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标点符号专项练习1. 写写破折号在下列句子中的作用。
①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
______②“今天好冷啊!——你什么时候去广州?”小丽问同桌。
______2. 读课文《花的勇气》,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
______什么时候才能冒出来______我问______也许过几天______也许就在明天______小吕笑道______四月的维也纳可说不准______一天一个样儿______3. 按照原文《花的勇气》,给语段补充完整,并加上标点。
我惊奇地想:它们为什么不是在温暖的阳光下冒出来,偏偏在冷风冷雨中______呢?小小的花儿居然有如此的气魄______我的心头______ ______这一震______使我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什么______是勇气______4. 读句子,再正确选择。
从前,德国有个林务官,刚上任,就下了一道命令:把森林“打扫”干净。
这句话中冒号的作用是______,引号的作用是______。
A.提示下文B.表示引用的话C.表示有特殊意义的话D.表示着重论述的对象5. 课文链接,读句子,回答问题。
在以后的岁月里,不知怎的,我常常会想起这位顶碗少年,想起他那一次的演出,每每想起,总会有一阵微微的激动……这是课文最后一句话,说说你从省略号中读出了什么。
6. 读课文《鹬蚌相争》,把标点符号补充完整。
①______多好的一顿美餐哪______③这时候走来的一个打鱼的人______毫不费力地就把它们两个一起捉走了______7. 加标点。
西门豹面对着漳河站了很久______那些官绅都提心吊胆______连气也不敢出______西门豹回过头来______看着他们说______怎么还不回来______请你们去催催吧______说着又要叫卫士把他们扔下漳河去______8. 我会使用标点符号。
①老渔翁看了看我们说______ 孩子们______ 你们知道翠鸟的家在哪里______②这年春天______ 成千上万只燕子从南方回北方时______ 在瑞士境内遇到了麻烦______9. 读课文《寄给青蛙的信》,给下面的段落加上标点。
青蛙说______我天天坐在这里等朋友的信______可是一封也没有______我很伤心______10. 给下面的句子加标点。
①奶奶笑了也不是那串铃儿虽说声音好听还是比不上我最喜欢的铃儿②太难猜了冬冬说快告诉我吧您最喜欢哪只铃儿11. 我阅读,我快乐。
我爱落叶一天,当我背着书包放学回家的时候,看到一位老大爷沐浴在火红的晚霞中,将一堆黄灿灿的落叶轻轻扫到花园里,微笑地告诉我“它是一堆很好的肥料。
从此以后,落叶像彩色的风筝,不时飘落我的梦境……是的□有人爱春风□有人爱朝霞□有人爱鲜花□有人爱小草□但很少有人爱落叶□它似乎未得到过人们的青睐□在瑟瑟的秋风中、落叶悄悄地飘到大地上。
难道它们不再依恋秋天的树干?难道它们就喜欢孤独飘零?不,不是的,因为他们深深懂得自己奉献给人类的是整个绿的生命,绿的海洋,绿的希冀,绿的梦幻……(1)为文中的第2自然段加上标点。
(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3)作者赞美落叶是因为______。
12. 读课文《李时珍夜宿古寺》,加标点符号______鸡肠草______庞宪______你把药包拿来______李时珍拿过药包______从里面翻出两种草______它们的叶子十分相似______但是药性不同______怎样区别它们呢______李时珍端详了一阵______各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咀嚼______若有所悟______1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一个炎热的夏天,乌鸦出门去旅游。
路上,火辣辣的太阳晒得它口干舌燥。
它决定休息一下,喝口水,歇歇力,于是就收起翅膀,在路边的一个村口停了下来。
说来奇怪,乌鸦从村前找到村后,竟找不到一滴水。
村后原有一条小溪,由于天气干旱,早已干涸得没有水了。
这时候,迎面飞来一只花喜鹊。
乌鸦问__喜鹊老兄__这儿有水吗__花喜鹊回答说__这儿村民用的是井水__村村有口井__只是井很深__得想个办法才能喝到__乌鸦说__这个我有经验__它心里想:以前我喝瓶子里的水,瓶子里也是很深的,丢些小石子,水就涨上来……它来到井边看,井水果然很深。
于是,就衔来石子,一块一块丢进井里。
它一直忙到太阳下山,也没有见到井水往上涨。
又累又渴的乌鸦回到村口,始终没有喝到一滴水。
它叹息着:“唉,唉!老办法怎么不管用啦?”(1)认真读短文,给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正确的标点。
乌鸦问______ 喜鹊老兄______ 这儿有水吗______ 花喜鹊回答说______ 这儿村民用的是井水______ 村村有口井______ 只是井很深______ 得想个办法才能喝到______ 乌鸦说______ 这个我有经验______(2)在下面几个题目中选一个恰当的填在短文前面的横线上。
①乌鸦的经验②乌鸦喝不到水③乌鸦第二次喝水④老办法不行了(3)找出中心句。
(4)根据乌鸦找水地点的变换,用“‖”把短文分为四段。
概括每段的段意。
(5)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1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有错的一句是()A .弟子们埋头向前走。
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
B .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密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轻风是她甜蜜的絮语……C .蝙蝠的耳朵又怎么能“穿透”黑夜,“听”到没有声音的物体呢?D .我得到了一个启示:对于外界的压力,可以通过正面抗争去战胜它,但有时也需要像雪松那样先弯曲一下,做出适当的让步,以求反弹的机会。
15. 读句子,说说句中省略号的作用。
小梁,别浪费东西了。
我……我不行啦。
你们吃吧!表示______,说明了老班长______。
16. 给下面的一段话加上标点。
风奔跑着______吼叫着______来到了草原______它要卷起青草下面的黄沙______吹向田野______吹向城市______草原对风说______风啊______瞧你跑得那么急______累得呼呼直喘______你别再逞强了______我不会让你卷走黄沙的______风经过草原______带走的只有草原的清香______17.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九寨沟在四川北部南坪、平武、松潘三县交界的万山丛中,有几条神奇的山沟。
因为周围散布着九个藏族村寨,所以人们称它九寨沟。
从南坪西行40公里,就来到九寨沟。
一进入景区,就像到了一个童话世界。
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顶银光闪闪。
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
湖水清澈见底,湖底石块色彩斑斓。
从河谷至山坡,遍布着原始森林。
每当天气晴朗时__蓝天__白云__雪峰__森林__都倒映在湖水中__构成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图画__难怪人们把这些湖泊叫做__五花海__五彩池__呢__由于河谷高低不平,湖泊与湖泊之间恰似一级级天然的台阶。
由此形成的一道道高低错落的瀑布,宛如白练腾空,银花四溅,蔚为壮观。
继续向纵深行进,四处林深叶茂,游人逐渐稀少。
注意,这时你已经走到珍稀动物经常出没的地区。
也许,就在不远处,有一只体态粗壮的金丝猴,正攀吊在一棵大树上,眨巴着一对机灵的小眼睛向你窥视。
也许,会有一群善于奔跑的羚羊突然窜出来,还没等你看清它们,又消失在前方的丛林中。
也许,你的运气好,会在远处密密的竹丛中,发现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正若无其事地坐在那里咀嚼鲜嫩的竹叶。
也许,你还会看见一只行动敏捷的小熊猫,从山坡跑下谷底,对着湖面美滋滋地照镜子。
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1)辨字组词。
寨______ 候______ 沟______ 镜______塞______ 猴______ 构______ 境______(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林深叶______ 人间仙______ ______情画意异兽珍______ 行动敏______ ______无其事白______腾空银花四______ 高低______落色______斑斓五彩缤______ 清______见底(3)给文中划线的一段话加上标点。
每当天气晴朗时__蓝天__白云__雪峰__森林__都倒映在湖水中__构成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图画__难怪人们把这些湖泊叫做__五花海__五彩池__呢__(4)这篇文章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8. 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
1 昨天上午______我和爸爸在院子里种了一棵杨树______2 这个南瓜真大呀______3 天上的星星为什么掉不下来呢______19. 读课文《我给江主席献花》,给下列句子加上标点符号:①他转过脸来______亲切地问______你叫什么名字______是给江主席献花的吗______②______欢迎______欢迎______热烈欢迎______我和大家一样______挥动着手中的花束______高兴得热泪直流______20. 读课文《小麻雀》,给文段加上标点符号普季克又害怕又着急______一下子竟从地上飞了起来______落到了窗台上______紧跟着______妈妈也飞了起来______可尾巴上的羽毛却让扑上来的大花猫咬掉了______不过______她好像一点儿也不在乎______蹲在普季克身边______啄啄他的后脑勺______欢天喜地地问______怎么样______怎么样______21. 给下列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①______梦里飞行______说明你们是在长身体啊______老师解释说______②______为什么是九个月呢______我自己给自己提了个问题______为什么不是八个月______不是十个月______偏偏是九个月呢______2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在泰山上,随处都可以碰到挑山工。
他们肩上搭一根光溜溜的扁担,两头垂下几根绳子,挂着沉甸甸的物品。
登山的时候,他们一只胳膊搭在扁担上,另一只胳膊垂着,伴随着步子有节奏地一甩一甩,保持身体平衡。
他们的路线是折尺形的——先从台阶的左侧起步,斜行向上,登上七八级台阶,就到了台阶的右侧;便转过身子,反方向斜行,到了左侧再转回来。
每次转身,扁担换一次肩。
他们这样曲折向上登,才能使挂在扁担前头的东西不碰在台阶上,还可以省些力气。
担了重物,_______照一般登山的人那样直上直下,膝头是受不住的。
_______路线曲折,就会使路线加长。
挑山工登一次山,走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
(1)给下列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挑______山工(tiǎo tiāo)挑______明(tiāo tiǎo)曲______折(qūqǔ)曲______谱(qǔqū)(2)在选段中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担了重物,______照一般登山的人那样直上直下,膝头是受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