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科研资源有序开放方案目录一、开放的指导思想二、开放的原则三、开放的内容、对象、时间、内容和条件(一)图书馆阅览室(二)图书馆自修室(三)体育馆(四)体育场(五)学术报告厅(六)校史陈列馆(七)水利科技园(八)网络教学资源(九)公共选修课、学术报告(十)校园开放日活动四、开放的宣传和管理(一)成立开放管理组织(二)加强资源开放的宣传(三)保证人员与经费(四)建立资源开放工作机制(五)建立资源开放工作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附件1: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根据《安徽省教育厅关于推进高等学校教育科研资源有序开放的意见》(皖教高〔2014〕13号)的精神,根据我院教育科研资源现状,结合我院教学、科研和社会需求工作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开放的指导思想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衔接”的战略部署,贯彻落实安徽省教育厅《关于推进高等学校教育科研资源有序开放的意见》,有序开放学院的教育科研资源,营造良好的科技文化氛围,服务地方、服务行业,提升地方和行业人员素质,尤其是青少年的科技文化素质,履行高校的文化传承职能和社会责任。

二、开放的原则开放教育科研资源要遵循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

要结合学校的优势和特色,发挥学校的学科和专业优势,发挥学校的行业特色,逐次推进;充分估计开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提前做出预案,保证工作正常开展。

要处理好教学科研和资源开放的关系,高等学校的首要任务是人才培养,学校的教育科研资源的直接功能是保证在校大学生和教师的教学科研需要,要处理好教学科研工作和对外开放的主次关系,优先保证校内需要,尽可能满足社会需要。

三、开放的内容、对象、时间、内容和条件(一)图书馆阅览室1、开放对象:学院所在地肥东县撮镇、龙塘镇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居民,全省水利系统单位和职工。

2、开放时间:自2015年1月1日学院新图书馆启用时起,每周正常上班时间开放。

3、开放内容:阅览桌椅、阅览室各类图书、杂志、报刊。

4、开放条件:保证校内师生优先使用的前提下免费开放,提供有效证件进入,服从工作人员管理。

5、责任部门:图书馆。

(二)图书馆自修室1、开放对象:学院所在地肥东县撮镇、龙塘镇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居民,全省水利系统单位和职工。

2、开放时间:自2015年1月1日学院新图书馆启用时起,每周正常上班时间开放。

3、开放内容:图书馆自修室及其设施设备。

4、开放条件:保证校内师生优先使用的前提下免费开放,提供有效证件进入,服从工作人员管理。

5、责任部门:图书馆。

(三)体育馆1、开放对象:学院所在地肥东县撮镇、龙塘镇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全省水利系统单位。

2、开放时间:2014年12月起。

3、开放内容:学院体育馆及其附属设施设备。

4、开放条件:接受单位集体预约使用,提前三天向学院基础部预约,视情况收取适当管理费和服务费。

5、责任部门:基础部。

(四)体育场1、开放对象:学院所在地肥东县撮镇、龙塘镇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居民,全省水利系统单位和职工。

2、开放时间:2014年12月起。

3、开放内容:学院田径场、足球场、篮球场及各类露天球场、露天健身场及其附属设施设备。

4、开放条件:单位集体使用需提前三天预约,视情况收取一定管理费和服务费;个人免费使用,但须服从工作人员管理,影响教学和学生正常课外活动时,管理人员可终止其活动。

5、责任部门:基础部。

(五)学术报告厅1、开放对象:学院所在地肥东县撮镇、龙塘镇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全省水利系统单位。

2、开放时间:2014年12月起。

3、开放内容:学术报告厅及其附属设施设备。

4、开放条件:接受单位或社区集体活动,提前三天预约安排,视情况收取适当的管理费和服务费。

5、责任部门:教务处。

(六)校史陈列馆1、开放对象:学院所在地肥东县撮镇、龙塘镇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居民,全省水利系统单位和职工。

2、开放时间:2014年12月起每月第一个星期三下午2:00-4:00(节假日、寒暑假除外)。

3、开放内容:校史陈列馆及其附属设施设备,展示安徽水利史和安徽水利教育发展史。

4、开放条件:免费开放,参观人员需登记,提供有效证件,服从管理。

5、责任部门:学院(党委)办公室。

(七)水利科技园1、开放对象:学院所在地肥东县撮镇、龙塘镇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居民,全省水利系统单位和职工。

2、开放时间:2014年12月起。

3、开放内容:学院水利科技园及其附属设施设备。

4、开放条件:免费开放,服从管理,影响正常教学科研活动室管理人员可中止外来人员参观。

5、责任部门:水利工程系。

(八)网络教学资源1、开放对象:面向全社会。

2、开放时间:即日起开放。

3、开放内容:我院开发建设的国家级、省级、校级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慕课以及其他网络教学资源,具体内容见/。

4、开放条件:免费开放。

5、责任部门:实验实训中心、教务处。

(九)公共选修课、学术报告1、开放对象:学院所在地肥东县撮镇、龙塘镇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居民,全省水利系统单位、职工。

2、开放时间:即日起开放(课程和具体报告时间地点见网上通知)。

3、开放内容:我院每学期开设的各类公共选修课、各类学术报告。

4、开放条件:在满足校内人员的前提下,可接纳校外人员免费旁听,须服从学校管理。

5、责任部门:基础部、教务处。

(十)校园开放日活动1、开放对象:全社会,尤其是有意报考我院的考生及其家长。

2、开放时间:每年暑假期间(一般在7月中下旬),具体时间另行网上通知。

3、开放内容:除学校涉密区域外的全部校园、设施、设备。

学校结合招生工作,向社会,尤其是有志报考我院的考生全面介绍学院情况,展示校园和各类设施设备,安排人员介绍。

4、开放条件:免费开放。

5、责任部门:学生工作处、实验实训中心、各系部。

四、开放的宣传和管理(一)成立开放管理组织为加强对教育科研资源有序开放的领导和管理,学院成立“教育科研资源有序开放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

1、领导小组组长:周银平(党委书记)李兴旺(党委副书记、院长)副组长:孙敬华(党委成员、副院长)张敏(党委成员、副院长)王荣雪(党委成员、干校校长)张临淮(党委成员、纪委书记)王强(干校副校长)夏雨(调研员)成员:陈送财(教务处处长)李一峰(学生工作处处长)吕同斌(财务处处长)毕守一(水利工程系主任)宋天武(机电工程系主任)满广生(建筑工程系主任)李宗尧(资源与环境工程系主任)丁亚明(电子信息工程系主任)陈时禄(管理工程系主任)黄建国(基础部主任)何继(图书馆馆长)陶有抗(实验实训中心主任)赵向军(科研处副处长、主持工作,教务处副处长)徐凤永(总务处副处长、主持工作)张胜峰(保卫处副处长、主持工作)汪永华(机械工程系副主任、主持工作)张思梅(市政工程系副主任、主持工作)戴崇(教务处副处长)2、办公室(挂靠教务处)主任:陈送财副主任:黄建国(基础部主任)何继(图书馆馆长)陶有抗(实验实训中心主任)成员:丁学所(学生工作处副处长)黄娟丽(财务处副处长)岳五九(基础部副主任)丁传奉(图书馆副馆长)孙洪德(实验实训中心副主任)王震(保卫处干事)蒯圣龙(教务处科研干事)(二)加强资源开放的宣传相关部门要加强宣传,使全校师生充分认识资源开放的重大意义,自觉参与到资源开放的工作中去。

建立资源开放专题网站,有关责任部门要及时更新网页,及时张贴宣传海报,面向社会告知资源开放的内容、时间、方式,积极欢迎广大受众来校参观、学习、工作。

学校宣传部门要及时在校园网发布资源开放工作的新闻报道,联系相关媒体,积极宣传资源开放工作取得的成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保证人员与经费资源开放工作领导小组与各部门相关工作人员负责具体落实相关工作;相关工作所需经费纳入学院年度财务计划和相关部门的经费计划;收费项目由财务处负责与物价部门交涉争取列入收费项目,未获物价部门批准的,学院将实施免费开放。

(四)建立资源开放工作机制学院鼓励各部门和相关人员积极参与资源开放工作,具体措施是:1、建立工作联动机制。

在资源开放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和资源开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具体协调下,具体责任部门负责落实相关工作,其他关部门予以配合。

2、将资源开放工作纳入部门工作考核,每学期进行一次资源开放工作大检查,每学年进行一次评比,结合《教学部门工作绩效考核》和《行政部门工作绩效考核》,对工作成绩突出的部门予以适当加分,没有按要求完成相关工作的给予适当减分。

3、将资源开放工作纳入个人工作考核,作为表彰先进、职称评聘、职务晋升的重要条件,对于工作不力,失职懈怠的,相关责任人员当年不得评优和职称职务晋升。

(五)建立资源开放工作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我院教育科研资源开放中的突发事件适用学院现已颁布实施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不再另行单独是定应急预案。

学院《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见附件1.附件1: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理在我院发生的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建立“信息畅通、反应快捷、处置有方、责任明确”的学院突发安全事故应急机制,切实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人身与财产安全,维护学院正常的教育教学生活秩序以及校园周边及社会稳定,依据教育部《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工作预案。

一、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在我院发生的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本预案所指的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影响校园安全稳定事件。

包括师生的各种非法集会、游行、示威、请愿、集体罢餐、罢课、上访等以及带有民族宗教或其他政治性的影响校园安全稳定事件。

2、重大治安灾害案件与事故。

包括:流氓滋事、群体闹事、打架斗殴、师生非正常死亡、失踪、出走等突发事件;学院发生的火灾、拥挤踩踏等重大安全事故,校园重大交通安全事故,大型群体活动公共安全事故。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包括学院内发生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学院师生健康严重损害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食物中毒事件,或学院所在地区发生的、可能对学院师生健康造成危害的重特大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4、地震灾害事件。

包括地震灾害以及由地震诱发的各种次生灾害等突发事件。

5、校园网络的突发事件。

包括由于病毒感染、黑客侵入等造成的网络瘫痪、吊线等突发事件。

6、影响学院安全与稳定的其它突发公共事件。

二、工作原则1、预防为本,及时管控。

坚持预防与应急处置相结合,立足于防范,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建立健全安全隐患、矛盾纠纷排查整改和调处机制。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发生突发公共事件后,在学院的统一领导下,学院各部门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