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学生如何正确对待网络

中学生如何正确对待网络

中学生如何正确对待网络
本文是针对一些学校严禁青少年自由接触网络,游戏,视上网尤如吸毒,我认为这样的比喻是极端不恰当的,无形当中扼杀了孩子们增长知识的另一途径,从而针对如何正确地来认识电脑上网的正负面效应,趋利避害,为广大青少年指明电脑上网的好处与坏处,端正态度,利用好这个网络工具。

教师或者家长拒绝孩子上网,会举出许多生动的例子来证明自己正确,如成绩下降,视网友诈骗,网恋,命丧网吧……网络被描绘成了“洪水猛兽”,孩子被强行“清洗”脑中的网络诱惑。

细想一下,这种逻辑根本站不住脚,难道我们吃饭时被噎过一两回,从此就不会再吃饭了吗?我只想说,如果霸道地在孩子面前锁上网络之门,这其实是对孩子封闭了另一个世界。

就当前的社会发展而言,这种拒绝的更深刻的意义是向孩子表明,教师或家长拒绝新事物和高科技,教育方式的僵化和封闭会引导起我们的反感。

其实,我们只要问一个简单问题,就能让教师的透彻无言以对,书本上也有不健康的内容,学生是不是也该拒绝书本呢?网上的世界是精彩的,几乎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在因特网查找信息极为便捷,同时因特网也为交流带来一种全新的形式,这是其他的任何交流方式都无法比拟和代替的,然而,网络世界千奇百怪,极具诱惑力的各种网络信息无不牵扯动着“心理防线”不够强的青少年的心。

我想网络的不良诱惑,问题主要出于对网络文化的盲目接纳,这冲击了传统的信息渠道与交流方式。

你是否想过,传统的信息渠道与交流方式也有自己的优势,比如你可以随手拈来一本或者一份报纸,光线充足,氛围允许即可,而上网,你得有PC机,以及更多相关的设备,条件上网,而且,正是由于在网络里你可以毫无羁绊,在你的面前,所以我想,无论家长或老师在日趋信息化的时代里,都应该教育青少年注意传统的信息交流方式,重拾“读书破万卷”的优良作风,而不是一味地“网上冲浪”,其实,网络并不是万能的,平时多翻翻书本,多出去走走看看,别禁锢在网络的虚幻世界里,这对我们中学生的成长肯定是必要和有益的。

抵制网络不良诱惑,仅仅靠学生自身还不够,必须依靠家长,学校,社会的共同帮扶,使学生度过“危险期”。

第一,家长杜绝网络对孩子的不良诱惑应采取三种方式进行监管:一是控制时间(比如一天上网不超过2小时),与孩子一起上网,一同享受网络的乐趣,把教育融入潜移默化之中。

同时可以利用网络作一些有用的事情,比如写文章投稿,浏览新闻,与他(她)浏览共同关心的话题,帮助她运用网络等,让孩子知道网络的正确用途,为以后单独使用打下基础;二是与孩子制定“君子”协议。

在孩子单独上网时突然检查,看她有无违规行为,如有违规行为,不要责备,还是要正确引导;三是不准孩子在网吧上网。

第二,学校要对学生加强教育引导。

有关社会团体,学校等单位应当组织学生开展抵制网络不良诱惑的活动,教育和引导学生进入有益的网站,自觉抵制网络中的各种垃圾,增强上网安全防范意识;教育学生遵守时间规定,不可成瘾,引导学生自觉遵守虚拟空间的游戏规则,树立网民的文明首先观,使学生在驾驭网络的同时,自身“信息素养”也得到提升。

第三,公安机关应加大对非法网吧和黄色网站的打击力度。

最后,利用网络平台,多为学生开通知识性以及心理咨询性网站,使学生利用网上“聊天室”,“讨论区”,“研究苑”的功能开展群体交流和咨询,掌握各种信息,更新和扩展自己的知识,激发自主探究,创造,构建的学习积极性,还可敞开心扉,表达平时不敢当众直说的见解。

总之,上网并不可怕,只要引导得当,完全可以使网络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