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创新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及运用

浅析创新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及运用

浅析创新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摘要】目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优胜劣汰的速度不断加快,企业不进则退。

企业要在这种社会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不断创新。

本文通过从创新的内涵及必要性谈起,以不同的案例,分析并阐述了创新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创新创造竞争管理【目录】一、创新的内涵二、创新的必要性研究三、创新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体现(一)生产工艺创新的作用体现(二)营销策略创新的作用体现(三)市场策略创新的作用体现(四)管理体制创新的作用体现面对当前飞速发展的经济和不断变化的社会国际环境,企业之间的竞争变得日益激烈。

作为一个企业,拿什么与一流企业去比拼,怎么样才能赢得口碑,怎么样才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怎么样才能不断的发展壮大,一系列的问题让我们陷入了思考。

我想,现在会使用计算机的人也许没有人不知道比尔·盖茨的,就是他创建了微软公司,创造了windows系统,实现了界面化、便捷性、交互式的操作方式,从而使得个人计算机在短短二十年间得到了普及,也使自己连续十几年荣登世界首富的宝座。

试问一下,比尔·盖茨成功的原因是什么?是他拥有显赫的身世,还是拥有广泛的人脉?这些应该都不是,难道是因为他拥有渊博的知识吗?这个也应该不是主要的,我认为是他拥有独特的眼光,创新性的发现了信息化时代的大趋势,将事业定位在软件创新上,从而才把握住了成功。

由此看来,创新是其成功的关键。

作为企业如何才能做到创新,从而实现不断发展呢?首先,我们应该弄清楚创新的真正内涵。

一、创新的内涵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了创新的概念。

按照他的定义,创新是指“企业家实行对生产要素的新的结合”,它涉及到人类的各种活动,包括观念与思维方式创新、制度与体制创新、管理模式创新、技术与知识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等等,由此构成了具体的创新体系。

一般来讲,创新的内涵就是:以价值增加为目标,以培育和增强核心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为中心,以战略为导向,以各创新要素(如技术、组织、市场、战略、管理、文化、制度等)的协同创新为手段,通过有效的创新管理机制、方法和工具,力求做到人人创新,事事创新,时时创新,处处创新。

具体包括技术创新、战略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观念与文化创新、制度创新、协同创新等等。

有人说:“创新不就是创造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创新”与“创造”是有所联系和区别的两种行为方式。

“创造”所强调的主要是实践;而创新则既是一种思维活动,又是一种实践中的创造活动。

创新和创造在应用领域、特点及内涵方面都有所不同[1]。

创造涉及的领域要狭窄的多,对象也明确的多,这与创新涉及社会、政治、文化、自然等各个方面是有区别的;创造可以有正向的活动,也可以有逆向的活动,而创新是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人民健康生活的正向创造活动。

因此,我们在认识“创新”时,不能与“创造”混为一谈。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创新包括很多方面:技术创新、体制创新、思想创新……简单来说,技术创新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体制创新可以使企业的日常运作更有秩序,便于管理,同时也可以摆脱一些旧的体制的弊端,如科层制带来的信息传递不畅通;思想创新是相对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领导者思想创新能够保障企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员工思想创新可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发挥员工的创造性,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利益。

二、创新的必要性研究也许有人会问,企业创新的必要性何在呢?首先,创新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改变,在保持国有经济为主的基础上,民营经济、私营经济、个体经济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没有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管理制度,以及满足时代需求的科学技术水平,企业是肯定会被市场所淘汰的。

其次,创新是知识经济的要求。

目前,我国正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

因此,对于知识型企业来说,必须以知识型人才为基础,以科技为支撑点,以创新为基础内容,把企业建成一个信息密集、人才密集和知识密集的综合体。

再次,创新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要求。

进入21世纪,随着世界各国的经济传递速度的明显加快,一些国家的经济运行状况会由某国经济的汇率、利率变动而受到影响。

例如,美国的次贷危机和东南亚金融危机就是很好的证明。

近年来,随着外商对华投资规模的扩大,投资主体跨国化,投资领域进一步拓宽,投资方式多样化,我国企业面临着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的复杂态势。

这些都要求企业相应地改革那些传统的管理制度以及落实的生产工艺,从而适应瞬息万变的国际市场环境。

作为管理的唯一主题的利润最大化,它严重阻碍着企业的发展,甚至促使企业倒闭,是企业夭折的重要根源之一。

在知识、技术、产品等创新速度日益加快的今天,成长的可持续性已经成为现代企业面临的比管理效率更重要的课题。

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转变观念,由追求利润最大化向追求企业可持续成长观转变。

另外,我们可以看到现代企业不能仅仅只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还必须懂得如何把自身的技术专长与核心能力恰当地同其他各种有利的竞争资源结合起来,弥补自身的不足和局限性。

因此,不少企业之间由一般合作模式转向了虚拟企业、网络组织、供应链协作、国际战略联盟等形式。

传统的绩效考核是通过对员工工作结果的评估来确定奖惩,是企业在执行经营战略,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根据职务要求,对员工的实际贡献进行评价的活动。

但过程缺乏控制,不能保证绩效达到改善的目的,甚至在推行绩效考核时会遇到员工的反对等。

因而,近年来的绩效管理走向了结合公司战略和绩效管理,变静态考核为动态管理的趋势。

《子鱼论战》有这样一个故事:楚军攻打宋国以援救郑国。

宋襄公准备迎战,大司马公孙固劝阻说,“上天遗弃商朝已经很久了,君王要振兴它,就是不可原谅的了。

”襄公不听。

襄公领兵和楚军在泓水地方交战。

宋军已经排好队列,楚军还未全部渡河。

司马公孙固说:“他们人多,我们人少,趁他们尚未全部渡河,请下令攻击他们。

”襄公说:“不行。

”楚军全部渡河,尚未排好队列,公孙固又将上述意见报告襄公。

襄公说:“还不行。

”等到楚军排好了阵势,然后才攻击他们,结果,宋军大败。

宋襄公腿部受伤,侍卫官也全部被歼。

由于宋襄公的墨守成规,使得宋军失去了有利的战机,从而导致大败而归。

在产品以及服务日趋同质化的情况下,只有显示出差异,才能从同行中胜出。

在市场有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的今天,表面上看市场似乎宝盒、产品似乎过剩,经营者感觉生意难做,不知从何做起。

其实在市场上,消费者和经营者几乎同样痛苦:有卖不掉的,也有买不到的,有买不起的,也有没什么可买的。

出现这种局面,其根本原因就是经营者看不到市场的个性需求,不对市场进行细分,不注重产品或服务的个性差异,不去寻找市场的空隙,结果是“你有我有全都有”。

当今时代,消费市场呈现多元化倾向,个性消费日趋明显。

经营者在微利中取胜,重要的是做到“你无我有”、“你有我优”、“你优我精”,打造产品或服务的个性差异,以差异性开拓市场、取胜市场、占领市场。

只有“风景这边独好”,才能吸引消费者,刺激消费者,激发他们的消费欲望[2]。

企业只有通过创新,才能形成自身独特的品牌优势,才能促进组织形式的改善和管理效率的提高,从而使企业不断提高效率,不断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只有依据市场变化,推陈出新,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从这个意义上说,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前提,是企业生命力的不竭源泉。

这就是创新的重要性所在。

三、创新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体现(一)生产工艺创新的作用体现生产工艺创新按其内容可以分为两大类: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

产品创新是指企业提供某种新产品或新服务,而工艺创新则是指企业采用某种方式对新产品及新服务进行生产、传输,主要是企业研究和采用新的或有重大改进的生产方式,从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降低原材料及能源消耗或改进现有产品生产,从而最终实现企业产出的最大化的创新活动。

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都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社会经济效益,但二者途径不同,方式也不一样。

产品创新侧重于活动的结果而工艺创新侧重于活动的过程;产品创新的成果主要体现在物质形态的产品上,而工艺创新的成果既可以渗透于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之中,还可以渗透在各种生产力要素的结合方式上,即诸多生产力要素的整合上。

参考当前的电子类产品,创新主要体现在生产技术和产品工艺方面。

日韩的厂家在电子这一领域长期拥有着最大的市场份额,而且消费者也接受他们的产品,原因在何?就是因为他们不断的创新,不断开发新的产品。

据报道,日本的索尼在研发方面的投资展到了总投资的百分之四十以上,这样的重视创新,就很容易赢得消费者。

日本的东芝电器公司在1952年前后曾一度积压了大量的电扇卖不出去。

一天,一个小职员向公司领导人提出了改变电扇颜色的建议。

当时全世界的电扇都是黑色的,东芝公司生产的电扇也不例外。

这个小职员建议把黑色改为浅颜色。

这一建议引起了公司领导人的重视并予以采纳。

第二年,东芝公司推出了一批浅蓝色电扇,大受顾客欢迎,市场上还掀起了一阵抢购热潮,从此以后,在日本,以及在全世界,电扇就不再是板起一副统一的“包公脸”了[3]。

(二)营销策略创新的作用体现在营销方面,创新同样重要。

一个企业不论生产出多么优秀的产品,如果不能很好的在市场上进行销售,那么也是不成功的。

我国有许多优秀的产业产品,但是销售方式单一,没有形成很好的市场占有量,造成不小的损失。

相信很多人都喜欢《读者》这本杂志,但是又有谁知道,在以前,《读者》只能依靠邮政系统进行销售,把相当可观的一部分利润让给了邮局,这种单一的销售模式让《读者》的年利润一直提不上来,这也成为了制约它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很多企业都是这个样子,没有很好的,可变化性强的销售渠道,当这个单一的渠道出现问题时,就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企业的发展。

后期的《读者》在销售渠道上下了很多功夫,把单一的邮局订阅销售变成多渠道多方式的销售,使其营业额有了很大的提升。

销售创新关系到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量,关系到企业的健康发展。

《读者》的市场战略是成功的,因为他成功的占有了市场,在国内成为期刊业的龙头老大,其发行量也突破了千万册。

虽然与美国的《读者文摘》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但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读者》就会成为世界上的优秀刊物。

(三)市场策略创新的作用体现联想集团在短时间内成为业内的主导力量就是一个很好的创新的例子,收购IBM不只是一个扩大市场占有量的过程,还是为了拥有许多的核心技术,IBM的技术应该是很先进的,通过并购,联想不仅在市场上取得了更大的占有率,也提高了自己的技术含量。

同时,联想也在不断的进行技术的研发,虽然其研发投入没有索尼高,但是也有25亿元人民币。

联想通过创新,将其国内市场占有量从原来的的全国第九位提升到了第一位,这就是创新的力量,是联想能够做大做强的关键所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