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从结构主义到立体主义_艺术批评家罗杰_弗莱与阿波利奈尔
从结构主义到立体主义_艺术批评家罗杰_弗莱与阿波利奈尔
参考文献:
1.范景中.美学史与观念史.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周宪.审美现代性批判.商务印书馆,2005 3.沈语冰.20世纪艺术批评.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 4.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5.阿多诺.美学理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6 周宪.激进的美学锋芒.商务印书馆,2004 7.康定斯基.论艺术的精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8.贡布里希.艺术发展史.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
——艺术批评家罗杰・弗莱与阿波利奈尔
文 / 谭红梅
塞尚主张绘画摆脱文学性和情节性,充分发 挥绘画语言的表现力,推动了欧洲的纯绘画 观念的流行和形式主义绘画的发展。他要求 强烈地感受对象,反对冷漠地对待自然,强 调主观感受的重要性,还坚持发挥思维的作 用, 把客观物象条理化、 秩序化和抽象化。 他 以表达一种超越自然的理想概念。在画面处 理上,塞尚追求平面感, 用色彩表现空间。 塞 尚在绘画上的革新精神,受到西方 20 世纪艺 他对绘画中表现体面的重视,对立体派艺术 如否定绘画的情节性、文学性等,被西方 20 世纪一些艺术家加以发展,构成形式主义理 论。 “对塞尚的早期绘画的第一次详尽与严 肃的分析研究却来自一位英国的批评家”这 样一个事实,源于罗杰・弗莱从属的英国现 代思想史、文学史与艺术史上最重要的精英 团体—布卢姆斯伯里团体和伯兰特・罗素
的“剑桥学派”之间深刻的渊源关系。 “形式主义” 是米歇尔・福柯哲学的陈述 关键词之一,而“逻辑”是伯兰特・罗素知 识理论的研究重点。 罗素在 1914 年界定的知 识理论之双重属性,是罗杰・弗莱印象主义 和后印象主义双重理论的哲学背景。罗杰・ 弗莱把美术史批评的视角转向了“形式”和
塞尚绘画有无穷的原创性。更重要的是罗 杰・弗莱关注了塞尚绘画中连续的有空间深 度的立体感,塞尚绘画中有节奏的小平面的 运用,所组成的结构的统一性和纵深的平衡 性,塞尚分割绘画表面的三维形式,都使罗 杰・弗莱着迷。在罗杰・弗莱看来,在塞尚 的绘画中,轮廓线并不重要,物体的连续性 出现了运动的方式,这正是罗杰・弗莱着力 探究的问题。关于塞尚的色彩,罗杰・弗莱 提出了“造型的色彩”的概念,以区别于传 之上。这些革命性的理论,对绘画本身的革 罗杰・弗莱谴责完全的抽象,他仍然注 重绘画中的情感因素。在这一点上,罗杰・ 弗莱还不是传统的彻底颠覆者,他对现代艺
提出要用圆柱体、球体和锥体来处理形象, 有独立于绘画主题之外的“构图的情感要
术家的普遍重视,被誉为“现代绘画之父” 占庭艺术的单纯和装饰风格相比较,并断定 。 家尤其有启发。他的某些偏激的艺术主张, 画即从拜占庭艺术里吸收了营养。这一观点 中得到进一步强调。 传达出普遍的精神观念,其影响巨大,时至 今日,仍然在继续深化。但在罗杰・弗莱时 代,对文艺复兴以来审美传统的挑战,需要
谭红梅 安徽阜阳大学美术学院讲师
温室里的塞尚夫人
塞尚
亚威农少女
毕加索
现代绘画的主题》发表不久,新的倾向在立 体主义中出现了。马塞尔・杜尚开始实践一 种完全没有概念化、 没有任何清规戒律的艺 术。 德罗内则开始尝试一种完全色彩化的绘 画。 立体主义艺术家在朝着一种全新的方向 前进。从立体主义开始,阿波利奈尔在变化 的风格中不断调整自己的立场, 他的关注和 莱所言: “毕加索或马蒂斯抑或杜桑,他们 在冒险时,并不是孤独一人,作为立体派画 家的喉舌,阿波利奈尔一直站在他们的身 边。 ”莱玛特尔说: “阿波利奈尔在立体主 义, 进一步说是在整个现代主义艺术的形成 估也不会过分。 ” 毕加索把其称为 “立体派的教皇” 而人 , 们普遍认为阿波利奈尔是毕加索的“精神上 的导师” 。
价。弗莱对塞尚的作品做纯形式性的研究, 统绘画中色彩通过素描与明暗法附加于物体 夫林的形式分析和贝尔的“有意味的形式” 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从结构主义到立体主义
From Structuralism to Cubism — Record of Art Criticism of Rasho Linley and Apollinaire
050
艺术的审美趣味,现代主义绘画之父保罗・ 塞尚的名字基本上无人知晓。罗杰・弗莱把 法国当代艺术介绍给了英国观众,并亲自策 划主持了两届后印象派展览,通过这两届展 览,罗杰・弗莱发展了他的形式主义美学的 一般观念。罗杰・弗莱的论文《论美感》中 素” 作为基本的形式主义信念, , 至今仍是整 座现代主义大厦的基座之一。罗杰・弗莱在 对塞尚和高更的作品进行评价时,将其与拜 塞尚的风格受益于格列柯,而格列柯早期绘
在罗杰・弗莱的 《造型艺术中的表现和再现》 在诗人艺术批评家阿波利奈尔那里找到清晰 后印象绘画表达了艺术家的个人情感, 象派后的立体主义。
付出极大的智慧和努力。 对罗杰・弗莱而言, 目标是创造更真实的艺术,其最大的影响是
国际美苑
2009・08
美术大观
掀起了对“真实”的新主张和新观念。它所 承袭的 19 世纪末传统, 其一来自后印象主义 所强调的平面性,其二来自象征主义者反自 然主义式的迂回再现手段,使写实主义面临 了重新界定的强力震撼。主要成就是对塞尚 后期绘画的抽象视觉分析以及毕加索发现的 来自非洲民族面具上的反自然主义式的表现 手法。 1905 — 1918 年间,阿波利奈尔直接从 巴黎的先锋艺术家的工作室中传播着的概 念中抽取他的观点。大量的艺术家谈话也 许有些许误导性,但比任何文献和资料更 能反映当时真实的先锋语境。 而此时, 正是 毕加索和勃拉克携手探索如何再现视觉对 象的概念。他们期望打破图像绘画的传统 手法,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时间和地点,即 “分析的立体主义”时期。巴黎的先锋派艺 术家, 尤其是毕加索的绘画理念, 深深打动 了阿波利奈尔。 毕加索毫无疑问是现当代艺术史最具有 从自然主义到表现主义, 从古典主义到浪漫 主义,然后又回到现实主义。在长达 70 年 用一生创造了惊世骇俗的成就。 在毕加索的 艺术经历中, 阿波利奈尔的友谊和鼓励于毕 加索而言是不可或缺的。 阿波利奈尔的艺术批评观和巴黎立体主 义绘画是同步进行的。阿波利奈尔比任何批 评家更重视批评文章的可读性,他反对一本 正经的逻辑性批评,这很符合他“诗化”的 风格。1905 年阿波利奈尔写了第一篇关于毕 加索绘画的短评,此时,毕加索的立体主义 开山之作《亚威农少女》 (1906 — 1907,纽 约,现代美术馆)尚未诞生。毕加索的立体 主义观念乃植根于塞尚艺术的构成法。但是 阿波利奈尔的不修边幅和诗人气质无疑打动 了毕加索敏感的神经。从此,在立体主义的 基础上建立绘画的新向度,成为阿波利奈尔 和毕加索共同的追求。稍后的综合立体主义 不再解析某一具体对象,而是利用多种不同 的素材组合去创造一个主题意念。绘画不再 是透视物象的窗子,而是发生组合现象的场 所。这些真实的东西所组成的主题意义不是 任何事物的模拟品。在毕加索其后所有惊世 骇俗的风格变革中,无不处处显示着阿波利 奈尔的影子。 毕加索一生都在超越自己,这和阿波利 奈尔最早对他的影响有很大关系。马蒂斯绘 画的知觉和理性,也很早被阿波利奈尔发 现,他认为,马蒂斯在有逻辑性的构造他的 绘画,它们是“逻辑地”组合,并不包含任 何偶然的东西在内,他在这里达到了有机统 辑的”这个概念,是来源于古老的形式和象 征意义。从此,阿波利奈尔对艺术品的批评 们未必清楚,一幅画在其是战马、裸女或某 个传说之前,本质上就是一个平面,只不过 在《三种造型美质》这篇文章里,阿波 利奈尔提出了他那个最著名的隐喻: “一个 人不能总是扛着他父亲的尸首。他得把他丢 下, 让他与其他死者为伍。 他可以追忆他, 想 念他,并带着崇敬的口吻谈论他,但是我们 父亲的尸首,就是这样一个传统,它压在每 一个创造者的肩上, 要往前走, 必须抛弃。 但 这里仍然有继承的含义,但与学院派在传统 个艺术家都需要有特殊的勇气,在自己的道 路上摸索前行,在黑暗中向前伸出自己的 手,抓住每一个改变自己的机会。同时,也 要不可避免地面对被后代淘汰的厄运: “现 代主义者是一个清醒地意识到他的弑父者形 象,并清醒地意识到有朝一日他自己也会是 被后来者杀死的人。但是,被杀死的只是他 的躯体,作为艺术家的灵魂,如果他达到足 够的高度, 则将进入波德莱尔所说的 ‘永恒’ 之中。 ” 其后, 阿波利奈尔敏锐地发现立体主义 已经处于完全抽象主义的边缘, 并宣布纯绘 画不涉及主题也回避自然的观念, 甚至绘画 的主题材料也已成为绘画形式中一种多余的 可丢弃的东西, 一种还原为本质特征或纯粹 化的风格正在形成。果然在阿波利奈尔《论
影响力的画家,一生画法多样、风格迭变, 一体的概念。 在这里, 阿波利奈尔解释了 “逻
的创作生涯中毕Βιβλιοθήκη 索从不受羁于任何束缚, 由对主题的关注转向了对形式的批评: “人
覆盖着按照一定秩序加以安排的色彩而已。 批评,使抽象主义成为一种可能。正像巴克 ”
无论如何评 的脚步得徒劳地从埋葬死者的土地上离开。 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的重要性, ”
术的辩护不是建立在前卫的,亦与过去决裂 的观念之上,而是建立在对历史的继承上, 以及人类知觉与知识增长的信念上,他把后 印象绘画置于艺术史的延续性框架里来确定 它的地位。罗杰・弗莱作为后印象主义理论 批评家的声誉建立在对塞尚的研究之上,其 形式主义研究不是指表现内容的形式,而是 具有几何形式的结构主义。罗杰・弗莱意识 到塞尚绘画的 “原始型” 并将其归纳为结构 , 主义理论,结构主义的原则导致了后来的立 体主义。 二、阿波利奈尔与立体主义观念 20 世纪初期先锋艺术批评的情境,可以 的答案。阿波利奈尔的研究和学术重点是印 19世纪末以来萌芽的诸多现代艺术运动 中,立体主义也许是个最丰腴的分水岭,许 多方面都堪与意大利文艺复兴相比拟。它的
满足于这种瞬间性和主题性的印象主义作 “逻辑” 他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保罗・塞尚。 , 在 品,他们更注重形式因素,注重精神价值方 《塞尚研究》中,罗杰・弗莱完全依据艺术家 面的探索。 罗杰・弗莱作为形式主义批评家, 的技法和构图对塞尚艺术品做出精辟的评 他着重于视觉艺术中“纯形式”的因素,诸 如逻辑性、相关性与和谐性等,而忽略作品 的主题事件及内容。他认为艺术品的形式是 艺术中最具本质的因素,这一点和后印象主 义理念遥相呼应,不谋而合。 把塞尚艺术引入英国的, 是罗杰・弗莱。 亦有来自几个方面的影响,其中自然有沃尔 并有桑佩尔和李格尔对自然形态转变为抽象 主题的理论研究。 在罗杰・弗莱以前,拉斐尔决定了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