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贸易基础知识教案

国际贸易基础知识教案

【课题】第一章第三节国际贸易基本概念
【教材版本】
肖文,应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国际贸易基础知识.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应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国际贸易基础知识习题集.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国际贸易的各个基本概念。

2.对相关的基本概念能够进行辨析。

3.能应用相关的基本概念进行计算。

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以及计算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克服对国际贸易学习抽象性的恐惧感。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国际贸易的各个基本概念及相关知识。

教学难点:
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的辨析,对外贸易量的理解与计算,国际贸易条件的理解与计算,外贸依存度的理解与计算。

【教学途径】
1.用身边的事例引出国际贸易的经济现象。

2.多用具体实例解释抽象概念,以便于学生接受和理解。

3.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鼓励他们发言,鼓励他们观察生活,帮助学生克服对国际贸易学习抽象性的恐惧感。

【教学媒体及教学方法】
制作PPT。

演示法、讲授法、分组讨论法、案例法。

【课时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导入
国际贸易有很多基本概念,是一门涉及知识非常广泛的学科。

第二环节新授课
一、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
[分组讨论]
请学生思考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在他们的印象中是一致的还是不同的?
[讲解]
1.国际贸易亦称为“世界贸易”,泛指国际间的货物和服务的交换。

由各国(地区)的对外贸易构成,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

国际贸易和对外贸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包括货物与服务的国际贸易和对外贸易称为广义的国际贸易和对外贸易;如不把服务贸易包括在内,则称为狭义的国际贸易和对外贸易。

2.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亦称“国外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货物和服务的交换。

海岛国家,如英国、日本等,也常用“海外贸易”表示对外贸易。

[辨析]
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是一组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

其联系在于:都是越过国界所进行的货物与服务的交换活动。

二者的区别表现在:(1)二者观察的角度不同。

国际贸易着眼于国际范围,站在全球的立场;而对外贸易则立足于某个国家(或地区),站在一国(或地区)的立场。

(2)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是一般与个别、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国际贸易既包括本国(或地区)与外国(或地区)的贸易,又包括他国之间的贸易;而对外贸易仅指本国(或地区)与外国(或地区)的贸易,不包括他国之间的贸易。

二、对外贸易值与对外贸易量
[讲解]
1.一国的对外贸易总值是指一定时期内(如1个月、1个季度、1年),一国的出口贸易值与进口贸易值之和。

它是反映一国对外贸易规模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都用本国货币表示。

世界出口贸易值是指一定时期内,世界各国出口贸易值之和。

世界进口贸易值是指一定时期内,世界各国进口贸易值之和。

各国一般都按离岸价格(FOB,即启运港船上交货价,其中不包括保险费和运费)计算出口额,按到岸价格(CIF,即成本保险费加运费)计算进口额,因此,世界出口总额往往小于世界进口总额。

[辨析]
世界出口总额与世界进口总额的关系。

答:从世界范围看,一国的出口就是另一国的进口,似乎世界进口总额理应等于世界出口总额。

但是,由于各国一般都按离岸价格(FOB,即启运港船上交货价,其中不包括保险费和运费)计算出口额,按到岸价格(CIF,即成本保险费加运费)计算进口额,因此,世界出口总额往往小于世界进口总额。

另外,与反映一国对外贸易规模的对外贸易额不同,如果把世界各国的进出口额相加作为国际贸易额,不仅会出现重复计算,而且没有任何独立的经济意义。

所以,世界贸易总值是指世界出口贸易总值。

[讲解]
2.对外贸易量是以一定时期的不变价格为标准来计算的对外贸易值。

为了反映进出口贸易的实际规模,通常以贸易指数表示,其办法是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计算的进口或出口价格指数去除当时的进口额或出口额的方法,得出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贸易值,便剔除了价格变动因素,就是贸易量。

[演示]
教师演示幻灯片,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对外贸易量的相关内容。

[计算]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P11页资料进行相关计算。

三、贸易差额
[讲解]
在一定时期内,如该商品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其差额称为贸易顺差,也叫出超、贸易盈余;
在一定时期内,如该商品出口总额小于进口总额,其差额称为贸易逆差,也叫入超、贸易赤字;
在一定时期内,如该商品出口总额等于进口总额,其差额称为贸易平衡。

[思考]
一国长期处于贸易顺差好不好?
答案:
一国长期处于贸易顺差不好,在经济落后时期可以保持一定的顺差,但经济发展后应尽可能保持在贸易平衡状态。

五、净出口与净进口
[讲解]
在一定时期内,如该商品出口数量大于进口数量,其差额称为净出口;
在一定时期内,如该商品出口数量小于进口数量,其差额称为净进口。

净出口和净进口都是以数量表示的。

它们反映一国在某种商品的贸易上是处于出口国地位,还是处于进口国地位。

六、国际贸易商品结构
[讲解]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比如1年)各类商品分别在进出口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变化的总趋势是:初级产品的比重逐渐减少,工业制成品的比重不断增加,尤其是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重增加得更为迅速。

[演示]
教师演示幻灯片,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相关内容。

七、国际贸易地理方向
[讲解]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是指国际贸易的地区分布和商品流向,也就是各个地区、各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和地位,通常用它们的出口额(或进口额)占世界出口贸易总额(或进口贸易总额)的比重来表示。

它表明各国和各洲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

[演示]
教师演示幻灯片,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国际贸易地理方向的相关内容。

八、国际贸易条件
[讲解]
贸易条件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比率,所以,贸易条件又被称为“进出口交换比价”或简称“交换比价”。

其公式为:TOT =进口价格指数
出口价格指数 如果TOT >1,该国贸易条件好转,出口一个单位的产品能换回超过一个单位的进口产品,则该国出口越多,交换越有利。

如果TOT =1,贸易条件不变。

如果TOT <1,贸易条件恶化,
[计算]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P14页资料进行相关计算。

九、外贸依存度
[讲解]
外贸依存度从定性的角度界定,应该是指一国的经济依赖于外贸的程度。

它的定量表示是:外贸依存度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对外贸易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

其公式为:%100GDP
M X Z ⨯+= 式中,X 为出口总值,M 为进口总值。

[演示]
教师演示幻灯片,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外贸依存度的相关内容。

【布置作业】
使用配套习题集《国际贸易基础知识习题集》(第二版),要求学生完成第三节的相关习题。

【教学后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