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常规“周查月结”制度
为了加强常规管理,督促我校抓紧抓细过程管理,制定如下制度:
一、学校要严抓过程管理,确保落实周查月结。
①成立常规检查领导小组,每月月底组织评委,根据《评估细则》,
对每位教师的业务常规进行量化打分。
②成立常规周查小组,周查内容为:固定检查的2项,双休日作
业、备课,;另外按计划抽查一项(如:常规作业、单元测试,听、评课记录等)。
检查结果及时公示。
③一学期每月量化加上期中、期末教师成绩做为教师评优选模的
主要依据。
2、按任课教师数的3:4:3的比例,确定优、良、差,并从中
抽查,将抽查成绩纳入对学校的量化评估。
二、备课(30分)备课分集体备课(10分)和个体备课(20分)。
个体备课又分为学期备课、单元备课和课时教案和学案。
1、集体备课每周一次,做到按时组织、讨论充分、使用学校统
一的集体备课用纸,填写认真,内容充实。
每缺一次,扣3分。
2、教师个体备课
(1)学期备课(1分)
①对学生、教材等情况的分析。
②在本学期应达到的教学目标。
③根据教学目标,结合教材与学生实际,分析教学中应注意的问
题并提出改进教学的切实可行的措施。
(2)单元备课(3分)
①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明确本单元教学目的要求,确立本单元
教学目标。
②划分课时,确定课时教学的主要内容,合理安排教学时间。
③确定单元的教学重点、难点。
④设计单元的教学方法。
能体现本单元的整体设计思路,以及具
有典型意义的、代表性的教学方法。
(3)课时教学案(16分)
教师上课应使用统一编写的学案,一定要做好二次备课(含学法
指导,教学方法手段,课堂时间分配,教学反思等)。
学案每缺一节扣2分,教师使用的学案没有二次备课的扣1分。
学案包括:新授课学案,复习课学案,讲评课学案。
三、作业与批改(20分)
布置要求
1、根据教学要求及教材内容,做到作业布置及时,与课堂教学内容一致,杜绝一次性布置多次作业。
2、作业布置做到少而精(一般20分钟左右),切中课堂教学内容的重点,易错点,有针对性(照顾学生层次),确实起到巩固、强化的作用。
3、让学生明确要求做题格式(统一要求),书写工整,独立完成,按时上交,杜绝抄袭(可以安排科代表进行监督)。
4、作业可在本科目自习课上或课下完成。
四、听评课记录(20分)
1、每月教研组至少组织一次研讨课,一学期至少组织两次公开观摩课。
校长要深入课堂,每周听评课不少于2节,任课教师每周听评课不少于两节,每缺一节扣2分。
2、听课记录应填写详实,时间、所听班级、学科、执教人,参加听课人。
不符合要求,每节扣1分。
3、做好听课记录,随听随写出阶段性评语,要注明日期;听完后参加集体评课,有集体评课记录。
(1分);听后根据评课标准要对每堂课至少写出三条优点三条缺点(2分);造假听课记录者,该项为0分。
五、单元测试与讲评(30分)
要有单元过关计划(单元划分以市教研室制定的学科单元计划划分为准,形式为表格式),每单元学完后,必须进行单元测试,并及时批阅,填好记分册,要有详实的试卷分析和补救措施,写好讲评学案,不进行单元测试的每次扣5分,无记分册的每次扣2分,记分册与试卷分值不相符的每次扣1分,无试卷分析的每次扣2分,无讲评学案的每次扣2分,不阅卷的每次扣3分。
有二次过关情况记录,有两次过关试题样本,每少一项扣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