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像测井系统简介

成像测井系统简介

8.02m 211kg MAXIS500 80%(8.5in 井眼,全井 眼方式) 50Ω m 20000psi/150℃
连接长度 重量 采集系统 覆盖面积 最大泥浆电阻率 最大耐压/温
STAR-Ⅱ技术指标:
直径 长度: 重量: 最高温度: 最大压力: 采样间距: 额定速度: 5.5英寸(139mm) 12.5ft(3.81m) 300b(136.4Kg) 350 °F(176 °C) 20000psi(137.9MPa) 120p/ft(成像模式)、 60p/ft(倾角模式) 20ft/min(高分辨率)、10ft/min(超高分辨率) 50 ft/min(倾角模式) 覆盖面积: 60%(7.85英寸井眼中) 适用范围: 钻头直径 6.5─16英寸(165--406mm) 井径 5.5--21英寸(139--533mm) 井斜角 0°-90 °
重泥浆压裂缝
地应力释放产 生的诱导缝
诱导缝 Q2-3井4692-4698m应力释放产生的诱导缝,呈雁行状排列
地应力方向分析
最大水平主应力方位为42°,Q2-3井钻遇地层受到NE-SW向的挤压应力作用
井壁崩落 处
扩径方位132°
开2井地应力分析
约 65°
2、溶洞的识别
白云岩地层 中的溶洞
罗家2-1井在成像图上的溶洞
本井段地层在34003500m左右裂缝发育,电 阻率数值较低,在2040Ω · m之间,而致密层具 有高电阻率特征,一般从 一百个欧姆米至几百个欧 姆米,明显高于裂缝储层。
油南1井
双侧向 双向量感应
裂 缝 段 168
上干柴沟组(N1)(2686-3576m)
2826 – 3528 m 地层 电性较高:10-500Ω · m 孔隙度:2%-8%, 渗透率:0.1-1×10-3μ m2
系统级冗余 CPU级冗余 系统级冗余 AIT、DSI、FMI、 STAR-II、CBIL、 EMI、阵列声波、 CSI、ECS、USI、 DPIL、HDIL、 六臂倾角、高分 辨率感应、声波 井下仪器 NPLT、MDT、ARI、 MAC、TBRT、 CMR、etc MRIL、HexDip、 扫描、自然伽马、 DSL-II 选择式地层测试 器 解释 CHARISMA eXpress DPP 工作站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双相量感应-球型聚焦技术指标
直径 长度: 重量: 最高温度: 最大压力: 最大测速:
3.63英寸(92.2mm) 32.7ft(9.97m) 570b(258.8Kg) 350 °F(176 °C) 20000psi(137.9MPa) 6000ft/h(1830m/h)
双相量感应-球型聚焦技术指标
2台19in监视器、图 形协处理器 一台彩色绘图仪 一台热敏黑白绘图仪 760MB硬盘 两个磁带机
绘图仪 存储 介质
MAXIS-500
采集 子系统
遥测系统 速率 多个DSP DTS:500kbps
ECLIPS (5700)
68020、VME总 线 WTS:230kbps
EXCELL2000
68040+68020+680 10、VME总线 DITS2:217.6kbps

§1.1 电阻率成像测井原理
仪器基本结构 仪器工作原理 测量方式 技术指标
电阻率成像测井的发展
80年代初-地层倾角测井
80年代中-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测井FMS 90年代初-FMI
- Star II - EMI
Shlumberger
West Atlas 哈里伯顿
地层倾角测井测量原理示意图
PAD1
测量精度 0.1<Rt<100欧姆•米 10KHZ:±2毫姆欧 感应 0.5<Rt<500欧姆•米 20KHZ:±1毫姆欧 2<Rt<1000欧姆•米 40KHZ:±0.5毫姆欧 球型聚焦 0.2<Rt<2000欧姆•米 2% 垂直分辨率(常规的) 深感应 8英尺(2.44米) 中感应 6英尺(1.83米) 球型聚焦 3英尺(0.92米) 垂直分辨率 (反褶积后的) 深感应 2英尺(0.61米) 中感应 2英尺(0.61米) 探测深度 深感应 62英寸(1.58米) 中感应 31英寸(0.79米) 球型聚焦 16英寸(0.41米)
自然伽马 自然电位 井 径
深侧向 浅侧向 薄层电阻率 深感应 中感应 球型聚焦 单极波列 偶极波列
109号层(4243-4257m) 曲线图
波形衰减
107
类 储 108 层
Ⅱ 类 储 层 Ⅰ
109
电性中低值30-70Ω·m,正差异,薄层刺刀尖锋状低值变化。三孔隙度值增大。高角度缝十分发育,多为半充填,裂缝 宽度大,裂缝密度2-3条/米,裂缝面多不平整,部分裂缝相交,斯通利波能量衰减大,纵波、横波幅度均有不同程度 的衰减,反映裂缝有效性好,气测录井有油气显示。
定量计算 裂缝开度:
w aARm Rxo (1 b) a 0.004801, b 0.863
裂缝孔隙度: P Wi Li / LD
罗家2-1井在成像图上的低角度裂缝
裂缝与层理 的区别
切割层面的 高角度裂缝
砂砾岩剖面中的裂缝
裂缝
补偿中子 岩性密度 声波时差 有效光电吸收截面
Q2-3#4134-4137m层间缝发育,黄铁矿呈斑点壮分布——19号层
不规则缝
黄铁矿斑块
下沟组中段 下沟组 K1g2
自然伽马 自然电位 井 径 1 井 径 2 钻头直径
岩性密度
补偿中子 声波时差 有效光电吸收截面
深侧向 浅侧向
单极波形
偶极波形
波形幅度衰减

26 油

27 油


26号层(4211.4-4221m) 层间缝与斜交缝发育 27号层(4226.6-4234m)层间缝与微细裂缝发育
可靠性
基于岩石电性的测井新方法
六臂地层倾角测井 HexDIP 全井眼地层微电阻率成像测井 FMI 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 START-Ⅱ 六臂微电阻率井眼成像测井 EMI 双向量感应测井 DPIL 薄层电阻率测井 TBRT 阵列感应测井 AIT、HDIL 方位电阻率成像测井 ARI
测量方式
共144个钮扣电极 测量地层电阻率微细变化
六臂 150个电极
井眼覆盖率与井径有关
测量原理
测井方式
测井方式 探头数 8.5in 井眼中 覆盖率 最大测井速 度(ft/h) 全井眼 四极板 倾角 192 80% 1800 96 40% 3600 8 / 5400
FMI
主要技术指标
PAD2
PAD4
PAD2
PAD1
PAD3
高程差34 PAD3 测量:4条电阻率曲线、双井径、1号 极板方位、井斜角、井斜方位 获得:地层倾角和方位
PAD4
倾角测井微电阻率曲线
高程差
地层倾角处理成果图
井径1
井径2 井径3 自然伽马 1号极板方位 相对方位 电导率曲线
倾角与倾向
井斜角
开2井地层倾角成果特征图
裂缝与溶洞
3、构造研究
断层
(有层位移动)
可能断点
油南1井
泥质条带
4、储层分析
砂砾岩
不 等 砾 小 砾 岩
巨 砾 岩
中 砾 岩
5、地层沉积特征分析
静态图像 增强图像
层理
裂缝性地层中FMIARI-UBI图象的比较
END
§1.4 双相量感应测井(DPIL)
泥浆滤液侵入地层示意图
泥饼 测量信息包 括同步和异 步信号。 提供深、中 感应及球型 聚焦三条不 同径向探测 深度的电阻 率曲线
高 阻 低 阻
成象原理示意图
硬石膏(高电阻)
泥岩(低电阻) 砂岩(中等电阻)
石灰岩(高电阻)
溶洞(低电阻)
标准化
静态标准化(静态图) – 在全井段内对电阻率分等级
动态标准化(动态图)
– 用户指定的窗口内对电阻率分等级
静态标准化(静态图)
动态标准化(动态图)
图象显示
§1.3电阻率井壁成像的应用
3700双感应理论动态范围在0.1-100Ωm, 实际应用仅为0.1-40Ωm 。 双相量感应采用三种工作频率(涵盖了双 感应的工作频率),动态范围扩展到 0.1─2000Ωm。 扩大了应用范围,适合于低电阻率、高电 阻率及薄层等不同电阻率地层的测量。尤 其在高阻地层,有利于地层含油性判断。

过 井 冲 渡 筒 洗 带 带
侵入带
原状地层
双向量感应DPIL
具有三种不同探测深度的电导率测量 深感应探测深度62in(1.57m) 中感应探测深度31in(0.79m) 球形聚焦探测深度16in(0.41m) 具有三种不同工作频率,可用于不同的电阻率测量: 10kHz用于电阻率为0.1~100欧姆米的地层 20kHz用于电阻率为0.5~500欧姆米的地层 40kHz用于电阻率为2.~2000欧姆米的地层
1、裂缝识别与评价 2、溶洞识别与评价 3、构造研究 4、储层分析
5、沉积研究
1、裂缝识别与评价
分辩真假裂缝 把真裂缝分为天然裂缝和诱导缝 评价裂缝有效性,即什么样的裂缝对储 层的储量和产量贡献大 裂缝参数的定量计算

裂缝分析
真、假裂缝的鉴别:层界面和裂缝、断层条 带与裂缝、泥质条带与裂缝、天然裂缝与人工诱 导裂缝 天然裂缝与人工诱导裂缝在形态上的主要区别有: ①诱导缝是地应力作用下及时产生的裂缝, 因此只与地应力有密切的关系,故排列整齐、规 律性强;而天然裂缝常为多期构造运动形成,因 而分布极不规则。 ②天然裂缝因常遭受溶蚀和褶皱的作用, 裂缝面总不太规则,且缝宽有较大的变化,而诱 导裂缝的缝面形状较规则且缝宽变化很小。 ③诱导缝的径向延伸都不大,故深侧向测 井电阻率下降不很明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