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费用一般审计程序

管理费用一般审计程序

管理费用一般审计程序
一、审计程序 1.获取或编制管理费用明细表:(1)复核加计是否正确,并与报表数、总账数及明细账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

(2)将管理费用中的工资、福利费、无形资产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摊销额、折旧等项目与各有关账户进行核对,分析其勾稽关系的合理性,并作出相应记录。

2.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1)计算分析管理费用中各项目发生额及占费用总额的比率,将本期、上期管理费用各主要明细项目作比较分析,判断其变动的合理性;(2)将管理费用实际金额与预算金额进行比较;(3)比较本期各月份管理费用,对有重大波动和异常情况的项目应查明原因,必要时作适当处理。

3.检查管理费用的明细项目的设置是否符合规定的核算内容与范围,结合成本费用的审计,检查是否存在费用分类错误,若有,应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 4. 检查公司经费:
包括行政管理部门职工工资福利、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办公费和差旅费,是否系经营管理中发生或应由公司统一负担,检查相关费用报销内部管理办法,是否有合法原始凭证支持。

5.检查相关董事会及股东会决议,检查董事会费:包括董事
会成员津贴、会议费和差旅费等,是否在合规范围内开支,是否有合法原始凭证支持。

6.检查相关合同,检查聘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含顾问费):是否按合同规定支付费用,有无涉及到诉讼及赔偿款项支出。

7.检查诉讼费用并结合或有事项审计,检查涉及的相关重大诉讼事项
是否已在附注中进行披露,还需进一步关注诉讼状态,判断有无或有负债,或是否存在损失已发生而未入账的事项。

8. 检查业务招待费的支出是否合理,审批手续是否健全,是否取得有效的原始凭证;如超过规定限额,应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调整。

9. 复核本期发生的矿产资源补偿费等是否正确。

注意事项: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税费应在税金及附加科目核算。

10. 结合相关资产的检查,确认筹建期间发生的开办费:包括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借款费用等,是否在开始生产经营的当月起一次计入开始生产经营当月的管理费用。

11. 针对特殊行业,检查排污费等环保费用是否合理计提。

12. 选择重要或异常的管理费用:检查费用的开支标准是否符合有关规定,计算是否正确,原始凭证是否合法,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13. 抽取资产负债表日前后10 天的
凭证:实施截止性测试,若存在异常迹象,并考虑是否有必要追加审计程序,对于重大跨期项目,应作必要调整。

14. 根据评估的舞弊风险等因素增加的其他审计程序。

15.确定管理费用是否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恰当列报。

二、审计步骤1、获取或编制管理费用明细表并复核。

获取或编制管理费用明细表,对于客户已经编制了明细表的,取得外勤主管分拆的本科目明细表,并转换为底稿版;对于客户未编制明细表的,按照外勤主管下发的模板填写本科目明细表;复核加计是否正确;提示:实际工作中,
不能将编制、复核明细表程序简单地理解为数字填写和核对过程;我们编制、复核明细表的过程,也是对会计科目中是否存在异常现象做出初步判断的过程。

2 、对管理费用进行总体合理性分析。

计算分析管理费用中各项目发生额及占费用总额的比率,将本期、上期管理费用各主要明细项目作比较分析,判断其变动的合理性;提示: a 、切忌对管理费用进行漫无目的地抽查会计凭证,切忌机械地“走程序收集证据”。

审计
人员应多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从不同角度对被审计单位管理费用进行分析,从项目的异常变动中发现问题,寻求审计的突破口,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凭证抽查;b、分析性程序是
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重要的比率或趋势进行分析,包括调查异常变动。

通过分析性程序,能够寻找出会计报表可能存在的错报,减少详细的余额测试,提高审计工作的整体合理性和效率;c、除本案例所选择的分析性复核点以外,有效的分析性复核点还有对2-3 年的收入费用率(成本费用率)
的分析比较,对本单位管理费用与同行业、同类型企业的分析比较等; d 、一般可按以下费用子目与计提核算的会计科目的勾稽关系进行复核:工资一一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福利费一一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折旧一一累计折旧(管理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摊销一一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摊销一一长期待摊费用;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应付职工薪酬3、检查管理费用明细项目的设置是否符合规定的核算内容与范围,结合成本费用的审
计,检查是否存在费用分类错误,若有,应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

审计人员浏览了管理费用明细账中各明细项目的设置,发现“管理费用-其他”项目金额较大,内容繁杂,报表使用人难以理解,需要提请ABC 股份有限公司财务人员进一步归类与细分;经细分后再行检查,发现该公司将进口料件的关税费用155,000 元列入了管理费用,不符合管理费用科目核算内容与范围,因此作了审计调整。

提示:a、管理费用是指企业
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具有内容广、名目多的特点,重要的是要划清与成本支出、资本性支出、营业外支出的界限;b、管理费用和营业费用,其具体项目很多名称均相同,二者主要依据费用的发生环节来划分。

属于销售(营业)部门发生的,计入营业费用;属于管理部门发生的,计入管理费用;公共性的、不易划分的费用,一般也列入管理费用;c、应重点检查是否有其他科目不能列入、而随意列于管理费用“其他”子目的情况,从中往往可以发现被审计单位的“难言之隐”。

4 、交易检查测试。

选择管理费用项目中数额大的或与上期相比变动异常的项目,检查其记录的经济业务是否真实,原始凭证是否合法,审批手续、权限是否合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实质性测试的目的,应是从费用变动异常的项目中,找出被审计单位的异常支出;检查公司经费(包括行政管理部门职工薪酬、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办公费和差旅费)是否系经营管理中发生或应由公司统一负担,检查相关费用报销内部管理办法,是否有合法原始凭证支持;检查董事会费(包括董事会成员津贴、会议费和差旅
费等),检查相关董事会及股东会决议,是否在合规范围内开支费用;检查聘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含顾问费),检查是否按合同规定支付费用,有无涉及到诉讼及赔偿款项支出;检查诉讼费用并结合或有事项审计,检查涉及的相关重大诉讼事项是否已在附注中披露,还需进一步关注诉讼状态,判断有无或有负债、是否存在损失已发生而未入账的事项;检查业务招待费的支出是否合理,如超过规定限额,应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调整;复核本期发生的矿产资源补偿费、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税费是否正确;结合相关资产的检查,核对筹建期间发生的开办费(包括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借款费用等)是否直接计入管理
费用;针对特殊行业,检查排污费等环保费用是否合理计提。

发现问题:根据分析性程序结果,结合应交税金和其他应付款等科目,审计人员执行了询问、检查等程序,发现企业本年为了实现预期利润指标,未将本年已经交纳的印花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取暖费共12,619,440.88 元计入当期管理费用,而是将这些费用挂在应交税费和其他应付款科目的借方,从而达到虚增利润的目的,审计中进行了调整。

5、
审阅本期末、下期初明细账,对管理费用实施截止日测试,检查有无跨期入账的现象。

抽取资产负债表日前后共12 笔大额的非常规发生额,确认是否存在重大的跨期支出情况;若存在大额的跨期支出情况,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账务调整。

提示: a 、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
只有在相关的成本费用已经发生,才能确认相应的费用。

例如:对大额的广告费支出,应在向客户询问的同时查验广告费用是否已经确实发生;应取证相关合同,核对合同上记载的广告发表时间约定是否与客户的解释一致; b 、对广告费支出的列支,应取得广告业专用发票,如是一般企业的普通发票,不能列入广告费支出,一般可作为业务交际应酬费支出处理;C、对管理费用的截
止性测试,还可结合银行存款未达账项的查证一并进行。

6、
确定管理费用是否已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在财务报表中作出恰当列报。

检查管理费用列报是否恰当。

7、管理费用查验的重要提示:1、管理费用审计的重点应是关注费用的真
实性,企业所有发生的费用支出都应当对应着资产或服务的获得,并有合法原始凭证支持;2、对管理费用核算的内容,要关注所反映的交易实质,关注与企业其他事项的关联。

如有诉讼费发生,应关注诉讼状态,判断有无或有负债,或是存在损失已发生而未入账的事项;
3 、审计中,经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现被审计单位的异常支出:1)大额且偶发的支出; 2 )没有实质经济内容的支出;3)与相应经济活动内容与规模不相称的支出;
4 )原始凭证或单据不完整的支出;5)与关联方或权力部门(人员)之间的支出;6)与特
殊事项或特殊会计处理相关的支出;7 )内部部门或总部、分部之间的大额资金划拨。

5 、审计人员在审计小规模企业(尤其是小型私营企业)时,还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关注被审计单位的异常支出: 1 )个人费用计入企业账户;2)高价购买质次资产,收取回扣;3)白
条提现或大额提现;4)大额现金支出或购买馈赠品等。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