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简谱与五线谱教学的转换
从个人角度来说,我一直喜欢简谱,总感觉看简谱找感觉比五线谱要好,最简单的数字映像在大脑是最浅显的能动反映,而五线谱却要不停的应对什么固定调唱名法或首调唱名法。
所以从一年级开始,我在音乐课堂上呈现的都是简谱教学。
然而本学期开始,为了响应省音乐学科要求,市教研室要求所有音乐课堂要使用五线谱教学,这让我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了。
常规教学我一如既往地采用简谱示范,偶尔穿插着五线谱歌谱,算是想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接受它,不为别的,我是担心学生们被绕糊涂了。
那天教学歌曲《顽皮的小杜鹃》,我第一次尝试着让学生们自己在黑板的五线谱表上标注出固定调的do、re、mi,引导他们知道音符在音阶上线与间的关系,这应该是我和学生们第一直面五线谱。
这一次的五线谱学习,我真的没有预估它的能量大小,直到教学歌曲《白鸽》。
歌曲《白鸽》是一首F大调的歌曲,从计谱上来说,简谱还是1234567,而线谱却要把固定调的fa唱为do,以此类推。
唉!我自己的脑子都开始缠绕了。
鼠标走到歌谱中的第三间音符上,我告诉学生这是sol,那你知道第二个音符唱什么吗?教室里齐刷刷地回答“是mi”,说真的,我心里当时充满惊喜,却要傻傻地问学生“你们怎么知道的?”我们几乎相当顺利地标注出这首歌曲的字母谱,在原有的简谱识谱基础上,完美地再现了《白鸽》的音乐情景。
这节课告诉我,不能以自己的想法去假设或否定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