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20新教材)新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3课件第八课 第三框 法治社会
(2020新教材)新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3课件第八课 第三框 法治社会
考察干部的重要内容
把法治教育纳入_国__民__教__育_体系;将法治教育纳入“中小学幼
青 少 年
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制定和实施青少年法治教育大 纲;利用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完 善中小学法治课教材体系;加强对高等院校学生的法治教育; 在中考、高考中增加_____法__治_内知容识;强化学校、家庭、社会
二、建设法治社会 [主干知识·简洁梳理]
1.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1)法治社会建设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 (2)必须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 化,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 法治观念 ,推动全社会 树立法治意识。 2.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1)深化基层组织和部门、行业依法治理,支持各类社会主体自 我约束、自我管理。 (2)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 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的精神和反映法治精神的制度。简约而言,法治的精神方面主 要是指整个社会对法律至上地位的普遍认同和坚决的支持,养 成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并且通过法律或司法程序解决政治、 经济、社会和民事等方面的纠纷的习惯和意识。在法治民主的 社会中,法律和行政法规等由规范的民主程序产生和制订出 来,并且其司法和执行过程通过规范的秩序受到全社会的公开 监督。
第三框 法治社会
新课标解读
新素养生成
1.描述法治社会 的内涵和内容;
2.阐明建设法治 社会的意义。
1.科学认识法治社会的内涵、意义和要求, 理解、支持、认同我国的法治社会建设; 2.树立法治意识,自觉学法、信法、用法。
一、法治社会的内涵
[主干知识·简洁梳理] 1.内涵:法律得到普遍公认和遵从,社会治理 依法 开展,公 共生活和谐有序的社会。 2.内容 (1)全社会对法治普遍信仰,实施法治成为全社会的一致追求。 (2)宪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实施和普遍遵守,社会各个领域依法 运行。 (3)社会纠纷依法得到解决,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2.法治社会的特点 (1)法律在社会系统中居于最高的地位并具有最高的权威,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 (2)法治作为一种治国的基本规则,要求法律成为社会主体 的普遍原则,不仅要求公民依法办事,更重要的在于制约和规 范政治权力。所以,法治在政治上,是对公民权利的保障和对 政治权力的规制,是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法律是否至上, 特别是权力的运行有没有纳入法律设定的轨道,是区分法治与 非法治的主要标志。要实现法治,立法机关就要依法立法,行 政机关就要依法行政,司法机关就要依法审判,执政党就要依 法执政。
3.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 (1)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 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建设,完善法 律援助制度,扩大援助范围,健全 司法救助 体系。 (2)保证人民群众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利受到侵害时获 得及时有效的 法律帮助 。 4.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 (1)强化 法律 在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社会矛盾中的权威地 位,引导和支持人们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 (2)完善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 接、相互协调的多元化 纠纷解决机制 。
“三位一体”的教育格局
[一图串知·成体系]
议题一 法治社会的内涵
[探究分享] 材料 老李孩子眼睛受到了伤害,导致视力严重下降。他 不走司法程序,一味地想“私了”,没有什么依据地提出 36 万元的赔偿。教育局建议走司法程序更合理。向学校索赔,不 走司法程序,就是学校想赔偿,这钱都没法出。没有依据的支 出,是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的。如果走司法程序,学校凭判决书 进行理赔,才合理合法。不走正规渠道,信私不信公,信访不
[相关知识·挖掘补充]”普法规划的重点对象
完善国家工作人员_学__法__用_法__制度;健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
领 导 干 部
机制,推行_法__律__顾__问_制度;把法治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培训总 体规划;把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情况作为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
干部的重要内容;加强党章和党内法规学习;把法治理念、 _法__治__素_养__作为衡量干部德才的重要标准;健全日常学法制度, 创新学法形式,拓宽____学__法__渠;道把遵守法律、_____依__法_作办为事
[系统认知] 1.法治社会的内涵 (1)法治社会是和人治社会相对而言的,它是指国家权力和 社会关系按照明确的法律秩序运行,并且按照严格公正的司法 程序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解决社会纠纷。 (2)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不是依照执政者的个人喜好以 及亲疏关系来决定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公共事务。一个 成熟的法治社会,具备精神和制度两方面的因素,即具有法治
3.意义 (1)能够更好地形成全社会学法、信法、用法的氛围,增进 社会共识,维护社会秩序; (2)能够更好地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促 进 公平正义,实现人人友善、平等、自由和有尊严的和谐社会。
[相关知识·挖掘补充] 教材 P95 的“专家点评”
法治社会在“三位一体”工作格局中的重要性 (1)在法治中国建设“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中,法治社会 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前提。 (2)只有实现全社会对法治的普遍信仰,才能为全面推进依 法治国提供坚实的 思想 基础。 (3)只有不断打造整个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法治环境, 才能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广泛的 社会基础。 (4)只有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公民权利得到有效保障, 广大群众才会发自内心地崇尚和拥护法治,才能为全面推进依 法治国打牢群众 基础。
信法,首先提出巨额赔偿,当得不到满足时便走上访之路,当 上访也无济于事之时,便以“一死了之”相威胁,制造舆情博 得人们同情。老李把一件普通的民事纠纷,弄得沸沸扬扬。整 个过程,酷似“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校闹套路。
[问题] (1)老李的维权做法错在哪? (2)由此可见建设法治社会有何意义? [提示] (1)法律没有得到信仰和遵从,纠纷无法依法得到 解决,公平正义无法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2)能够更好地形成全社会学法、信法、用法的氛围,增进 社会共识,维护社会秩序;能够更好地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有 效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公平正义,实现人人友善、平等、自由 和有尊严的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