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防治措施
2.叙州区城区屠宰检疫工作站;四川省宜宾市;644600
摘要: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致病原因为病毒感染,使鸡发生急性呼吸道症状,而且病毒血清型较多,很容易发生变异,对养殖场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鸡传
染性支气管炎已经成为养鸡业发展的最大问题。
因此本文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
防治作为主要的叙述内容,对致病原因以及病鸡发病症状、预防措施等问题进行
探究,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防治提供依据。
关键词: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防治措施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致病原因为病毒感染,属于高接触性传染病,病鸡在发
病后会出现打喷嚏、产蛋量下降以及咳嗽等症状,日常简称鸡传支。
对鸡传染性
支气管炎疾病的特点进行分析,该病的变异速度较快,因此病鸡的临床表现更为
复杂。
鸡传支根据毒株不同,可以展现不同的类型,分别为呼吸型、腺胃型以及
肾型,其中以呼吸型为常见的疾病类型。
1.
流行病学分析
鸡传支只影响鸡群,对其他禽类的影响相对较小,不同年龄段的鸡都可以发病,但是主要以产蛋鸡以及雏鸡为主。
如果雏鸡有母源抗体,则对传支有一定的
抵抗力。
鸡传支的感染途径为呼吸道,病毒可以通过病鸡的唾沫进行呼吸道传播;病鸡也可对饲料、饮水造成污染或者沾到其它用具上,经过消化道传播。
大部分
养殖舍中的空气质量不佳,鸡舍较为拥挤,会导致鸡传支病毒更容易大范围传播。
病鸡在感染后传播速度较快,且发病率较高,虽然死亡率较低,但是会对养殖户
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鸡传支的潜伏期一般在3天左右,病鸡在发病前会长时间
带毒,因此一部分病鸡在康复后,很容易复发。
冬季的发病率高于其他季节,当
鸡群受到气候变化、温度以及应激等影响后,会诱发该病。
1.
鸡传支致病原因分析
1.
环境因素致病
如果养殖场的选址不合理,例如将养殖场建立在交通干线以及生活区附近,
就会导致更容易发病,在建立鸡舍时,如果鸡舍间的距离过于密集,也会导致鸡
群容易发病。
1.
管理因素影响
在天气突变的季节里,或者大风天气中,如果养殖人员没有做好保暖工作,
或者消毒工作不到位,就会导致发病。
在出现死禽、病禽时,如果没有及时处理
就会导致禽舍环境受到污染。
养殖密度过大,湿度、温度控制不当,都是该病的
致病原因。
1.
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影响
鸡群在感染白血病、马立克氏病等疾病后,会导致免疫系统受到破坏,使鸡
群出现免疫抑制,会导致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大幅度提高。
1.
鸡川支的临床分析
不同的鸡传支疾病,会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呼吸型主要发生在5周龄以下的雏鸡和产蛋鸡。
鸡群在感染后,会出现咳嗽、喷嚏等症状,一部分病鸡会眼角流泪,并且羽毛松乱。
病鸡呼吸会发生异常,精神萎靡,饮水量增加,鸡体体质下滑,在半夜时,一部分病鸡会出怪叫。
病鸡
的产蛋量会严重下滑,产蛋质量较差,会出现白壳、软壳、畸形蛋,致使生产性
能受到严重影响。
②肾型对于肾型传支病鸡,主要会影响20~30日龄的鸡群。
在患病初期,
病鸡会出现咳嗽、喷嚏的症状,一部分病鸡会出现张口喘气的症状。
患病第一阶
段主要以呼吸道轻微症状为主,主要包括喷嚏、咳嗽等,会出现假康复的症状。
在发病第二阶段,病鸡会出现排便异常,排泄出白色米汤状粪便,病鸡严重脱水。
③腺胃型腺胃型病鸡主要影响免疫过的鸡群,即20~90日龄的鸡,病鸡会
出现精神不振以及饮水减少等症状,一部分病鸡也会出现呼吸道症状。
在病症初期,病鸡的饮食状态不会发生明显异常,在患病两周后,病鸡的症状会发生变化,呼吸道症状减轻,饮食量减少,病鸡会大幅度消瘦,最后由于过于衰竭死亡。
1.
病原体分析
鸡传支的致病毒对常用消毒药的抵抗力不强,可以感染10~11日间的鸡胚,
导致鸡胚胎发育异常,在56摄氏度的环境中,病毒在15分钟内会被灭杀,在零
下20摄氏度的环境中可以保存7年,在高锰酸钾(0.01%)内3分钟就会被灭杀。
鸡传支病毒会不断生成新的血清型,变异速度较快,会对诊断造成极大的麻烦。
1.
病理变化分析
1.
呼吸型病理变化
对呼吸型病鸡的病理变化进行研究,发现病鸡的气管黏膜会充血潮红,在病
鸡的支气管以及气管等位置会发现渗出物,在气管的三分之一左右位置,可以发
现黄白色栓子。
对产蛋鸡进行观察,会发现产蛋鸡的输卵管会发生萎缩的症状。
1.
肾型病理变化
对肾型病鸡的病理变化进行分析,发现病鸡的气管等位置存在卡他性炎症,
输尿管由于尿酸盐沉积,出现扩张的情况。
1.
腺胃型病理变化
腺胃型病鸡的腺胃会显著增大,乳头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肌胃会进一步萎缩,体积减小,在肠道中会发现黄色的液体。
1.
鸡传支疾病的防治措施
1.
物理防治
首先需要对传染源进行控制,防治感染鸡群进入到鸡舍中;科学控制养殖密度,防止养殖密度过大,造成鸡群病变,而且也要对鸡群的病情进行动态监控,
一旦发现有疑似病症的病鸡,及时进行隔离治疗或者淘汰。
1.
药物防治
在成年鸡患病时,可以对病鸡使用龙达三肽皮下注射,并且对病鸡使用抗菌
药物预防感染的发生,可以在饲料中加入氟苯尼考以及盐酸恩诺沙星等药物。
对
于呼吸性病变可以使用泰乐菌素、利巴韦林以及双黄连进行治疗。
对于肾型病鸡,可以使用碳酸氢钠(0.1%)进行治疗,并且降低病鸡饲料中的蛋白含量,在饲料
中加入维生素A。
1.
疫苗免疫
使用本地的病毒株进行疫苗的制备,对一日龄幼鸡接种一次,在10日龄后,再进行一次免疫。
(四)加强日常管理
完善卫生防疫工作制度,将养殖管理责任落实到实处,并且严格执行相关管理,在管理时需要每天进行一次环境卫生清洁工作,定期消毒、打扫,将鸡舍内
的粪便清除,并且每周消毒2次,饮水器需要使用消毒液浸泡1次,每次饮用后,都需要使用清水刷洗一次,在产蛋阶段也需要每天擦拭一次灯泡,将废灯泡及时
更换。
(五)饲养管理
在雏鸡阶段,需要控制鸡舍内的温度,第一周的鸡舍温度保证在35℃,第二
周开始每周降低2~3℃,在第六周后脱温,育雏室的湿度应当控制在70%左右,
育雏室内的光照也要注意调整,充足的光照会使雏鸡的新陈代谢功能得到促进,
提高雏鸡食欲,在雏鸡三周龄后,使用自然光照。
在饮水管理上,雏鸡在开食前,需要将饮水加热到30摄氏度,并且在饮水中,加入适量的蔗糖,补充雏鸡的热量,保证雏鸡可以健康成长。
雏鸡第一次喂食饲料被称为开食,一般在雏鸡饮水
后3小时才可以开食物,开食选择的饲料颗粒需要大小适中,方便雏鸡食用,可
以将碎玉米、碎小米等煮至8成熟后,才可以喂食。
结束语:
对鸡传支疾病防治的主要方式为疫苗接种预防,但是由于该病的变异速度较快,毒株之间的差异较大,鸡群往往在注射疫苗后,也会受到传支毒株威胁,对
养鸡业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使病鸡的生长速度减慢,抵抗力变低,容易感染
大肠杆菌等多种疾病,因此需要加强防治,减少养殖户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黄瑞娟.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诊断及防治措施[J].山东畜牧兽
医,2021,42(11):34-37.
[2]王红涛.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综合防治措施[J].养殖与饲
料,2021,20(10):159-160.
[3]赵春艳.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防治措施[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21(15):81-82.
[4]苏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流行特点与防治措施[J].养殖与饲料,2021,20(02):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