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便利店调研报告

便利店调研报告

便利店调研报告社区便利店行业调研报告近几年来,连锁便利店发展极其迅猛。

以7-11、可的、好德、快客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连锁便利店快速发展起来。

这些连锁便利店主打便利牌,产品价格较一般的大超高,利润空间大。

由于其遍布城市每个角度,已成为大超的必要补充,成长为与大超并列的主要渠道形式。

随着21世纪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大众消费水准的普遍提高,便利性购物将是一种消费方式,便利店将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

目录便利店相关概述一、便利店的定义二、便利店的分类三、便利店的特征四、便利店与超市的区别便利店行业概述一、便利店行业发展历程二、便利店行业发展条件三、便利店经营成功要素中国便利店行业发展环境分析一宏观经济分析二消费环境分析三政策环境分析(一篇好范文带来更多轻松)四社会环境分析中国便利店现状发展分析中国便利店发展现状分析二、中国便利店发展特点分析三、中国主要便利店发展概况四、外资便利店在华发展现状五、中国连锁便利店企业排名中国便利店发展问题及对策分析一、二、中国便利店发展主要问题连锁便利店发展问题分析三、中国便利店发展策略分析四、连锁便利店发展策略分析中国便利店行业发展趋势及前景预测一、中国便利店的发展趋势分析二、中国便利店的发展方向分析我们在便利店发展的机会分析一便利店的相关概述便利店的定义指以经营即时性商品为主,以满足便利性需求为第一宗旨,采取自选式购物方式的小型零售店。

便利店的分类从世界便利店的发展历程来看,通常被划分为两种类型:传统型和加油站型。

传统型便利店传统型便利店通常位于居民住宅区、学校以及客流量大的繁华地区,营业面积在50~150平方米不等,营业时间为15~24小时,经营服务辐射半径500米左右,经营品种多为食品、饮料,以即时消费、小容量、应急性为主,80%的顾客是目的性购买盛行于亚洲的日本,中国台湾。

加油站型便利店加油站型便利店通常指以加油站为主体开设的便利店,在地域广阔且汽车普及的欧美地区发展较为迅猛,2014年美国加油站型便利店占行业门店总数的76.1%。

便利店的特征距离的便利:这里的距离能够用步行时间来衡量,是指步行5分钟内能够达到,实际上往往比这还应该小。

这源于便利店网点众多。

2.购物的快捷:便利店商品突出的是即时性消费、小容量、急需性等特性,品种以生活必需品为主,实行进出口统一的服务台收款形式统计,顾客从进入便利店到付款结束平均只需3分钟左右的时间。

这源于店面小。

3.时间的便利:通常便利店的营业时间为16至24小时,全年无休。

让顾客只要有即时需求啦就能够就近满足。

4.服务的便利:正因为便利店网点众多,他实际上成为最贴近顾客的零售平台,提现便利顾客的服务性产品如公共事务缴费、快递业务收取等都非常适合。

成为啦服务网络很好的载体。

便利店与超市的区别便利店的店面小:面积多为60平米~120平米之间,货架数量多在20~30之间。

商品品项受限在3000上下;超市的店面较大:多在1000平米以上,货架远远多余便利店,品项至少要上万种,注重品种全的量贩。

2.便利店的网点众多:一个城市内多则上千家,少则近百家,本公司下属网点距离多在300~500米之间。

超市的网点较多:超市不可能向便利店那样网点众多,通常依靠社区,通常规模的社区一般只能容纳一两家超市,却能容纳数十家便利店。

不要小看这短短几句话,这可是便利店之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不论是业态特征,还是便利店与其他业态的差异,及便利店的定位经营管理,几乎所有都源自于这两个特点。

二便利店的行业概述便利店的发展历程国外的发展1946年,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南方公司创立了世界上第一家便利店―7-eleven。

在美国,1957年,只有500家便利店,到1990年,美国共有便利店84500家,网点密度为2940人/店,销售额接近1000亿美元,因此有人认为便利店是西方零售业的“爆发户”。

日本于60年代从美国引进便利店,由于迅速增长的就业妇女、迅速增长单身家庭、越来越多的家庭妇女在餐桌上使用预煮食品、经济收入的提高以及娱乐活动的增加等原因,使人们更加追求购物的便利性,为便利店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客观条件。

便利店在日本的发展是成功的,1991年,日本共有41050家便利店、网点密度为3045人/店,便利店在日本零售业销售总额中所占的比例为5%。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7-eleven连锁便利店,1991年的利润高达24.4%,位居日本零售业之首。

便利店在美国、日本等国家出现的时间和发展的背景并不完全相同。

但从总体上来看,便利店是超级市场发展到相对较为成熟国内的发展早在我国近代,就存在着两种便利店:一种叫“仕多店”,其名称来自英语“store”,是一种“洋便利”;另一种叫“烟杂店”,是一种“土便利”,商业街、弄堂口,凡是有人居住的地方大都会有这种“土便利“。

我国现代便利店早在超市大规模发展之前就已经出现了,最早是设在上海的“百式便利”。

在发展初期,超市与便利店除营业面积与经营品种有大小与多少之分外,两者没有显著差异。

罗森与7—11的进人,以及2014年以来新的竞争者的加入,给中国便利店的国际化发展打开了一个窗口,并树立了模仿的样板。

于是,便利店的经营水平有了新的发展。

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形式,如易购超便利、便利进地铁、北方的16小时便利店以及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为目标的便利型小超市等。

但是,中国便利店的发展仍然没有进入国际化竞争阶段,还没有开始真正的竞争。

中国幅员辽阔,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消费需求也千差万别,在一种业态的发展初期甚至在规模化发展阶段都不可能是一种模式。

但在多种发展模式中必然会存在一种或几种主导的、最具发展潜力的模式。

所以,对连锁企业决策者来说,发展模式与利润模式的选择以及阶段性的推进就成了经营的关键问题。

便利店的发展条件第三篇:关于交通路院区校园门口便利店的市场调研报告关于交通路院区校园门口便利店的市场调研报告调研人员:陆长清时间:2014-5-30调研目的及内容1:清楚的了解校园学生的消费能力和水平,使经营的超市能满足更多校园学生的需要。

2:了解校园学生的消费后以便制定合理的经营方案。

3:分析在学校附近开设这个便利店的利弊。

4:便利店营业的基本规划上海便利店市场现状据初步不完全统计上海大约有4500家便利店,平均3800人就拥有一家便利店,与日本及美国的平均水平相接近。

然而,门挨门的激烈竞争也使上海便利店目前陷入全线亏损的窘境。

我国的便利店企业为了将来的发展而使用了强占店面先入为住的战略,这样也是导致了便利店门挨门,店挨店的结果,而大家也都认为能熬到最后的将占据大部分的便利店市场。

另外据有关方面新近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上海便利店在2014年销售额与门店数的递增速度有所收敛,已经回落到35%,比2014年的增速降低了一半左右。

有关专家表示,在全国具有代表性的上海便利店的发展速度的减慢,预示着中国便利店的经营发展进入了整合期。

上海便利店发展的这一状况说明:在市内的便利店已经达到饱和,便利店的选址应该有所转战方向,而现代校园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向。

实施过程一:先分析问题1:优势a:由于是中规模的便利店,灵活度比较大b:经营模式并没有形成一定的固定格式,所以创新容易。

2:劣势a:由于距离比较近,可以比其他商家更理解校园学生的消费心理与需求b:地理位置好,学生更愿意到这里消费4:威胁a:校园内也有一家便利店,会抢走消费者b:由于规模不大,便利店的经营可能会不全面,不到位二:对于校外便利店状况探讨对于校园内学生来说,前往校外便利店消费已经成为他们的一种习惯,便利店基本能够满足学生们的需要。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便利店商品种类依旧不够齐全,生活日用品极度欠缺,无形之中就会损失一大块收入。

面对来自校园内便利店的压力,校外便利店无法做出及时而适当的措施,大批中专学生已经开始转向校园内消费。

校外便利店有的商品无法及时出售,导致出现许多尾期产品,令学生对便利店的印象变差。

三:对于便利店经营的建议1:产品应当更加适合高校学生,对于产品的定价应当在学生承受范围之内。

2:进货时应当按实际情况,尾期货品及时处理。

3:推出学生优惠政策,拉回客源。

第四篇:蔬菜便利店分析报告可行性分析报告一、市场调查与预测目前蓝郡东区实际入住已达到500—600户,西区多层已入住200户左右,高层入住200户左右,小区共入住900户左右。

目前这些业主买菜基本都在秦阳花园小区后面的农贸市场买菜,距离小区步行大约30多分钟,或者坐21路公交车去毛条路新纺市场买菜,目前小区入住900户居民,按照每天每户买菜量为6元左右,小区的市场需求量每日为5400元,再按照目前现有业主的30﹪的购买二、大型超市运作模式及运作模式介绍目前大型购物超市有三种运营模式,一、联营模式、二、直营模式、三、自营模式。

1、联营模式:就是超市提供场地,招揽厂家合作,厂家配备员工负责理货,根据不同商品进行扣点,一般蔬菜扣点在10%左右,蔬菜也分为普通蔬菜、无公害蔬菜和净菜,所以根据菜品的种类不同扣点也不同。

水果也有不同种类,所以扣点也不同大概在15%左右。

肉食也分不同种类,所以扣点也不同大概在10%左右,干菜在20%左右。

这种营销方式适合大型超市,不求利润过高,只求能够吸引更多的客源带动其他商品消费。

厂家进入卖场都需要缴纳押金,押金为质量保证金。

2、经销模式:就是超市自己的场地,自己招聘员工自己管理,只需要招几家供货商提供货源。

但是因为物流的问题,供货商一般在商品进入超市之前增加利润及物流成本,但是能够保证菜品的质量。

同时也会使得商品的成本增加降低利润。

3、自营模式:自采自销三、果蔬便利超市的优势分析1、信誉优势与一般农贸市场不同,果蔬便利超市的经营业主在进货和销售上进行统一管理。

与农贸市场相比,规范化的流程管理更能保证商品的安全。

果蔬便利店提供了高质量的商品,使得消费者果蔬便利超市的认可也为品牌经营提供了条件。

2、环境优势在购物环境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

果蔬便利超市中的产品整洁干净有统一的包装,摆放科学、有序并有宽敞的过道。

舒适的购物环境迎合了消费者的购物心里,提高了消费者效用。

3、交易优势超市果蔬产品的包装上都有标签,著名了商品的名称、规格、价格等,使人一目了然。

此外,消费者购物后的小票也是事后明晰责任,避免和降低顾客重要损失的凭据。

4、劣势分析经营成本相对较高,各项投入明显高于农贸市场,如租金、设备、标签、水电、人员工资等。

5、机会分析果蔬便利超市适应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的变化是果蔬便利超市经营快速发展的内在动因。

随着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农药、化肥和除草剂等化学物质的不断增加,食品安全问题也日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

在这背景下,农贸市场这一生鲜农产品零售业态所隐藏的各种弊端也日益显现出来,越来越不能满足消费者对卫生、健康和生活环境质量得要求,这也为果蔬便利超市的经营带来了发展良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