。

(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的应急预案与流程1. 急救原则依据患者的主诉、 病史、 临床表现和心电图的改变可明确诊断, 但对 不典型患者应进一步检查, 尽早确诊以免漏诊。

急救时应尽早恢复心肌有效的血 液灌注,达到改善左心室的收缩功能,挽救濒死心肌。

必须就地、就近立即组织 抢救, 切忌观望等待或未经救治的运送,以免延误抢救时机。

2. 患者体位 将患者平卧 ,保持安静,卧床休息,防止精神紧张、焦虑3. 建立静脉通路 静滴生理盐水 +硝酸甘油 15μg/min, 吗啡 2—4mg 加入生理盐水 3—5ml 缓慢静脉注射。

4. 尽快给氧。

5.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三大并发症发生率高、 病情变化快,对患者的生命构成较 大的威胁,因此,应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尽快处理。

6. 心理护理 观察患者情绪变化 ,安慰和鼓励患者 , 稳定患者情绪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

(五)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1. 急性期嘱患者禁食、水,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清理口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 立即通知医生,给予氧气吸入及心电监护。

3. 迅速建立两条以上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尽量选择粗、直的血管,避免在输血、输液的肢体侧采血或监测血压。

4. 遵医嘱积极补充血容量,准确抽取血标本,为输血做好准备。

5. 遵医嘱静脉给予止血药物、输注新鲜血等,静脉使用生长抑素者保证用药的连续性,及时续用。

6. 备好急救车和各种抢救药物,积极配合医生抢救。

7. 遵医嘱给予各种止血治疗,如冰盐水洗胃、胃内灌注去甲肾上腺素或内镜止血等。

8.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神志的变化,准确记录24h 出入液量,密切观察呕血、黑便的颜色、量、性质及伴随症状,准确估计出血量,判断出血是否停止。

9. 做好患者的皮肤护理及口腔护理,预防并发症。

10. 做好心理护理,呕血或解黑便后及时清除血迹、污物,稳定患者的情绪11. 及时、准确记录抢救过程,严格交接班。

(六)患者大咯血的应急预案及流程1、大咯血时,病人绝对卧床,头偏向一侧,轻叩背部,取出义齿,去除口腔、咽喉血块,防止误吸,必要时用负压吸引器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

2、立即通知医生,准备好抢救车、负压吸引器、开口器、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包等抢救物品,积极配合抢救。

3、如呼之无反应,无脉搏,立即心肺复苏,同时呼叫医生。

4、给予吸氧。

5、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遵医嘱实施输血、输液及应用各种止血、抗感染药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