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西班牙关于贸易与合作双边协定的研究院系:法律学院姓名:苑瑾瑶专业年级:民商法1143学号:考号:30摘要..................................................................... . (1)关键词..................................................................... ..1一、双边贸易的内涵及其法律依据 (1)二、中西双边协定的发展 (1)三、西班牙在华投资项目 (2)四、中西的双边贸易关系及合作实例 (2)五、中西投资情况 (2)六、中西协定的主要特点 (3)七、解决西班牙贸易劣势的建 (3)摘要联合国贸易组织的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07年底,中国已签署的双边投资协定超过120个,仅次于德国位居世界第二。
在与一些国家谈判以缔结新协定的同时,中国也在积极修订原有的协定。
例如自2003年12月在与德国重新签订了双边投资协定后,中国又分别于2005年4月、2005年11月和2005年12月,与芬兰、西班牙和葡萄牙重新签订了双边投资协定,同时中止了与这些国家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缔结的协定。
其中,西班牙是一个对外贸和外经依存度较高的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是欧盟国家,占其进出口总额的%和%.可以看出西班牙对外贸政策是相对积极的。
本文着重在我国与西班牙签订的双边协定的发展与影响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中国,西班牙,双边协定,经济贸易,合作一、双边贸易协定的内涵及其法律依据内涵:双边税收协定是指两个主权国家所签订的协调相互间税收分配关系的税收协定。
双边税收协定是当今国际税收协定的主要形式。
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尤其是税制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出于维护各自财权利益的需要,多个国家谈判就有关税收事务达成一个一致的协议是十分困难的,而两个国家之间就相对容易一些。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西班牙政府,基于两国间的友好关系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其经济与工业关系的愿望,认为长期的经济协定对于稳定的经济发展是有益上的,基于此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西班牙政府发展经济和公业合作协定》(1).双方同意继续发展两国间的经济和工业合作关系,并为此为目的,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遵守各自国家的法律与规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西班牙有关机构和企业进行合作尽可能提供便利。
(2)双方根两国经济和工业合作的需求和可能,确定对快打和深化双边合作作最合适的领域。
双方鼓励两国的企业和机构在下列领域合作,这些领域并无限制之意。
能源部门、钢铁部门、化工、石油化工和医药、机械和设备、交通运输、电讯和信息工业、食品加工工业、矿业、汽车工业、工程消费品工业和双方感兴趣的其他部门。
(3)双方积极共和国支持中华人民和西班牙有关机关和企业之间缔约各种协议和合约,并在这些协定中规定协议和合约项目的具体条件。
(4)双方意识到筹集资金对两国今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对于协定范围内进行合作项目,双方将根据立法规定支持给予优惠贷款政策。
二、中西双边协定的发展三、西班牙在华投资项目西班牙在华投资始于1980年。
截至2002年9月底,已批准西在华投资项目597个,协议金额亿美元,实际投入亿美元。
2002年11月份,新批合资企业87个,比上年增加%,合同外资金额17,262万美元,实际使用6,374万美元。
西在华投资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天津和广东一带,主要为食品加工、运输、轻工等行业。
其中知名度较大的企业有广东番禺糖果有限公司,生产“大大泡泡糖”;天津努德莱斯巴公司,生产“高乐高巧克力饮料”;阿尔萨运输公司,从事长途客运业务,已先后在深圳、天津、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开设了分公司,现有62条运输路线,520辆大型客车,雇员1500人(仅有8名西班牙籍管理人员),每年运载1160万人次到达420个目的地。
西班牙政府自1985年开始向中国提供混合贷款,用于资助两国经济技术合作项目。
迄今,西政府共向中方提供了8批混合贷款,累计约45亿美元,合同生效额约为22亿多美元,建成和在建的项目200多个。
合作领域包括化工、通讯、冶金、能源、纺织、机床、城建和轻工等行业。
四、中西的双边贸易关系与合作实例中国对西班牙主要的出口产品为:通用工业机械、电子机械及电子设备、服装、金属制品。
鞋靴、有机化学产品、纺织品、旅游制品积水产品等,从西班牙主要进口的为通用机械及电子机械,有机化学产品、塑料制品制成品、钢铁、特种工业专用机械以及矿产品等。
中西主要签署的主要经贸协定有:双标注册和保护协定、民用航空协定、政府间发展经济和工业合作协定、科技合作协定、避免双重征税和投资保护协定。
两国还建立了建立了将毛混合委员会机制,1998年升格为副部级。
建交后,中西经贸发展迅速,贸易额不断增长。
据中国海关统计,2004年,双标贸易额为亿美元,同比增长%。
西政府向我国提供了8笔贷款,总金额达亿美元,主要用于我国通讯、冶金、化工、纺织、建材等项目。
两国间较大的合作项目有:河南鸭河口电站、武汉第三炼钢厂、新疆和天津乙烯、以及浙江,上海等省市的程控电话项目。
目前,西在华的投资项目有870个,实际投入亿美元,是欧盟第六大对华投资国,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上海、广东一带,工业涉及轻工、运输和食品加工等。
我在西设立18家合资与独资企业,主要集中在贸易、渔业等领域。
中西签技术引进合同507项,金额为亿美元。
双方主要合作的领域为:电力、化工。
机械、城建和环保等。
五、中西投资情况西班牙对华直接投资情况(1993--2005)中国对西班牙直接投资情况注:单位,万欧元,资料来自西班牙工业旅游贸易部六、中西双边协定的主要特点1、中西双边贸易增长迅速,尤其是中国对西班牙出口增长迅速,贸易额连年创历史纪录。
按中方统计,2004年中西贸易额比2003年增加了亿美元,增长了%;2005年比2004年增加了33亿美元,增长了%。
按西方统计,2004年中西贸易额比2003年增加了亿美元,2005年则增加了亿美元。
按中方统计,2004年中国对西班牙出口增长了%,2005年更高达%,远远高于全国出口增长平均水平(%),中国对西出口增长速度在欧盟国家中处于领先地位。
按西方统计,2005年西班牙自中国进口增长了%,远远高于西班牙当年进口的增长率(%)。
2、中西贸易在西班牙对外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高。
虽然中西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中所占的份额较小,但在西班牙对外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2004年中国为西班牙第9大贸易伙伴,为西班牙商品的第18大市场、亚洲第二大市场,为西班牙第5大商品供应国。
2005年中国在西班牙的贸易伙伴的排名上升为第8位,为西班牙商品的第15大市场、亚洲第一大市场,同时继续保持西班牙第5大商品供应国的地位。
如保持目前的增长势头,预计2006年中国有望超过荷兰、美国而成为西班牙第6大贸易伙伴,排在法、德、意、英、葡5国之后,同时,中国对西班牙的出口额有可能超过英国,从而跃升为西班牙第4大商品供应国。
3、在中西双边贸易中,西方逆差逐年增加。
由于统计方法不同以及转口等原因,中西两国对双边贸易的统计数字有一定出入。
按中方统计,2005年西方贸易逆差为亿美元,占中国贸易顺差总额的%。
按西方统计,2005年西班牙对华贸易逆差为亿美元,占西班牙贸易逆差总额的%,中国为西班牙第二大贸易逆差国。
4、中西贸易有一定的互补性,但互补性不强。
在西班牙向中国出口的产品中,很大一部分为原材料,如废钢、废铜、废纸、废铝、塑料、钢材、锌、棉花、皮革、橡胶等。
在中国对西班牙出口的商品中,很大一部分为服装、玩具、家具、鞋、陶瓷等制成品。
尽管西班牙政府和企业做了大量的促销工作,西班牙商品仍未被广大中国消费者所接受,西班牙对华出口虽然增长较快,但出口额绝对值依然很小。
5、许多中国商品在西班牙的市场份额不断增加。
近年来,许多中国制成品,如服装、玩具、家具、灯具、鞋、皮革、钟表、家用纺织品、陶瓷制品、帽、水果蔬菜罐头等在西班牙进口同类产品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玩具、皮革制品、帽等已占到西班牙进口同类产品的40%以上。
许多制成品(如纺织服装、鞋、玩具、家具等)与西班牙传统制成品形成激烈的竞争。
6、在中西贸易中出现了一只不容忽视的生力军——华人华侨公司最近五年来,许多旅西华侨华人一改过去经营餐饮业的传统,纷纷开设批发仓库、杂货店、百元店、食品店、服装店、箱包店、鞋店等。
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的华人华侨贸易公司,以国内为依托,除向国内出口一些市场有需求的西班牙产品外,自国内进口的大量的纺织服装、鞋、帽、礼品、日用百货等,经营范围不断的扩大,进口数量逐年增长,在中西贸易的影响日益扩大,在西班牙日益引人关注。
七、解决西班牙贸易劣势的建议1、鼓励西班牙在华投资。
2、积极促成中西在中国各个领域的合作。
3、加强西班牙政府与公司组织的交流和合作。
4、加强在第三国际的市场。
随着近年来中国与拉美、非洲等地区国家合作的深入,西班牙各界要求与中国在上述地区加强合作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西班牙与拉美、北非等地区有着历史、文化渊源,与上述地区经贸合作密切,我方与西班牙合作既可以有助于我方与上述地区的经贸合作,也可以照顾到西班牙的传统利益,并有利于中西经贸合作的进一步发展。
我国在西班牙注册的合资或独资企业有近20家,以渔业和贸易业为主,最近两年华为、海尔、中兴等公司也相继在马德里设立办事处,开展业务。
渔业公司中的佼佼者是中国水产品驻拉斯帕尔马斯办事处,人数最多,发展最快,实力最强。
从事运输行业的有东方航空公司(提供了首条飞马德里的航线,每周两班)葡萄牙代理总公司和中海运公司等。
中西的合作下,双方的经济都得到了发展,在纺织品方面,中国更是处于出超的领先地位。
而在合作中中国也意识到,每一个双边贸易协定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一个重要环节,服务于中国整体的政治,经济利益。
中国多年的国际经济贸易经验表明,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因素,动态与国际分工的国家而言,双边、区域和多边贸易关系是不可替代的,相互影响,互为补充。
因此,中国英爱应该根据具体的国情,制定一套完善的双边与多边的经济贸易战略。
,与国内的产业结构有效结合,从而为中国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使中国能够始终跟上不断发展的国际形势,在日益激励的国际环境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