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修车间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一)电工安全操作规程
1、工作前,穿戴好必需的防护用品,严禁酒后上岗,若身体不适禁止工作。
2、工作前,详细检查自己所用工具是否安全可靠。
3、维修线路要采取必要措施,在开关把手上悬挂“有人工作,切勿合闸”的警示牌,防止他人中途送电。
4、任何电气装置都不应超负荷运行或带故障使用。
5、禁止使用绝缘老化或失去绝缘性能的电气线路。
6、用电设备在暂停或停止使用,发生故障或遇突然停电时,均应及时切断电源,必要时应采取相应技术措施。
7、当电气装置的绝缘或外壳损坏,可能导致人体触及带电部分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修复或更换。
8、露天使用的用电设备、配电装置应采取防雨、防雪和防尘的措施。
9、厂房内的电盘及操作台每班至少吹盘2次,防止漏电。
10、临时用电应经主管部门批准,并有专人负责管理,限期拆除。
11、当发生人身触电事故时,应立即断开电源,使触电人员与带电部分脱离,并立即进行急救。
12、当发生电气火灾时,应立即断开电源,并采用专用的消防器材进行灭火。
13、不停电工作时应在电气装置及工作区域挂设警告标志或标示牌。
14、当有必要进行带电工作时,应使用电工用的人体防护用品,并有专人负责监护。
15、厂内各开关电气装置,电气安全防护罩齐全,严禁带电体裸露。
(二)设备维修安全规程
1、设备检修必须停机进行,并应悬挂检修标志。
2、沥青、天然气、导热油等储槽及其输送管道清理维修时,严禁动火。
如需动火,动火前应采取可靠的措施。
3、压力设备及其管路系统检修时,必须泄压。
4、同一点多工种交叉作业和高处多层交叉作业,应制定专门的安全措施,并由专人统一指挥。
5、在炉内、地沟或坑井内工作时,应设专人监护
6、维修人员在工作时,要了解作业现场情况,危险场所要设安全防护措施;从事高空维修时严格按《高处作业安全操作规程》要求进行作业;在易燃易爆场所作业时,要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使用起重设备及工具时应执行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
起重设备要有持证人员操作。
7、维修人员在工作中使用电气焊时,严格按《电气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作业,电气焊的一次线应由电工接线,一次线不得接于运行设备的开关上。
8、维修人员在使用钳工工具时,严格按《钳工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执行。
9、检修工作地点应有良好的通风与照明,施工区域应设明显
标志,危险地段应有专人监督。
(三)电气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焊接作业一般安全操作规程
1.1所有从事焊接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考试合格,持有操作证,方可允许作业。
1.2工作前穿戴好一切防护用品,认真检查作业现场,所焊物品周围及其下部不得有易燃易爆物品。
1.3电气焊的专用工具,未经本人同意和领导批准禁止他人使用。
1.4电气焊工严格遵守安全用火制度和检修技术规程。
1.5禁止使用有缺陷的焊接工具和设备进行作业。
1.6一般情况下,不得在带有压力(液体压力或气体压力)的设备上或带电的设备上焊接,如需焊接,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对重要件进行焊接必须经过有关技术部门的许可。
1.7禁止在装盛有易燃易爆的物料容器和设备上焊接,如确需焊接,应采取完善的安全措施。
1.7.1将易燃易爆的物料倒空,除油去污,然后用水清洗干净,容器进行自然强制通风。
1.7.2经检验分析合格(可燃气体总量小于0.5%)。
1.7.3与容器相连的易燃物料管线用盲板隔绝或断开。
1.7.4其他相应措施。
1.8在容器内焊接作业,容器外必须有专人监护。
1.9在梯子上,只能短时间不繁重的焊接作业,禁止在梯子的最高阶上进行焊接作业。
1.10在高空进行焊接作业,焊工应按规定系好安全带。
风力超过五级禁止进行户外焊接作业。
1.11进行焊接时,必须有防止金属熔渣飞溅,掉落引起火灾的措施,以及防止烫伤、触电、爆炸等措施。
1.12切割后的热件不得插入含油的污水沟,下水井内冷却,防止着火爆炸。
2、气焊工安全操作规程
2.1焊接时注意四周防止焊炬、割炬伤人,严禁使用未装减压器的气瓶,安装减压器前应进行短时间吹除,以免瓶嘴堵塞,开阀门嘴时不准对人,应站在侧面缓慢打开,不了解氧气瓶和减压阀构造性能的人员不得修理。
2.2氧气瓶工作压力不得超过14MPa,氧气瓶的氧气不
得用完,开完和放净,瓶内至少留0.1Mpa的压力,氧气瓶、乙炔瓶应距明火10米以上,两瓶的距离应在7米以上。
2.3乙炔瓶与焊炬、割炬之间应有可靠的回火防止器,乙炔和氧气的胶皮管,其颜色应有区别,其长度应在15米以上,氧气管压力1Mpa,乙炔管压力0.5Mpa,压力实验时不发生泄漏,氧气胶管和乙炔胶管不得互换使用,沾过油类或补过的胶皮管不得使用。
2.4乙炔瓶、氧气瓶、减压器均不得沾任何油脂,均应放置在空气流通的地方,不得在烈日爆晒,不得靠近火源与其它热源,运输、搬运气瓶时,严防撞击、跌落,氧气瓶、乙炔瓶用完后应关好阀门,放在安全地方。
2.5使用焊、割炬前,必须检查喷射性情况是否正常,在通风不高的地点或容器作业,焊割炬应先在外面点火。
2.6点火时先开乙炔气少许,点火后迅速调节氧气,如乙炔气停火时应先关闭乙炔气,然后再关闭氧气,防止引起回火产生火灾。
2.7气焊、电焊在同一地点作业时,氧气瓶应垫上绝缘物,以防气瓶带电。
2.8严禁以氧气代替空气的使用,冬季氧气瓶阀门和减压阀冻结时,应用热水加热,不得用明火或热金属加热。
2.9作业中焊嘴过热堵塞而发生回火,和爆鸣时,应迅速将乙炔管关好,再关氧气瓶,进行冷却处理,使用中胶管
破裂、漏气着火时,立即停止供气,再熄灭火源。
2.10工作完毕或下班时,应把氧气瓶阀门关闭,卸下减压阀盘和氧气、乙炔胶管,清理好环境,检查好有无余火,方可离开现场。
冬季工作完毕后要吹扫乙炔胶管,清除积水,以防堵塞胶管影响下一次作业。
2.11高空作业时,要固定好氧气管和乙炔管,严禁绑在身上作业。
3、电焊工操作规程
3.1工作时要使用好防护用品,如绝缘鞋、焊接手套、防护罩等,严禁穿短裤、湿衣服、湿鞋进行工作。
3.2工作前应仔细检查电焊机是否接地可靠,电源线绝缘性良好,电焊钳完好,并有可靠的绝缘。
3.3检修和移动电焊机时,应先切断电源,工作完毕离开现场时必须切断电源。
3.4严禁将焊接电缆与气焊的胶管混在一起。
3.5焊接铜、锌、铝等金属必须带口罩。
3.6在焊接过程中,需要检修电焊机时,必须切断电源后才能进行,禁止在通电情况下用手接触电焊机的电器裸露部分,插头、闸刀开关等绝缘良好。
在通风不良的容器内部焊接时,应采取强制性通风,作业时间不要太长,可两人轮换作业。
3.7在焊接时,不可将部件拿在手中或用手扶着进行焊。