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候报告ppt
Cavan et al. 2001
-
近50年中国气候的变化
温
(a )
1 .0
度 /℃距
从1951-2000年全国平均温度距平看,较0 .0 为明显的升温阶
平
度 /℃距
平
段出现在1980年以2 .0 后,其中升温率最大的-1 .0 时期为非生长期, 1981—1999年的线1 .0 性(b ) 升温率为1.07℃/10年,较1951—1980 年高0.83℃/10年;-011..00 981—1999年的温度距平平均值较1951— 1980年高1.2℃,-2升.0 温率最小的时期为生长2 .0 期,1981-2000年
张福春:2002年,我国的生长季明显提前
-
三、物候与气候变化
(2)植物花期变化方面
植物花期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趋势与植物生长季 节变化的响应趋势类似。如:1952~2000年地中海地区、 1851~1994年匈牙利、1936~1998年美国Wisconsin地区 以及1970~1999年美国华盛顿地区的花期均提早了大约 1个星期。C. P. Osborne:在地中海西部地区,温度每 升高1℃,最大花粉浓度的到达时间提前6天。
-
二、物候资料应用范围
•人类健康
•疾病的监测(花粉热) •传染病的预防
-
二、物候资料应用范围
•科普教育
•增强环境意识; •知识的积累
-
Education
-
经全 来球 临气
候 变 化 ( 变 暖 ) 已
三、物候与气候变化
-
(IPCC2007)
近几十年美国西部春季和冬季温度明显增加
Observed
•物候资料的交流、管理与开发利用 •物候与遥感 •物候与农业 •物候与森林 •物候与人类健康 •物候与生物多样性 •物候观测系统的合作和综合分析 •物候在生态系统动力学研究中的作用
-
-
中国物候观测网络
竺可桢开始 1963年起建立全国的网络 90年代起逐渐萎缩,1996年起大多数站点停止观测 90年代后期开始:全国部分农气站开始施行物候观测,但 内容较少。
近年国内外物候研究的 若干进展
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博士研究生:李 明
-
主要内容
一、全球物候观测网络 二、物候资料应用范围 三、物候与气候变化 四、物候与全球遥感监测 五、物候模型研究
-
物候
• 物候:受环境(气候、水文、 土壤)影响而出现的以年为周 期的自然现象。
• (1)各种植物的发芽、展叶、开花、 叶变色、落叶等现象;
-
一、全球物候观测网络
在1996年9月召开的第14次国际生物气象会议上, 专门讨论和落实了物候观测的国际合作、资料共享 问题,并成立了一个特别工作组落实有关计划。目 前,欧洲物候观测网(EPN)已较为完善,观测名录和 内容都已较为统一,而且能实时在网上趋势分析。
-
一、全球物候观测网络
2001年12月,EPN在荷兰召开了题为“变化的时 代:气候变化、物候响应及其对生物多样性、农业、 森林与人类健康的影响” 国际会议。这次会议涉及 的议题有:
-
三、物候与气候变化
(3)科学问题: 在影响方面:是否存在“阈值”?
• (2)候鸟、昆虫以及其他动物的飞 来、初鸣、终鸣、离去、冬眠等;
• (3)一些水文气象现象,如初霜、 终霜、结冰、消融、初雪、终雪等。
-
一、全球物候观测网络
1993年9月在加拿大召开的第13次国际生物 气象学会(ISB)学术讨论上,决定在ISB中成 立一个“物候研究工作组”,由德、加、美、 荷等国的专家组成,以推动物候的国际合作与 研究。
-
三、物候与气候变化
环境变化研究新领域----
气候变化对物候的影响以及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1)植物生长季变化方面 由于植物的生长季延长对全球碳的固定与大气中CO2含量变
化以及相关的全球水循环、氮循环都有着关键作用,因此,揭示 植物生长季节成为当前物候学研究的一个热点。目前的许多研究 证实:由于气候变暖,植物春季物候期提前,秋季物候期推迟, 生长季节得到延长。
温
温
的线性升温率为0.4(1c ) ℃/10年,而1951-1918.0 0年则为小幅降温
度 /℃距
(-0.09℃/10年);1981--2000年的温度距平平-01.0.0 均值仅较1951— 1980年高0.26℃。2 .0 过渡期1的变化趋势与生长期的变化趋势
平
平
度 /℃距
相似,但1981年以1 .0 后(d ) 的升温率略大一些.过渡期2的变化趋
-
三、物候与气候变化
(1)植物生长季变化方面
E.G.Beaubien:加拿大西部山杨比过去的半个世纪提 早26天发芽。
M.D.Schwartz:1959~1993年间,北美地区春季的生物 物候提早了6天。在欧洲,1959到1993年期间,植物叶 子提早6天发芽,秋季叶子推迟5天变色,约相当于春 季物候平均提前6天,秋季物候平均推迟5天。
-
-
二、物候资料应用范围
•农业领域 •生态学领域 •地球观测系统 •人类健康 •科普教育
-
二、物候资料应用范围
农业领域
编制自然历 绘制物候图 制定农业区划
-
二、物候资料应用范围
•地球观测系统
•物候观测是地球观测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物候观测可以为卫星观测资料(遥感资料)的校 准提供重要依据
势则与非生长期的0 .0 变化趋势相似,但1981年以后的升温率 -1 .0
温
更小一些。
-2 .0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图 1 1951~2000 年 全 国 平 均 温 度 距 平
(a)生 长 期 , (b )非 生 长 期 , (c)过 渡 期 1 , (d)过 渡 期 2
(灰柱:逐年温度距平,虚线:多项式趋势拟合,实线:
1 9 5 1 ~ 1 9 8 0 年 及 1 9 8 1 ~ 2 0 0 0 年 两- 个 时 段 的 线 性 趋 势 拟 合 )三、 Nhomakorabea候与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影响的热点科学问题 (1)“影响”是以线性还是以指数形式变化的? (2)在一定量的气候变化水平或一定量的气候变化速率上, 是否存在这种情况:影响首先是正面的,然后变成负面的? 或者在气候变化程度不大时,表现出较多的负面影响? (3)是否有气候变化的阈值,超过它,突然的、灾难性的事 件将要、好象要、可能要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