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骨骼隐藏在我们身体的内部,难以直接用眼睛观察,你觉得可以什么方法来研究我们的骨骼?(2)学生交流方法2、刚才同学们说了人体的骨头共有206块(板书),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支架——骨骼。
(1)骨骼和骨头的意思一样吗?(2)讨论区分【学生活动】骨头是指单根的骨头,类似于小狗啃的那种;骨骼是指整个身体的构架,骨头一块一块拼起来的。
3、把我们全身的骨头分成四部分——头、躯干、手臂、大腿。
(板书)(1)分组各摸一个部分,看能摸出几块骨头。
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分得清、摸出得多。
【学生活动】(2)小组汇报、交流(3)摸一摸我们的骨头,你可以感知到些什么?4(1)对照P.3骨骼图,了解骨骼的分布。
【学生活动】(2)书P.61,数数,各部分由多少骨组成?【学生活动】5、手是我们身体最灵巧的部分,现在让我们来看手的X光照片(示手部X光照片)数一下共有几块骨?(1)生数【学生活动】(2)汇报(3)手骨共有27块,成人全身的骨头共有206块,这些骨连接起来就构成了人体骨架,人体的骨架就叫做骨骼。
6、(示头骨图)头骨是什么样的?(1)生介绍(2)人体头部的骨骼总称颅骨,颅骨由脑颅骨和面颅骨构成。
颅骨共29块,包括脑颅骨8块,它们围成颅腔,容纳并保护着脑;面颅骨15块,构成面部的轮廓,容纳着视觉和嗅觉器官,也是消化和呼吸器官起始部位的所在;听小骨6 块,两只耳朵各有三块听小骨,构成一条听骨链,把鼓膜的振动传向耳蜗。
7(1)(示躯干图)躯干骨包括哪些骨?(2)躯干骨51块,包括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骨1块、尾骨1块、胸骨1块、肋骨24块。
12块胸椎、12对肋骨和1块胸骨共同围成胸廓。
胸廓上窄下宽,前后略扁,近似圆锥形,容纳并保护心、肺和大血管等器官,并参与呼吸运动。
8、四肢骨包括上肢骨和下肢骨各一对。
(1)(示上肢骨图)上肢骨包括上肢带骨(肩胛骨和锁骨)、上臂骨(肱骨)、前臂骨(桡骨和尺骨)和手骨(腕骨、掌骨和指骨),两侧共64块。
(2)(示下肢骨图)下肢骨包括下肢带骨(髌骨)、大腿骨(股骨)、小腿骨(胫骨和腓骨)、足骨(跗骨、跖骨和趾骨)和膝部的髌骨,两侧共62块。
9、游戏——看谁说得块。
【学生活动】(2)学生对照骨骼模型,摸一摸自己骨骼的各个部分。
(3)老师说出骨的名称,学生在自己身上指出。
10、拼装人体骨骼的模型图片。
【学生活动】(1)投影骨骼模型散图,共同认识各部分。
(2)学生自己拼装人体骨骼图,示师已做好骨骼图。
11、人体内骨骼系统中的数量由年龄决定。
一个刚出生的婴儿有275块骨,而一个成年人的身体里却只有206块骨。
因为,婴儿在成长的过程中,一些骨会合并在一起。
例如,婴儿刚出生时,其头盖骨分为许多块独立的骨,随着人体不断地生长发育,独立的骨合并在一起,形成了较大的头盖骨。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懂得骨骼有运动、支撑和保护的作用。
2、知道骨干里有骨髓和血管,骨髓可以制造血细胞。
3、知道骨硬而结实,可以生长。
三、观察骨的结构:1(1)你们知道自己的骨头是什么样子的吗?(2)我们现在不能把自己剖开来看自己的骨头,更不能把自己的骨头敲开进行观察。
那怎么办?2、比较鸡腿骨和石头:【学生活动】(1)用放大镜观察石头和鸡腿骨;(2)用锤子轻轻敲打石头和鸡腿骨的表面;(3)掂一掂这两样物品,感觉一下各自的重量;3、学生汇报、交流。
4、和其他动物骨骼一样,人的骨骼也是又硬又结实,它们可以生长,不但能长长,还能长粗。
骨头中间的软物质叫做骨髓,它能制造血细胞。
(示骨内部图)人的大腿骨比花岗岩还硬呢!四、了解人体骨骼的作用:1、人体的骨骼具有什么作用呢?(1)小组讨论【学生活动】(2)小组汇报2、体验人的骨骼有什么作用。
【学生活动】(1)全体“立正、稍息、坐正”(2)人能站得住、坐得稳,靠什么?(3)骨骼是人体的支架,它起到支撑的作用。
(板书:支撑)3、示颅腔、胸廓图:(1)头骨里面装有人体的什么器官?(大脑)(2)胸骨、肋骨、脊柱围成一个笼子,里面装有什么?(各种内脏)脑、心、肺等都是人体内部重要器官,想一想,骨骼起着什么作用?(板书:保护)(3)颅骨保护着脑髓和感觉器官;胸骨和肋骨保护和支持着心、大血管、肺等重要器官;盆骨等保护和支持着消化、泌尿、生殖器官。
4、我们每天做操,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都离不开骨骼的帮助。
骨骼还具有运动的作用。
(板书:运动)5、小结:人的骨骼具有运动、支持躯体、塑造体形、保护内脏器官等多种作用。
五、巩固拓展:1、通过两节课的学习,你对人体的骨骼有了哪些了解?2、补充:了解人体内的另一种骨头——软骨。
(1)摸一摸鼻子尖,感觉到了什么?(2)鼻尖中含有软骨。
(3)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软骨会发生变化。
婴儿的骨骼大部分都是软骨,随着人体的生长发育,大部分的软骨会被硬骨所代替。
(4)当人停止发育后,大部分的软骨被骨组织完全代替。
当然,还存在少部分软骨,除了鼻尖的软骨外,在我们的膝盖处还有软骨。
【板书设计】1.骨骼头、躯干、手臂、腿脚骨头共206块作用:支撑、保护、运动【知识链接】1、骨骼中所包含的组织:(1)结缔组织硬骨、软骨、纤维性结缔组织、血管、血液。
(2)神经组织2、骨骼的功用:支持、保护、运动、造血(红骨髓)、储存脂质(黄骨髓)及矿物质。
3、骨骼的种类:长骨、短骨、扁平骨、不规则骨、圆骨〈种子骨〉(1)长骨----肱骨、股骨〈长比宽=非常大〉(2)短骨----腕骨〈长比宽=非常小,近似立方形〉(3)扁平骨----肩胛骨〈板状〉(4)不规则骨----脊柱骨(5)圆骨〈籽骨〉----膑骨〈通常很小,位于关节内层〉4、骨骼的大体解剖:中轴骨骼、四肢骨骼(1)中轴骨骼--头骨--颅顶骨----额骨、顶骨、枕骨、颞骨、蝶骨、筛骨。
(2)颜面骨----上颚骨、下颚骨、颧骨、鼻骨、腭骨、涙骨、犁骨、下鼻甲。
---舌骨(1) ---听小骨(6)(3)脊柱---颈椎、胸椎、腰椎、荐椎、尾椎。
--胸骨--肋骨5、各部重点:(1)枕骨 (1)由项平面的鳞部不成对部份:成对的外侧质块和不成对的基底部组成。
(2)枕骨大孔为颅腔和脊椎管之交通所在。
(3)舌下神经管。
(2)颞骨:外侧只看到鳞状部。
颧骨的颞突+颞骨的颧突=形成下颔枝部的关节(颞颚关节)及颧骨弓。
(3)蝶骨:大翼小翼之间是一三角形裂缝称眶上裂,有动眼神经(3)、滑车神经(4)、外展神经(6)及三叉神经的眼支(第一支)通过。
大翼上有三孔,由上而下分别为:圆孔(三叉第二支通过)、卵圆孔(三叉第三支通过)、棘孔。
(4)筛骨:(1)可区分为外侧质块、垂直板及筛板。
(2)由筛板向上的一三角形突起称为鸡冠,为脑膜附著点。
(5)上颚骨:上颚骨及蝶骨间有一裂缝称眶下裂(6)下颚骨:(1)髁状突和颞骨的下颚窝及关节结节形成关节,称为颞颚关节(可动)。
(2)下颚舌骨线为下颚舌骨肌起始。
(3)头骨中唯一可动。
(7)胸骨:胸骨柄、胸骨体、剑突。
【教学反思】(3)学生交流介绍。
2、人可以灵活地做各种动作跟我们身上的哪部分结构有很大的关系呢?(板书课题:关节)3、关于关节,你知道些什么?二、认识关节,体验关节的作用1、什么是关节?(骨头与骨头相连的地方叫关节)2、人体的支架——骨骼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人体由许多块小骨组成,而不是一块块的大骨,每两块小骨之间由关节相连。
3、介绍:关节可以分为固定关节和活动关节两种。
身体内的某些关节以某种方式连结后,骨的活动性较小,或是不能运动。
我们把这些骨的连接叫做固定关节。
头盖骨的骨就是由固定关节连结的,连接肋骨和胸骨的也是固定关节。
人体内的大多数关节都是活动关节。
活动关节使人体能够进行大幅度的运动。
4、活动一下身体,找一找身上有哪些是可以自由活动的关节。
【学生活动】(1)学生活动(2)学生汇报5、这些可以自由活动的关节有什么作用呢?你能想办法设计实验验证一下吗?6、如果这些自由活动的关节不能够自由活动了,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分组实验活动,体验一下关节被绑住之后做这些动作跟原来相比有什么不一样?【学生活动】(1)绑住食指关节——写字、穿回形针项链;(2)绑住肘关节——系鞋带、拉拉链、写字;(3)绑住膝关节——走路、下蹲。
7、汇报实验结果,交流试验体验。
8、如果没有关节,人体就会像木板一样僵硬。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关节的作用。
2、认识关节类型中的铰链关节、旋转关节和球状关节以及它们的活动形式。
三、体验关节的多种连接方式:1(1)按要求做各种动作,比较一下,身上的关节所能够做的动作有什么不同。
(2)学生交流汇报。
2、关节里面的骨头是怎么连接的?(1)学生猜测(2)你的预测正确吗?请阅读资料(示骨连接、关节类型等)(3)知道了什么?3、出示:完成下列各项活动:【学生活动】(1)转动你的胳膊;(2)从桌子上拿起一本书;(3)大幅度甩手;(4)转动你的头;出示:列出完成每一项动作所涉及到的关节的类型。
(1)这些活动用到什么关节?(2)找一找身上还有哪些部位的关节分别是这三种常见关节类型。
四、总结拓展:1、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关节有了哪些了解?2、关节还有什么作用?3、将你的脚尖踮起,然后迅速将脚跟落下。
比较一下,在身体挺直和膝关节弯曲两种状态下做这个动作,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自主练习】【板书设计】2.关节铰链关节旋转关节球状关节【知识链接】1、骨与骨之间连接的地方称为关节,能活动的叫“活动关节”,不能活动的叫“不动关节”。
这里所说的关节是指活动关节,如四肢的肩、肘、指、髋、膝等关节。
2、基本结构:(1)关节面(2)关节囊(3)关节腔3、(1)肩关节:由于关节囊包围肱骨头和肩胛骨的关节盂而成。
因肱骨头的关节面大,呈半球形,肩胛骨关节盂小而且浅,加上关节囊松而薄,所以,肩关节活动灵活,是全身易脱位的关节之一。
(2)肘关节:是一个复关节,由三个关节共居同一关节囊而成。
(3)桡腕关节:由桡骨的腕关节面与舟、月和三角骨构成,可做曲伸、内收、外展和环转运动。
桡腕关节与腕间关节共活动的范围是:屈最大,约90度,伸45度,内收40度,外展20度,环转度极小。
(4)腕掌关节:由下排腕骨与掌骨构成。
除拇指腕掌、小拇指掌关节能做屈伸、收展、对掌及环转(仅拇指腕掌关节有)等运动外,余三个腕掌关节基本不动。
(5)髋关节:由髋臼和股骨头组成。
由于髋臼较深能容纳股骨头的2/3,而且髋关节囊及周围的肌肉又比较强厚,因此,稳固性比肩关节大。
髋关节脱位也仅次于肘关节和肩关节。
(6)膝关节:由股骨下端的关节面,胫骨上端的关节面和髌骨关节面构成。
滑膜腔被两条交叉韧带分割。
前、后两条交叉韧带尚有防止胫骨前、后移位的作用。
(7)踝关节:由胫骨下端及内踝、腓骨外踝与距骨构成,属于滑车关节。
4、铰链关节(膝的弯曲伸直);旋转关节(肘部的旋转);球状关节(肩部的运动)5、关节主要有四种运动形式:(1)旋转运动骨围绕垂直轴或它本身的纵轴旋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