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地企业于香港上市的法律问题精讲

内地企业于香港上市的法律问题精讲


( 四)
(五) (六) (七) (八)
关连交易
无形资产的处置 原企业所签订的合同的变更/第三方权利 土地问题 母公司/发起人对股份公司的财务融资
( 一)
中国内地企业的任何重组均受中国公司法管 辖:
公司对外投资不得超过其净资产50%(实践中有所松 动, 据悉公司法正在修改); 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国有企业改建除外)至少需有5个 发起人; 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1,000万元;申请上巿 时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5,000万元; 发起人可用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等 非货币形式出资,但该等出资必须评估作价。其中 工业产权及非专利技术作价出资金额不得超过股份 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的20% (如经认定为高新技术, 则 可达到最高不超过注册资本35%的比例); 发起人股3年不得转让; 董事、监事及经理于任职期间不得转让股份。
( 五)
无形资产的处置
这包括商标、专有技术、专利、版权等。一般来说 与股份公司产品有关的知识产权都要转给股份公司 或授权股份公司使用, 且股份公司主营业务依赖的 商标最好能于内地、香港及他国登记,但又可能要 允许将来母公司/发起人某些产品仍使用已转让的 商标、专利权等。因此是选择由母公司/发起人将 其评估后作价投入股份公司(注意:须办理相应的转让变更 手续)还是由母公司/发起人许可股份公司使用等都 需尽早决定。联交所同样会对这类问题提出疑问要 求回答。另外商标权等的转让在程序上时间较长, 还要考虑在这个期间的侵权问题。

“所控制的公司”是指关连人士及/或其家属持有30% (H股公司)或 35%(香港或海外公司)或以上投票权股的公司,及关连人士及/或其 家属有权控制董事会组成的公司,及该等公司的母公司及子公司。 为幇助理解“他们所控制的公司”的含义,用图说明如下 :
发起人/董事 配偶
>30% (H股公司)或 >35% (香港或海外公司) 或控制董事会大部分成 员
#1
香港或海外公司模式:
中 方 股 东#3 公众股东
香港或海外上市公司#1 (分别于香港、百慕达或开曼群岛注册成立)
境内权益#2
境外权益
香港或海外上市公司指分别于香港、百慕达或开曼群岛根据当地法律注册 成立;紧随香港或海外公司上市后, 上市公司所有股份均可买卖(流通) (注 : 据合同或上市
#1
规则有禁售期的股份于禁售期内不可买卖);
比如销售代理协议 - 有种种原因(如上巿公司难以在短期 内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 或母公司希望分得一些利润)可 能导致母公司将销售服务不划进股份公司,或是其进出 口业务由母公司代理。这样就需要有合同规定销售和进 出口问题。由于这也是母公司与上巿公司之间签的合同, 也属于〝关连交易〞,也就需要回答联交所有关的问题, 譬如为什幺不将其划入上巿公司,所付的佣金如何计算、 是否合理等等。
H 股公司引入香港一般作法的购股权计划有难度:
中国内地无现行相关法规对中国公民认购及买卖H股提供便 利;具体说来, 外汇问题没有解决, 中国公民行使其购股权时 不能用与港币等值的人民币去认购及买卖H股; 中国公司法规定:公司发行新股须间隔一年以上;须由股东大 会作出决议;且须由董事会向有关部门申请批准; 公司发行新股还需修改公司章程,修改公司注册资本(注 : 中国
( 四)
关连交易
定义: 上巿公司或其附属公司(由上巿公司持有51% 或以上权益,或上巿公司控制董事会大部分成员)与 关连人士间的交易。 关连人士范围广泛,包括自然人与法人,主要指上 巿公司或其附属公司的发起人、董事(包括在有关 交易前一年内曾任董事者)、监事、行政总裁(即总 经理)或主要股东(指持有股东大会投票权股10%或 以上者),以及其家属和他们所控制的公司;创业 板更包括持有上巿公司5%或以上投票权股,并且 能影响上巿公司管理层的人士。
( 二)
分立协议 / 资产投入协议 / 发起人协议
由企业重组模式决定; 比如原企业可能一分为二,剥离出非经营性资产或与主 营业务无关的资产,这样原企业的资产和债务就须划分; 亦可能由原企业拨出一部分资产成立一个新的股份有限 公司用于上巿,这就需要一个资产投入协议,规定究竟 是哪部分资产和债务划进了股份公司;
同时当中国内地企业决定在香港上巿时,他们还须遵 守香港适用的法例、上巿规则和其它守则。在中国内 地法律看来不很重要的某些内地企业的安排,需要根 据香港法律观点再审查。
下面根据我们对中国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巿的工作经验,列举 出以下八个方面的问题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 (二) (三) 中国内地企业的任何重组均受中国公司法管辖 分立协议 / 资产投入协议 / 发起人协议 员工/管理层购股权计划
/报告所涉及的初步财务与资产数据与最终确定的数据不应有太大差异,且 所设定的重组方案及结构,除非获得审核部门确认,不应任意变动)。

( 三)
员工/管理层购股权计划
香港一般做法: 最近上巿条例关于购股权计划 作出了修改。在修改后,主板与创业板有关购 股权的规定较为一致。在新的规定下,上巿公 司有权将购股权授予任何人士。以往在主板上 巿的公司,在发授股权时可给予价格上的折扣 已不再存在。在新规定下,购股权行使价格以 巿场成交价作为基准来计算。

尽量减少关连交易及在上巿时申请豁免
如果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经常大量发生关连交易,且不能 获得联交所的豁免,(注: 在未取得豁免情况下,关连人士须按上巿 规则作出公告,甚至要取得股东批准),这样对上巿公司及其主要 股东乃至其附属企业,将增添很多工作与不便,要花费 相当的时间、精力、金钱来处理有关事务,不仅大大增 加交易成本,而且使其经营的迅速灵活受到一定限制, 影响到有关当事人的利益。
联交所在一般情况下也要所有母公司/发起人对上 市公司的财务融资(包括担保)在上巿前清缴/解除。 这可能是联交所出于不希望上市公司过份依赖母公 司的考虑。
现在的做法有: 将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作为母公司/发起人所拥 有的上巿公司股份的一部份。
由上市公司向国家或是向母公司/发起人租赁, 每年缴付租金。由于土地的性质已从划拨土地 变为出让土地,因此租金会大幅度提高。(注 : 联
交所一般十分关注上市公司拥有其主要业务所在地的土地使 用权)
( 八)
母公司/发起人对上市公司的财务融资
控股公司
>50% >50%
上巿公司/ 附属公司
A 公司
B公司
>50%
C 公司
如图所示,A、B、C 及控股公司均为关连人士。

常见的关连交易
母公司/发起人对上巿公司在管理或业务上的支持安排 均是关连交易,这类安排及协议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可比 价格,因为过去都是一家人,很多项目根本没有记账。 而联交所一定要证明这种〝关连交易〞所定的价格是合 理的和公平的,这需要相当的工作量。
#2Βιβλιοθήκη 境内权益指位于内地的资产或股权等权益; 境内权益的形成可由香港或海 外公司直接投资内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形成; 亦可由香港或海外公司收购内地公司形 成; #3 中方股东指境内机构或中国公民直接或间接持有该香港或海外上市公司的 股权; #4 境内权益如不涉及国有资产或国有股权, 可能需要行业主管部门、外经贸部 、外汇管理局及中国证监会等审查批准。
( 六)
原企业所签订的合同的变更/第三方权利
由于重组,原企业可能不存在了,或是因上市又新成 立了股份公司,原企业的待履行或正在履行的合同 就有可能需要变更合同主体。这就需要向有关各方 发出通知,征得对方同意, 并依法办理合同转移或 主体变更的手续。如对方不同意,还需分别作出处 理。
( 七)
土地问题
或是由几家企业分别投入部分资产发起设立一个新的股 份有限公司用于上巿,这就需要一个发起人协议。
这些协议内容均涉及企业重组,也包括由原企业或控股 公司作出的一些声明、保证、承诺及相互免责,如原企 业或控股公司作出的不竞争承诺。 但与香港的企业重组不同,中国内地企业的重组不随上 述协议生效,而随其向内地有关审核部门呈交的重组方 案/报告经过有关审核部门的确认后方为生效(注意:重组方案
寻求在香港上市的 中国内地高新企业 一般应注意的法律问题
中国内地高新企业于香港上巿 的主要方式:
• H股模式 • 香港或海外公司模式
H股模式:
H股股东 (公众股东) (最少持股比例:) #2
内资股股东
H股上市公司#1 (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成立)
H股上市公司指在中国内地注册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于香港联合 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或创业板上市; #2 H股股东最少持股比例根据香港主板或创业板的要求不同而有所 不同; #3 紧随H股公司上市后, H股股东所持有的股份即可买卖(流通)。
内地公司注册资本=已发行股本即实收股本总额;而香港公司的公司注册股本可 能大于已发行股本);且修改公司章程亦需召开股东大会通过;令
发行购股权在技朮上变得十分困难。
中国公司法亦规定公司董事、监事及经理亦不可在其任职内 出售公司股份。
H股公司现行做法:
现行做法之一: 购股权计划完全参照香港上巿后的购股权计 划一般作法,但附加前提条件: 即限制中国 公司认购及买卖H股的现行有关法规废止或 由中国证监会或其它有关机构批准因行使购 股权计划项下可能授出的任何购股权而发行 新股,否则无权行使。 现行作法之二: 变相的购股权计划,即特定的管理层取得 购股权, 但行使时无股票在手, 由公司根 据一些既定程序计算其行使价与市价之 间的差价利润, 再以现金支付。
中国内地高新企业寻求在香港上巿的法律问题应分别 从中国内地法律及香港法律的要求作出探讨,这主要是由 于中国内地的法律制度与香港不同,中国内地法律并非以 普通法为基础: 由于中国内地企业于中国注册成立,须遵守中国公司 法及有关境外上巿的法律、法规;且内地有关机构对 其到香港上巿的审批也是整个上巿过程中关键的一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