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分析
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原称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由国务院批准公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于2006年9月19日公布并自2006年12月1日起施行的《风景名胜区条例》,风景名胜区是指具有观赏、文化或者科学价值,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可供人们游览或者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区域。
自1982年起,国务院总共公布了8批、225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其中,第一批至第六批原称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7年起改称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排名省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数
1 浙江19
2 湖南19
3 福建18
4 贵州18
5 江西14
6 四川14
7 云南12
8 河南10
9 河北10
10 安徽10
由上述表格可以看出安徽省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数量比较多,
在全国省份中看,属于中等偏上层次。
包括黄山风景名胜区,九华山风景名胜区,天柱山风景名胜区,琅琊山风景名胜区,齐云山风景名胜区,采石风景名胜区,巢湖风景名胜区,花山谜窟―渐江风景名胜区,太极洞风景名胜区,花亭湖风景名胜区。
安徽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主要分布在安徽南部地区。
安徽旅游定位是使安徽旅游由资源大省转变为旅游经济强省。
把安徽旅游经济培植成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实行“农、工、旅、贸”综合发展。
把安徽建成全国优秀旅游省份,“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旅游区成为世界旅游胜地。
但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安徽的国家级风景名胜旅游发展仍存在很多问题:
1.旅游业总量较低。
旅游收入总量指标综合反映了某个国家或地区旅游经济的总体规模状况和旅游业的总体经营成果。
从全省看,虽旅游业收入增加了很多,但在长三角旅游圈五省市中的排名仍靠后,其旅游经济总量还是偏低。
近年安徽省旅游业收入
年份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
旅游收入690亿840亿1150亿1814亿
2.旅游业的综合性配套服务有待加强。
从单纯的观光旅游向观光度假休闲旅游发展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目前,安徽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在游乐休闲设施、购物中心及金融、通讯、医疗方面投入
有待加强,游客在景点逗留时间较短。
3.旅游业创汇能力偏低。
近年来,我省提升了黄山、合肥、阜阳机场的接待能力,加大了对外宣传促销力度,但与全国周边省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以入境旅游促国内旅游这一方针已在云南省取得显著的经济成果,而在我省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
4.旅游管理有待进一步提高。
我省旅游业多元化投入体系逐步形成,但总体规模偏小。
相关的配套政策还不够完善,落实政策也不够到位,安徽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招商引资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产业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旅游的服务能力和国际化水平,有待更进一步促进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