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与现实的启示
2011年3月11日,日本于当地时间11日14时46分发生里氏9.0级地震,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
当天发生的强烈地震已在日本东北太平洋沿岸引发巨大海啸,地震同时引起核电站事故,发生了威胁全球的核泄漏。
环境问题再次成为全球人关注的焦点。
同时在中国,两会期间,以“低碳经济”等新兴环保概念为代表唤起了“两会”代表、委员们对环境污染、环境保护议题的极大关注。
“环境污染”首次作为备选热词,并首度入选十大热点话题。
历史与现实都充分表明了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历史的教训:环境破坏集中表现在对自然资源的滥用和对环境严重污染。
历史上太多太多案例和事实证明,人类对地球土大面积生命组织的破坏和对地球环境肆无忌惮污染,终久会导致生存之本的丧失。
确凿证据表明地中海和中美州的古代文化、玛雅文明毁灭,丝绸之路的覆灭和乌兰布和沙漠的产生等等,都是由于植被的破坏、森林砍伐泛滥、土壤侵蚀日渐加速、自然环境损伤和其他破坏性的行动而造成的。
现实的困境:人类从来未曾象今天这样意识到对自然环境的强烈依赖性和对自然资源需求的热烈。
土地退化、土壤的自然侵蚀率加快、全球森林资源迅速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迅速消耗、环境污染大量损伤着现实的和潜在的自然资源,整个生物圈都遭受着污染。
今天,“温室效应”、“酸性雨”、“臭氧层破坏”、“光化学烟雾”已经逐步成为事实。
海洋在叹息,河流在变成黑龙,产品在变成毒品。
历史告诉我们,人类只要试图以主人的身份去主宰自然界,随心所欲地使用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他就会在不远的将来饱尝报复的痛苦。
而现实问题也都是我们对自然资源不合理利用,对环境过度破坏的行为引起和逐步累积起来的。
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反省人对大自然的态度,在历史经验教训和现实问题启示下,我们应该制定合理的准则,校正我们的行为,规范对自然资源利用,加强对环境保护。
全世界人民,立刻行动起来。
二、解决我国环境问题的几点建议
1.健全环境法律法规
进一步完善环境相关法律,根据现实问题出台新的法律法规,建立完整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法律体系。
加大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落实和执法力度。
对违规过度采伐自然资源的个人和集体坚决予以处罚和制裁。
让法律规范我们的行为,增强我们的环境保护和资源保护意识,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
2、简历完善环境责任保险体系,发展环保基金。
我国目前仍处于环境污染事故的高发期,污染隐患多,一些渐发、突发和意外的污染事故频率越来越高。
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目前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发展十分缓慢。
我们应当加快发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同时财政资金远不能满足环境产业发展的需要,现有产业资金来源渠道不足以支持环境产业的深化和发展。
创新环保产业融资模式,设立环保基金,引入社会资本发展环保产业,解决资金需求与供给不足的矛盾。
3、大力发展新能源,加大对环境污染处理技术和产业的投入。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煤炭等传统能源大量消耗,给世界能源和环
境带来了双重压力。
开发和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
我国具有丰富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开发前景十分可观。
当下应该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事业,同时也加大对环境治理的投入,为避免环境污染恶化,更为彻底治理、优化已污染严重的环境。
4、将“限塑”进行到底,推行生物分解垃圾塑料袋和严格控制一次性筷子的使用量
国家自2008年6月实施“限塑令”以来,超市的塑料购物袋使用量大幅下降,消费者的环保意识也在逐渐提高,而在超市以外的商家,免费提供塑料袋和超薄袋情况甚至依然泛滥。
所以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大“限塑”力度,扩大限塑范围。
同时尽快全面推行可生物分解的塑料袋,从根源解决白色污染严重的问题。
同时我们应该减少一次新筷子的使用量,提高一次新筷子的税率,降低生产次性筷子的利润。
避免因次性筷子过量而导致大量的砍伐树木植被,造成水土流失,和资源浪费。
5、加大环境保护和合理资源利用的宣传力度,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是基础,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是关键。
加大环保宣传力度,让环保走进学校课堂,走进电视媒体,让环保宣传无时不在,无处不见,潜移默化中逐渐加强公民的环保意识,最终让环保成为一种道德,一种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尊重。
6、建立环境、资源建议采纳渠道,让更多人参与其中
地球是大家的,资源是共享的,环境保护人人有责。
在环境建设方面除了专业人士以行业眼光进行提案设计,更多的“外行人”也应当注意到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参与其中,积极献言献策,着眼日常生活,从农用土地的保护、生活垃圾的处理、塑料袋的限用等各个方面入手,制定切实可行的提案,共同推进环保事业。
三、总结语
当今,环境问题已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到了不可不治,不可不议的地步。
在中国这个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大时代背景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更是成为了重中之重。
环境保护事关现代化建设全局,是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强国富民安天下的大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每个公民、每个家庭、每个社区、每个单位都要积极行动起来,弘扬环境文化,倡导生态文明,加强环境教育,从一点一滴做起,从身边力所能及的事做起,推广使用环保产品,积极开展环保公益活动,自觉培养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将保护环境的热情转化为保护环境的实际行动,在全社会形成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
为环境保护献出自己的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