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每日一练之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教育中的仪式自古就有,如开学礼、成人礼、拜师仪式等。
仪式中包含着某种承诺,意在将一些美好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
“儿童”是孩子的特殊身份,但这个身份很容易就让社会低估。
心理学研究证明,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儿童渴望被社会接纳、认同。
儿童的身份价值得到重视才会发展其主体意识,去大胆、主动地实现自己的兴趣爱好。
成人常用“小孩”这个词称呼儿童,当孩子对团体中的某件事情的时候,成人总是会说“小孩子不懂,小孩子不会做……”,结果孩子感受不到足够的尊重、足够的认同,往往变得。
对于成人,孩子可能慢慢表现得,但却慢慢丧失了想象力。
(),而“儿童节”恰好是对儿童身份肯定的良好契机。
对儿童身份价值的重塑,一方面展现出社会对儿童的接纳、认同;另一方面也在暗示孩子,社会的发展需要他们从现在开始努力。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一脉相承蠢蠢欲动灰心丧气惟命是从B.薪火相传跃跃欲试灰心丧气言听计从C.一脉相承跃跃欲试心灰意冷惟命是从D.薪火相传蠢蠢欲动心灰意冷言听计从1.B/一脉相承:由一个血统或一个派别传下来;薪火相传:比喻学问和技艺等代代相传。
蠢蠢欲动:指敌人准备进行攻击或坏人策划破坏活动,含贬义;跃跃欲试:形容心里急切地想试试。
灰心丧气:因失败或不顺利而失去信心;心灰意冷:指灰心失望,失去进取之心,程度更深。
唯命是从:让做什么,就做什么,绝对服从;言听计从:说的话,出的主意,都听从照办,形容对某个人非常信任。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唯有儿童的身份价值得到重视才会发展其主体意识,去大胆、主动地实现自己的兴趣爱好B.儿童的身份价值得到重视才会发展其主体意识,去大胆、主动地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
C.儿童只有身份价值得到重视才会发展其主体意识,去大胆、主动地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
D.要想儿童的身份价值得到重视就必须发展其主体意识,去大胆、主动地实现自己的兴趣爱好。
2.C(原句存在主语不明确和搭配不当的现象)3.下列补写到文中括号内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孩子身份价值的重塑需要一场特殊的仪式B.一场特殊的仪式可以塑造孩子的身份价值C.孩子身份价值的重塑需要一些特殊的仪式感D.一场特殊的仪式可以满足孩子身份价值塑造的需要3.A/根据文意和陈述对象前后一致的原则。
4.根据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对出下联,井拟出恰当的横批。
(5分)上联:华夏儿女文武双全建伟业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横批:________________4.下联:炎黄子孙德才兼备展宏图(3分)横批:振兴中华(2分)5.根据下列要求,为漫画《大扫除》写一段文字。
要求:(1)概括说明画面主要内容。
(2)点明漫画寓意。
(3)40—60字。
(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画面上有三个学生,其中女同学和男同学正在大汗淋漓地打扫卫生,班长在一侧袖手旁观。
(3分)这幅漫画讽刺了学生干部中不以身作则的现象。
(2分)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李密《陈情表》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一外一内都强调一个“无”字,写出了自己举目无亲,家中乏人的困苦境地。
(2)李白的《蜀道难》中“______ ,_____ ”两句嵌入星宿名,极言山的高危,又刻画出了人们无可奈何的情态。
(3)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上片描写赤壁雄奇壮丽的景物,除写陡峭的山崖外,还以“______ ,______ ”两句描写汹涌澎湃的滔滔江流。
6.(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2)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3)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高三每日一练(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相比早已________的高铁,作为我国铁路另一高科技发展方向的重载铁路却一直________。
近日,由国家能源集团主办的首届重载铁路新技术新装备展览会在河北沧州举行,本次展览会围绕以“科技前行智慧重载”为主题,对我国重载铁路领域的发展现状与最新技术成果进行了全面表现。
进入展厅,中央的大尺寸沙盘首先映入眼帘,直观清晰地展现了国家能源集团铁路集疏运系统的地理分布。
展厅中最________的是由三节车厢组成的机车模型,它就是“神华号”十二轴交流传动电力机车。
(________)。
传统的机械开关地面过分相设备存在开关寿命低、故障率高、智能化程度低等缺陷,为此,神朔铁路分公司研制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载铁路智能电分相装置。
该装置能实现列车无感知过分相,对重载铁路的运能提升、降低设备故障率和司机操作强度、提高车—网匹配性具有重要意义,开启了铁路牵引供电技术新纪元,值得________。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家喻户晓无人问津有目共睹万古流芳B.脍炙人口鲜为人知有目共睹大书特书C.家喻户晓鲜为人知引人注目大书特书D.脍炙人口无人问津引人注目万古流芳1.C/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知道;脍炙人口:美味人人都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们都称赞(炙:烤熟的肉)。
无人问津:比喻没有人来探问、尝试或购买;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
有目共睹:人人都能看见,形容极其明显;引人注目:引起人注意。
万古流芳:好名声永远流传;大书特书:指对意义重大的事情特别郑重地加以记载。
2.文中划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本次展览会围绕以“科技前行智慧重载”为主题,全面展示了我国重载铁路领域的发展现状与最新技术成果。
B.本次展览会以“科技前行智慧重载”为主题,全面表现了我国重载铁路领域的发展现状与最新技术成果。
C.本次展览会围绕以“科技前行智慧重载”为主题,对我国重载铁路领域的发展现状与最新技术成果进行了全面表现。
D.本次展览会以“科技前行智慧重载”为主题,对我国重载铁路领域的发展现状与最新技术成果进行了全面展示。
2.D/A项,“围绕以‘科技前行智慧重载’为主题”句式杂糅;B项,“表现”和“成果”搭配不当;C项,兼具AB项的错误。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本次展览会的一道亮丽风景便是展览中的重载铁路智能电分相装置B.展览中的重载铁路智能电分相装置也是本次展览会的一道亮丽风景C.本次展览会的一道亮丽风景是展览中的重载铁路智能电分相装置D.展览中的重载铁路智能电分相装置则是本次展览会的一道亮丽风景3.B/从陈述对象的角度看,重点强调“新装备”,后面又有“传统的机械开关地面过分相设备”,所以“重载铁路智能电分相装置”应作主语,前面说了“机车模型”,后面再说“重载铁路智能电分相装置”,要用“也”连接。
4.下面是一则汽车广告语,请做简要评析,不超过70字。
(5分)别克君威——在动静中容智慧,于无声处见君威!4.①运用对偶,韵律和谐,朗朗上口,形象地表现了君威轿车机动性好、噪音低的特点。
②运用双关,“君威”即既可指车名,又可指“您的威风”。
(5分)5.阅读一段文字,以“志愿服务”开头,概括志愿服务的作用。
要求:①要点全面;②不超过50字。
(5分)志愿服务是一项以自愿且不图物质报酬为参与前提的社会事业,重在出力而不是出钱,致力于弥补政府服务和市场服务的不足。
这项事业有上百年的历史,在世界各地广泛开展,是推动社会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人的内心都有向真、向善、向美的一面,都期望实现个人的美好价值,志愿服务是把这种期望变为现实的一种途径。
志愿者在从事服务的过程中,会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5.志愿服务能够弥补政府和市场服务的不足,推动社会文明发展,实现个人美好价值(将实现个人美好价值的期望变为现实),使人(志愿者)获得精神满足。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6~7题。
(9分)眼儿媚王雱杨柳丝丝弄轻柔,烟缕织成愁。
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
而今往事难重省,归梦绕秦楼[注]。
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
【注】秦楼:秦穆公女弄玉与其夫萧史所居之楼。
此指王雱妻独居之所。
6.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词的上片侧重描写眼前之景,下片侧重直抒胸臆,表现了伤离的痛苦和无尽的思念之情。
B. “杨柳丝丝弄轻柔”描写了细嫩的柳条婀娜多姿的情态,乐景衬哀情,引发下文的愁绪。
C. 海棠未遭雨打,枝头盛放,梨花又似争先,如雪飘落,词人触目生愁,感喟韶华易逝。
D. “而今往事难重省”两句写出时光不能倒流、旧地不能重游、只好在梦中回去的伤感。
6.A.“侧重直抒胸臆”错。
7. 赏析结尾两句“丁香枝上,豆蔻梢头”的表达效果。
(6分)7.借景抒情,化抽象为具体。
词人将抽象的情感寄托在可视可感的丁香和豆蔻,感叹自己心底的深情像丁香花一般郁而未吐,多么希望能和自己心爱的人像豆蔻一般共成连理,词人借以来表达对妻子的无比思念与专注情意。
(6分)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2)韩愈在《师说》中写到当时士大夫阶层中普遍存在的对于从师的错误认识:“,。
”这种认识受到了魏晋六朝门阀制度观念的影响。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忧愤之作,其中“,”两句,抒发了对沦陷区的百姓安于异族统治的感慨,最为沉痛。
8.(1)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3)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高三每日一练(之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早春江上雨初晴,杨柳丝丝夹岸莺。
画舫烟波双桨急,小桥风浪一帆轻。
”人工智能机器人“九歌”____________,创作了这首清新别致、朗朗上口的小诗。
“九歌”创作之所以能信手拈来,是因为“熟读唐诗三百首”,它储存了从初唐到晚清的30万首诗篇,然后通过深度学习模型,(),按照主题需要解码输出一首完整的诗。
如今,人工智能技术____________,各式各样的智能机器人早已各显神通,“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综合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
俄罗斯在举办世界杯足球赛期间,“张小明”记者16天撰写了450多篇体育新闻,并与直播同步的速度发布,最终____________,一战成名。
“强大的人工智能崛起,要么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事,要么是最糟的。
我们应该竭尽所能,确保它的未来发展对我们和环境有利。
”斯蒂芬·霍金生前如是警醒。
当诗歌创作这一人类精神文化最后的堡垒被逐渐攻破,你我手中的饭碗岂不是岌岌可危?不过也有专家认为这是____________。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 牛刀小试蒸蒸日上众望所归庸人自扰B. 牛刀小试日新月异不负众望杞人忧天C. 初露锋芒日新月异众望所归杞人忧天D. 初露锋芒蒸蒸日上不负众望庸人自扰1.B(初露锋芒:比喻刚显露出某种力量或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