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课外名著导读及练习《培根随笔》

初中课外名著导读及练习《培根随笔》

初中课外名著导读及练习《培根随笔》《培根随笔》是英国随笔文学的开山之作,以其简洁的语言、优美的文笔、透彻的说理、迭出的警句,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读之犹如聆听高人赐教,受益匪浅”,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至今畅销不衰。

1985年被美国《生活》杂志评选为“人类有史以来的20种最佳书”之一;同年入选美国《优良读物指南》的推荐书目。

随笔主要是收录了一些议论性质的短文,涉及到政治、经济、宗教、爱情、婚姻、友谊、艺术、教育、伦理等方方面面,其中的《论读书》、《论真理》、《论嫉妒》、《论死亡》写得语言简洁文笔优美,说理透彻,警句迭出,蕴含着培根的思想精华,是他的著名篇章,也是培根文学方面的代表作。

《培根随笔》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宗教、爱情、婚姻、友谊、艺术、教育和伦理等等,几乎触及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作为一名学识渊博且通晓人情世故的文学家。

哲学家和思想家,培根对他谈及的问题均有发人深省的独到之见。

《培根随笔》以语言简洁,文笔优美,说理透彻,警句迭出,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读之犹如聆听高人赐教,受益匪浅”几百年来深受各国读者欢迎,据说有不少人的性格曾受到这本书的熏陶。

于今天的青年读者,读《随笔》就像听一位睿智的老人侃侃而谈,因为《随笔》里包含着这位先哲的思想精髓。

《培根随笔》中,培根用客观冷静的笔调写这些短小精悍的说教文章。

他不追求抒情效果,不卖弄幽默风趣,不谈自己。

所以读培根的随笔是听不到作者灵魂的絮语,也不像一位朋友在娓娓谈心,倒像是在听一位高人赐教,像是一位法官判案。

《培根随笔》为英国十七世纪著名科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所著,本书分为《论美》、《论善与性善》、《论真理》、《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

在《论求知》中,培根说道:“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

”可见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相当重要的.在《论友谊》中,培根说道:“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

”这说明了朋友是我们身边必不可少的一个角色,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从《培根随笔集》的《论真理》、《论死亡》、《说人之本性》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热爱哲学的培根。

从《论高位》、《论帝王》、《论野心》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热衷于政治,深谙官场运作的培根。

从《论爱情》、《论友谊》、《论婚姻与独身》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培根。

从《论逆境》、《谈幸运》、《论残疾》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自强不息的培根。

从《论伪装与掩饰》、《论言谈》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工于心计、老于世故的培根。

内容主要是一些议论性质的短文,主要讲叙培根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的态度和想法。

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宗教、爱情、婚姻,友谊,艺术,教育,伦理等许多方面,其中有《谈读书》、《论真理》、《论嫉妒》、《论死亡》、《论美》等著名篇章,是培根文学方面的代表作,语言简洁文笔优美,说理透彻,警句迭出,蕴含着培根的思想精华。

该书1597年出版时只有10篇文章,1612年出版增至38篇,1625年版增至58篇,培根逝世31年后的1657年Rawely将培根未完成的随笔《论谣言》作为第59篇收入最终构成了今天流行的版本。

培根随笔是英国十七世纪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所著。

这位被马克思称之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的科学家,出生于豪门,自修获得律师资格并步入政界,几经波折后成为了国家重臣,最后又因一桩受贿案被国会弹劾去职。

《培根随笔》主要讲叙培根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的态度和想法。

本书的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宗教、爱情、婚姻、友谊、艺术、教育和伦理等,对于各种方面的内容培根都写出了自己的想法,从字里行间透露出培根的人生态度和处事方式。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1.《培根随笔》的作者是()A.列夫·托尔斯泰B.雨果C.弗兰西斯·培根D.高尔基2.作者是什么国家的人()A.英国B.俄国C.美国D.中国3.《培根随笔》体裁以及类型是()A.广大人民群众B.贫穷百姓C.哲学家D.世家贵族子弟4.培根最重要的成就是在那两个领域的建树()A.思想和政治B.精神和劳动C.思想和哲学D.哲学和政治5.作者还倡导通过()解释自然的奥秘。

A.总结归纳B.经验归纳C.实验D.看书答案:1-5 CAACC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6.《培根随笔》为()十七世纪著名(),()和经验主义哲学家()所著.7.本书分为:()()()()()()()等多篇随笔.8.()是培根的主要哲学著作之一,首次发表于1620年。

9.从《培根随笔》的“论真理”、“论死亡”、“论人的天性”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的培根。

10.从《培根随笔集》“论高官”、“论王权”、“论野心”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的培根。

11.从《培根随笔》“论爱情”、“论友情”、“论婚姻与独身”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的培根。

12.从《培根随笔》“论逆境”、“论幸运”、“论残疾”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的培根。

13.从《培根随笔》“论作伪与掩饰”、“论言谈”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的培根。

14.《培根随笔》在《论求知》中,培根说道:“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

”可见(),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相当重要的。

15.《培根随笔》在《论友谊》中,培根说道:“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

”这说明了()16.《培根随笔》在《论猜疑》中,培根说道:“当你产生了猜疑时,你最好还是有所警惕,但又不要表露于外。

这样,当这种猜疑有道理时,你已经预先作了准备而不爱其害。

当这种猜测疑无道理时,你又可避免因此而误会了好人。

可见()。

17.培根的主要建树在哲学方面。

他自称“以天下全部学问为己任”,企图“将全部科学、技术和人类的一切知识全面重建”,并为此计划写一套大书,总名(),虽然只完成1、2两部分,但已造成重大影响。

18.《培根随笔》体裁以及类型:哲学散文随笔集,()19.《培根随笔》主要内容:涉及()、()、()等,其中多数与个人省会密切相关,比较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

20.《培根随笔》中《谈美》:这是一篇()的文章,作者主要阐述了“美德比美貌更重要”的道理。

短文笔墨不多,但却十分精彩,说理透彻,且语言优美。

他在培根的随笔中颇有代表性,集中体现了培根善于用诗话的语言阐述精辟的哲理的特点。

21.《培根随笔》中《论拖延》:这是培根谈论()的哲学小论文。

作者用举例子、作比喻的论证方法,告诉我们要善于当机立断、迅速行动,不要拖延时间而延误机会。

文章论述层次清晰,表达手法多样,语言简洁有力、形象生动,体现了培根论说文的又一特点。

22.《培根随笔》中《谈读书》:这是培根谈论()的一篇议论文。

作者在文章中明确指出:“读书足以悦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并指出:“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论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23.《培根随笔》共有()篇。

答案:6.英国;思想家;政治家;弗兰西斯·培根7.《论求知》,《论美》,《论善》,《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8.《新工具》9.热爱哲学10.热衷于政治,深谙官场运作11.富有生活情趣12.自强不息13.工于心计、老于世故14.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命运15.朋友是我们身边必不可少的一个角色,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16.在人生中猜疑,是人的思想在做乱.17.《伟大的复兴》18.也可以称为“论文集”19.中学、伦理、处世之道;人生哲学20.论美21.“时机”于“拖延”22.读书的作用23.58三、简答题24.概括介绍《培根随笔》的主要内容。

四、主观题25.主要艺术特点以及成就:26.在本书中任意选一篇文章,谈谈它的文章主旨和艺术特色。

答案:三、24.本书亦以大地万物为主角,呈现人们百态。

通过精炼的语言、紧凑的情节、贴切的比喻将深刻的哲理寓于浅显的故事之中,使人获取借鉴,受到启迪。

四、25.(1)、这些散文关注现实,其中议论官场生涯的篇章和探讨修身持家的文字都得力于他深入的观察和亲身的体验。

他力图以不带先入之见的“客观”态度来审视和考察各种现象和行为,很少从传统的宗教道德观念出发简单化地评判是非。

(2)、从培根的散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者是如何在旧的社会结构和思想体系日趋瓦解之际,致力于探讨并树立新的信念、规范和道德。

(3)、培根的散文,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关于知识、人生的至理名言,对我们有多方面的启发。

如“知识就是力量”等。

(4)、培根的散文结构严谨,论证合理,语言形象生动;常常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论说通俗易懂。

对我们写作议论文有一定的启发。

26.《培根随笔》中《论美》:这是一篇(论美)的文章,作者主要阐述了“美德比美貌更重要”的道理。

短文笔墨不多,但却十分精彩,说理透彻,且语言优美。

他在培根的随笔中颇有代表性,集中体现了培根善于用诗话的语言阐述精辟的这里特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