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第三节海水制碱说课稿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第三节海水制碱说课稿

海水“制碱”说课稿
一、说教材
说课内容:鲁教版九年级第八单元第三节《海水制碱》
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海水“制碱”》这节课根据初三学的质量守恒,学生从元素守恒的角度较容易的理解纯碱的制法;并且在第二单元学生学习了酸与碱的性质,对物质性质的学习形成了一种模式,从而学生学习这节课就比较容易。

本节课主要通过纯碱性质实验的探究,既要让学生认识盐的几种化学性质,又要引导学生将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用途联系起来,进一步强化物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化学基本观念,同时还要通过归纳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为今后学生做检验,推断题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针对教材内容.学生特点.课标要求,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纯碱等盐类物质的化学性质
2、会熟练书写纯碱的化学性质中的有关化学方程式,记住相应的反应现象
3、记住某些盐的水溶性
4、了解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2、总结出纯碱的化学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乐趣。

(4)教学重点与难点的突破:
教学重点:纯碱的化学性质和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可以利用实验和多媒体课件来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主动参与,从而突出重点。

教学难点:对复分解反应的实质的理解。

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对抽象的知识有感性的认识,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用品:多媒体
试管胶头滴管药匙碳酸钠稀盐酸石灰水氯化钡溶液酚酞试液蒸馏水硫酸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第二单元已经重点学习了酸与碱,但对于盐的认识仅局限于几种具体物质(如接触的氯化钠、硝酸钾、硫酸铜等)的物理性质,而对盐的化学性质知之甚少,更无法根据化学性质推断其用途。

本课时在学习了纯碱的制法和用途的基础上,由学生较了解的盐——碳酸钠入手探究盐的化学性质,既体现了盐的共性,又点明了个性,使学生有全面认识。

四、说教法.学法
教学方法:引导法、实验分析法、讨论法、归纳法等
教学手段: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多媒体教学等
五、说教学环节:
六、教学设计说明
(一)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依据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立足于学生的认知基础来选择身边的物质进行教学,体现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通过实验与多媒体,帮助学生学习化学物质的性质及复分解反应。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设计,让学生人人参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教师的引导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交流的机会,达到合作交流的目的,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学生体现了新课标—人人学化学,人人用化学的教学理念。

本节课我的预期效果是:学生掌握纯碱的化学性质,理解复分解反应的实质,会书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掌握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