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学理论教程》考研童庆炳版2021考研笔记讲义

《文学理论教程》考研童庆炳版2021考研笔记讲义

《文学理论教程》考研童庆炳版2021考研笔记讲义第一编导论第1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1.1 复习笔记一、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一)文艺学的系统性文艺学作为对文学这一事物的完整的研究,也应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即由若干相互联系但又具有不同科学形态的分支构成的知识体系。

(二)早期的文艺学研究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最早研究文学的学问往往被称作“诗学”、“诗论”,即以对文学中最早发生的诗歌这一体裁的研究来统领对整个文学的研究。

(三)文艺学的分支国内外文学理论界一般把文艺学区分为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三个分支,这三个分支在研究的范围、对象、任务、功能上都有所不同。

(四)文艺学三个分支的区别美国当代著名学者韦勒克与沃伦对三个分支的区别:1.文学是一个与时代同时出现的秩序,这个观点与那种认为文学基本上是一系列依年代次序而排列的作品,是历史进程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观点,是有所区别的。

2.关于文学的原理与判断标准的研究,与关于具体的文学作品的研究——不论是做个别的研究,还是做编年的系列研究——二者之间也要进一步加以区别。

(五)三个分支的关系文艺学的三个分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作用,并不是截然分开的。

1.文学理论要以文学史所提供的大量材料和文学批评实践所取得的成果为基础。

2.文学史、文学批评又必须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为指导,离开这种指导,文学史、文学批评就失去了活的灵魂,成为一堆混乱的材料的堆砌和随心所欲的感想的拼凑。

(六)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三个分支之一,它与其他分支有极其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一般性的普遍的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着其他分支的研究,但它本身又必须建立在对特殊的具体的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的研究基础上。

二、文学理论的对象和任务(一)文学四要素的观点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提出了文学四要素的著名观点,他认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总是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四个要素组成的:(二)文学理论的任务1.研究文学活动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的特征,就构成了文学活动发展论。

2.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就形成了文学活动本质论。

3.研究作家如何根据生活进行艺术创造的过程和规律,就形成了文学创作论。

4.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就形成了作品构成论。

5.研究读者接受过程和规律,就形成了文学接受论。

三、文学理论的应有品格(一)文学理论的实践性1.文学理论是对古今中外一切文学活动实践的总结,它的出发点和基础只能是文学活动的实践。

2.文学理论的实践性品格,不但在于它来源于文学活动的实践,而且也在于它必须经得起文学活动的实践的检验。

3.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的态度:一要坚持,二要发展。

(二)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1.文学理论家在总结实践经验时,总是要依据一定的哲学、政治、道德、美学观点等,从而体现出一定的价值取向。

2.就现在的情况而言,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应该是民主的、科学的和现代的。

四、文学理论形态多样化的依据(一)文学理论形态多样化的依据文学理论的形态与文学研究的客体及视角密切相关。

(二)文学活动在意向上可以理解为两个过程1.文学创作一文学作品一文学接受过程。

2.文学生产一作品价值生成一文学消费过程。

3.正是由于同一客体可以形成多对象,并运用多视角、多方法加以研究,文学理论就形成了多样化形态。

五、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一)从文学创作一文学作品一文学接受这一流动系统看1.文学创作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反映论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视角,是揭示文学活动的基本视角,因此以反映论为基础的文学哲学是文学理论的一个基本形态。

2.创作一作品一接受过程,这是一个心理转换过程,因此采用心理学的视角,建立起文学心理学才能切人这些特殊的心理行为进行研究,文学心理学是文学理论的又一重要形态。

3.创作一作品一接受的过程,又是一个符号化的过程,文学接受首先要破译语言符号,而文学符号学也理所当然地成为文学理论的一种基本形态。

4.创作一作品一接受系统又是特殊的信息系统,从创作到作品发表,是特殊信息的传播,文学接受则是特殊信息的接收,从文学接受再到文学创作则是信息的反馈。

这样一来,从信息学的视角来研究文学活动必然会形成一个新的学科——文学信息学。

(二)从文学生产一作品价值一文学消费这个流动的系统来看1.从文学生产到文学消费是一个组织起来的社会文化过程,社会学的视角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视角,文学社会学无疑是文学理论一种重要的形态,而且在所有的形态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2.文学生产到文学消费的过程,又是文学艺术价值的产生、确立和确证过程。

艺术价值在文学生产中产生,在文学作品中得以确立,在文学消费中得以确证。

因此,由价值学视角所形成的文学价值学可以、也必然成为文学理论的一种形态。

3.面对创作一作品一接受和文学生产一文学价值一文学消费这统一的文学活动系统,还有一种把各种视角和方法融合在一起的理论,这就是文学文化学。

(三)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包括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和文学文化学。

1.2 课后习题详解1.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

答:(1)从学科归属上看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的三个分支之一,与其他分支有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一般性的普遍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其他分支的研究,但是它本身又必须建立在对特殊的具体的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的研究基础上。

(2)从对象任务上看①文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从而显示出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这就构成了文学活动发展论。

②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这就形成了文学活动本质论。

③社会生活是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但社会生活本身还不是文学,社会生活的原料必须经过艺术家的艺术创造,才能变成文学文本,而研究作家如何根据生活进行艺术创造的过程和规律,就形成了文学创造论。

④作家创作出来的文学文本在阅读、研究和批评中变成了作品,文学作品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其中题材、形象、语言、结构、风格等都是作品构成中的重要问题,而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这就形成了作品构成论。

⑤文本一定要经过读者的阅读、鉴赏、批评,才能变成审美对象,才能变成有血有肉的活的生命体,读者接受的过程和规律,就形成了文学接受论。

(3)从学科品格上看文学理论具有实践性和自身独特的价值取向。

①文学理论的实践性。

文学理论是对古今中外的一切文学活动实践的总结,它的出发点和基础只能是文学活动的实践。

先有文学活动的实践,然后才会有文学理论的概括。

文学理论的实践性品格,不但在于它来源于文学活动的实践,而且在于它必须经得住文学活动的实践的检验。

②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文学活动的价值取向应该是民主的、科学的和现代的。

a.民主的即以提倡广大人民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为依归,而不能以少数人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为依归;b.科学的即科学形态的文学理论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揭示文学活动的规律,总结出文学创作和欣赏的经验,具有深厚的学理性,不是一味迎合某种政治的需要;c.现代的即发展文学理论,就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们的社会已经向现代化迈进,我们的文学理论也必须实现现代性的创新。

2.文学理论有哪几种基本形态?其划分的依据是什么?答:(1)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

(2)文学理论分为这些形态的依据①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是复杂的多层次的系统活动。

从文学创作到文学作品产生再到文学接受,这是一个活动过程。

按马克思的理论,文学创作是一种“艺术生产”。

②同一个文学活动,在意向上可以理解为两个过程: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过程,和文学生产——作品价值生成——文学消费过程。

文学理论只有一个认识客体——文学活动,但同一客体可以成为多种视角所观照的多种对象,形成不同的研究形态。

1.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一、填空题______的《镜与灯一一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论述了文学的作品、作家、世界、读者四要素。

[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相关试题:艾布拉姆斯的代表作品是______。

[四川大学2011年研]【答案】M.H.艾布拉姆斯查看答案【解析】美国康奈尔大学英语系M.H艾布拉姆斯教授作于1953年的《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是现代文学理论的扛鼎之作。

本书着重讨论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同时也对西方文艺理论做了一个全面总结和回顾,从历史发展角度阐述了“模仿说”、“实用说”、“表现说”和“客观说”。

此外,艾布拉姆斯还在该书中提出了著名的文学四要素理论,即“作品、宇宙、作家、读者”。

二、名词解释艾布拉姆斯的艺术四要素[南京大学2011年研]相关试题:艾布拉姆斯所说的文学活动四要素[南京大学2010年研]答:艺术四要素是艾布拉姆斯提出的艺术活动观点。

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在他的《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艺术是一种活动,由四个相关的要素构成,即世界、艺术家、作品和读者,四者共同构成艺术活动活动。

这四个要素在艺术活动中形成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整体关系。

当下,“世界-作家-作品-读者”的四要素艺术活动说已经成为了中西文论界特别是中国当代文论界解释文学现象通用的和处于主流地位的艺术活动范式。

三、论述题比较分析以下三种关于文学性质的定义:诗歌是为了达到一种审美目的,而用有效的审美形式,来表示内心或外界现象的语言的表现。

(格罗塞:《艺术的起源·诗歌》)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称作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和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

(百度百科网)文学就是一个特定的社会认为是文学的任何作品,也就是由文化来裁决,认为可以算作文学作品的任何文本。

(卡勒:《当代学术入门:文学理论》)[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答:(1)第一种关于文学的看法实际上是一种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①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的定义文学从本质上说是意识形态。

作为意识形态,文学具有普遍的属性,也具有特殊的属性。

文学的普遍属性在于,它是一般意识形态;文学的特殊属性在于,它是审美意识形态。

审美意识形态,是指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领域,其集中形态是人们的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

审美意识形态在意识形态中具有特殊性:它一方面被看做意识形态的富于审美特性的种类,但另一方面又渗透着社会生活以及其他意识形态的因子,与它们复杂地纠缠在一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