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化对内部审计影响的理论分析文献综述

信息化对内部审计影响的理论分析文献综述

信息化对内部审计影响的理论分析
文献综述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腾飞,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信息技术已渗透到各行各业中。

自我国实行会计电算化以来,内部审计信息化也被提上了日程。

内部审计在企业中有着重要作用,它能够监督各项制度、计划的贯彻情况,为部门、单位领导经营决策提供依据,还可以揭示经营管理薄弱环节,促进部门、单位健全自我约束机制。

当信息技术应用到了内部审计当中,内部审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繁杂的手工劳动被大大地简化了,而审计的工具、载体和审计规则等发生了变化。

这就要求我们分析掌握信息化对内部审计的影响,从而掌握融入信息技术的内部审计,结合国外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先进经验,对我国的内部审计信息化进程提出适当的意见和建议。

一、我国内部审计的概况
我国目前内部审计信息化仍然处于发展阶段,虽然大多数企业已经认识到内部审计信息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对于内部审计的作用和职能仍然认识不足。

而由于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的不足,传统审计方式依然普遍存在。

同时,内部审计信息化的软件的开发和研制速度较为缓慢。

随着ERP和BPR等管理软件的不断发展,对于内部审计人员要求也越来越高。

内部审计人员越来越需要向复合型人才发展。

二、国外内部审计信息化的研究现状
国际信息系统审计领域的权威专家Ron Weber将信息系统审计定义为“收集并评估证据,以判断一个信息系统是否有效做到保护资产、维护数据完整、完成组织目标,同时最经济的使用资源”。

这一定义不仅包括了被审计信息系统保护资产安全及数据完整,还包括了信息系统的有效性目标。

日本通产省情报协会对信息系统审计定义如下:为了信息系统的安全、有效,有独立于审计对象的信息系统审计师,以第三方的客观立场对会计核心的信息系统进行综合的检查与评价,向信息系统审计对象的最高领导提出与建议的一连串的活动。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安·贝里教授等在《公元2000年审计师的效能》里预言:未来的审计师将会是数据库的审计,而不是那种由数据编制除了的原始的财务报表,未来审计人员将把主要精力集中在编制、保存和确保数据库的程序上。

美国计算机审计专家托马斯·波特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信息技术下的审计越来越受到关注,面对数据共享性强、网络化程度高,而又必须满足用户各种需要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必须开展计算机审计。

美国Gallegos指出:不同的审计技术对信息系统审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的要求也不相同。

在实施信息系统审计时,只有熟练掌握各种审计技术,才能取得充分可靠的审计证据,有效执行审计,实现审计目标。

伊恩·吉尔霍利指出信息技术下的审计内容更加广泛,例如MIS审计所包含的内容有数据档案的维护控制、输出数据的利用、系统自身的内部控制、输入控制、EDP系统的安全、设备控制、输出控制、系统部门的组织、系统的计划、设计和发展、直线控制和系统部门的成本控制等方面。

三、我国内部审计信息化的研究现状
1、我国内部审计信息化的现状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我国内部审计信息化也在不断地发展。

大部分企业已经意识到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必要性,但局限于技术与经济实力,我国的内部审计信息化进程较为缓慢,手工的内部审计仍然较为普遍。

由于科技水平的局限性,相关的内部审计软件的研发也遇到了一定的瓶颈。

同时,内部审计的从业人员也缺乏相应的培训,由传统内部审计到内部审计信息化的过渡还没有完成,内部审计从业人员的素质仍需提高。

2、会计信息化对内部审计的影响
彭湘茹(2011)在《关于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内控审计工作的思考》中提出从内控审计工作上来看,通过信息网络技术搭建的内部信息化管理系统,使得传统审计工作的范围扩大,原有的审计线索因信息化系统的应用而消失,审计程序及内容也发生率相应的转变。

宋英(2011)在《会计信息化对审计的影响》中提出会计信息化增加了内部审计的风险,也增加了内部审计的难度。

罗珍(2012)在《会计信息化对医院内部审计的影响》中提出在当前的会计信息化系统中,由于会计数据几乎都由计算机按程序自动进行处理,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虽然没有改变,但却给内部审计工作带来了极大地冲击。

徐静(2012)在《会计信息化下企业内部控制探讨》中提出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应重视并加强研究内部控制制度,从而促进内部控制政策的实施,对企业进行有效的管理。

3、我国内部审计信息化面临的困难
汤孟飞(2009)在《企业信息化进程中内部审计发展的思路》中提出我国对信息化下内部审计的认识不足,传统审计方式依然普遍存在,审计信息化与软件的开发或研制速度缓慢,复合型内部审计人员严重缺乏。

盛碧荷(2010)在《信息化条件下政府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提出审计信息化工作开展不够普遍,且发展不甚均衡,审计风险评估重视不够,审计工作的安全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重视信息化硬件设施的建设,忽视信息化软件建设,审计业务水平与信息化发展水平不匹配问题时有发生。

4、对内部审计信息化的意见和建议
相小红(2012)在《信息化系统对审计流程的影响及对策》中提出应制定规范的计算机审计法规和准则,适应信息化的审计工作流程。

开发和利用适合信息化审计工作流程的会审一体化软件。

采用适应信息化审计流程的方法和手段。

金希萍,丁洁文(2012)在《浅论会计信息化对传统审计的影响及对策》中提出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制定合理的信息化审计程序,使审计人员对计算机系统所用的内部控制制度有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进行符合性测试阶段,全面评价和编制审计报告。

林玉琼(2010)在《略论会计信息化对审计的影响及其对策》中提出应健全审计的法律法规体系,完善会计信息化的审计方法,加强审计软件技术的开发,提高审计人与的业务素质。

李慧(2012)在《论信息化下审计的变革》中提出应健全审计机关的各项规章制度,科学录用审计机关工作人员,加强审计机关工作人员专业化培养力度,实行效绩考评,完善审计机关的奖惩机制,加强审计机关专业化建设。

四、总结
内部审计信息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科学技术的发展决定了信息化的内部审计的先进性。

我国目前也已意识到这一问题,在积极地推进内部审计信息化的进程。

但由于我国目前的现状,内部审计信息化的进程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各种原因的综合导致了我国内部审计信息化的滞后。

本文主要通过对国外先进经验的分析和借鉴,针对我国目前的内部审计信息化进程的现状,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从而提出解决诸如内部审计人员从业经验缺乏,内部审计软件研发缓慢等问题的方法。

进而可以提高我国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增强竞争力,加强企业自身的内部审计水平,规范我国内部审计的秩序,同时借鉴国际上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争取能够追赶上发达国家的脚步,从而让我过的内部审计信息化进程赶上国际化的脚步,从而提高我国企业在世界上的竞争力,提高我国企业在世界上的知名度。

参考文献
【01】郭状先,康梅娟.从信息化视角分析审计成本的控制【J】.商业会计.2009(17):39-40
【02】彭湘茹.关于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内控审计工作的思考【J】.会计师.2011(09):75
【03】宋英.会计信息化对审计的影响【J】.审计与理财.2011(05):15-16 【04】罗珍.会计信息化对医院内部审计的影响【J】.财经界(学术版)2009(12):172
【05】徐静.会计信息化下企业内部控制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2(19):139-140
【06】李慧.论信息化下审计的变革【J】.时代金融.2012(18):4,9
【07】林玉琼.略论会计信息化对审计的影响及其对策【J】.消费导刊.2010(03):93-94
【08】汤孟飞.企业信息化进程中内部审计发展的思路【J】.财会研究.2009(19):61-63
【09】金希萍,丁洁文.浅论会计信息化对传统审计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证券期货.2012(04):165,191
【10】盛碧荷.信息化条件下政府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信息.2010(29):24-25
【11】相小红.信息化系统对审计流程的影响及对策【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2(12):99-101
【12】郑长峰.浅谈社会信息化对审计环境的影响【J】.财会通讯.2012(13):126-127
【12】Fandel.G;Trockel.J“Avoiding non-optimal management decisions by applying a three-person inspection game”REStud;pp85-93
【13】w; “National neonatal data to support specialist care and improve infant outcomes”REStud:pp75-8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